2021-2022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面四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3分)由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1,2,3 B.3,3,6 C.1,5,5 D.4,5,10
3.(3分)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3分)下列设计的原理不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是( )
A.由四边形组成的伸缩门
B.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
C.斜钉一根木条的长方形窗框
D.照相机的三脚架
5.(3分)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B=∠E,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才能使△ABC≌△DEC,则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
A.BC=EC B.∠ACD=∠BCE C.∠A=∠D D.AC=DC
6.(3分)如图,△ABC与△DEF关于直线l对称,BE交l于点O,则下列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 )
A.AC=DF
B.BO=EO
C.AB=EF
D.l是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
7.(3分)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8.(3分)适合条件∠A=∠B=∠C的△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9.(3分)小张在操场从原地右转40°前行至十米的地方,再右转40°前行十米处,继续此规则前行,问小张第一次回到原地时,共走了( )
A.70米 B.80米 C.90米 D.100米
10.(3分)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C落在四边形ABDE的外部时,此时测得∠1=108°,∠C=35°,则∠2的度数为( )
A.35° B.36° C.37° D.38°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1,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
12.(4分)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36°,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13.(4分)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6,则它的周长等于 .
14.(4分)如果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的方式叠放,则∠1的度数为 .
15.(4分)如图,已知∠ACB=90°,OA平分∠BAC,OB平分∠ABC,则∠AOB= °.
16.(4分)如图,五边形ABCDE中,AE∥BC,则∠C+∠D+∠E的度数为 .
17.(4分)如图,已知AD∥BC,∠BAD与∠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过点P作EF⊥AD,交AD于点E,交BC于点F,EF=4cm,AB=5cm,则△APB的面积为 cm2.
三、解答题(一)(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8.(6分)如图,△ABC的各顶点坐标分别为A(4,﹣4),B(1,﹣1),C(3,﹣1).
(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2)求△ABC的面积.
19.(6分)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高,∠BAC=60°,∠BCE=40°,求∠ADC的度数.
20.(6分)如图,点E、F在BC上,BE=FC,AB=DC,∠A=∠D=90°.
求证:∠B=∠C.
四、解答题(二)(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1.(8分)用一条长为20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求三角形各边的长.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是5cm的等腰三角形吗?若能,求出其他两边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2.(8分)尺规作图,如图,已知△ABC.
(1)尺规作图,作BC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交AB于D、交BC于E(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连结CD,若BE=5,△ACD的周长为12,求△ABC的周长.
23.(8分)如图,AD与BC相交于点O,OA=OC,∠A=∠C.
(1)求证:AB=CD;
(2)若OE平分∠BOD,求证:OE垂直平分BD.
五、解答题(三)(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4.(10分)如图1,∠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为D,E.
(1)求证:△CEB≌△ADC;
(2)若AD=2.5cm,DE=1.7cm,求BE的长;
(3)若将CE所在直线旋转到△ABC的外部(如图2),请你直接写出AD,DE,BE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25.(10分)如图1,在△ABC中,若AB=10,BC=8,求AC边上的中线BD的取值范围.
(1)小聪同学是这样思考的:延长BD至E,使DE=BD,连接CE,可证得△CED≌△ABD.
①请证明△CED≌△ABD;
②中线BD的取值范围是 .
(2)问题拓展:如图2,在△ABC中,点D是AC的中点,分别以AB,BC为直角边向△ABC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M和等腰直角三角形BCN,其中,AB=BM,BC=BN,∠ABM=∠NBC=90°,连接MN.请写出BD与M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021-2022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面四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2.(3分)由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1,2,3 B.3,3,6 C.1,5,5 D.4,5,10
【分析】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大于其他两边之差,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满足此关系的可组成三角形,由此判断选项.
【解答】解:A.1+2=3,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故不可组成三角形;
B.3+3=6,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故不可组成三角形;
C.1+5>5,满足任何一边大于其他两边之差,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可组成三角形;
D.4+5<10,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故不可组成三角形,
故选:C.
3.(3分)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线的定义:过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解答.
【解答】解:为△ABC中BC边上的高的是A选项.
故选:A.
4.(3分)下列设计的原理不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是( )
A.由四边形组成的伸缩门
B.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
C.斜钉一根木条的长方形窗框
D.照相机的三脚架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解答.
【解答】解:由四边形组成的伸缩门是利用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而A、C、D选项都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故选:A.
5.(3分)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B=∠E,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才能使△ABC≌△DEC,则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
A.BC=EC B.∠ACD=∠BCE C.∠A=∠D D.AC=DC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各个选项中的条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判断哪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解答】解:∵AB=DE,∠B=∠E,
∴添加条件BC=EC时,△ABC≌△DEC(SAS),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添加条件BC=EC时,则∠BCA=∠ECD,故△ABC≌△DEC(AAS),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添加条件∠A=∠D时,△ABC≌△DEC(ASA),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添加条件AC=DC时,不能判定△ABC和△DEC全等,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6.(3分)如图,△ABC与△DEF关于直线l对称,BE交l于点O,则下列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 )
A.AC=DF
B.BO=EO
C.AB=EF
D.l是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
【分析】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解答】解:∵△ABC与△DEF关于直线l对称,
∴△ABC≌△DEF,
∴AC=DF,AB=DE,
∵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D,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BE,
∴BO=OE,
故选项A,B,D正确,
故选:C.
7.(3分)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分析】利用SSS可证得△OCD≌△O′C′D′,那么∠A′O′B′=∠AOB.
【解答】解:易得OC=O′C',OD=O′D',CD=C′D',那么△OCD≌△O′C′D′,
可得∠A′O′B′=∠AOB,所以利用的条件为SSS,
故选:A.
8.(3分)适合条件∠A=∠B=∠C的△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分析】此题隐含的条件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列方程,根据已知中角的关系求解,再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答】解:∵∠A=∠B=∠C,
∴∠B=2∠A,∠C=3∠A,
∵∠A+∠B+∠C=180°,即6∠A=180°,
∴∠A=30°,
∴∠B=60°,∠C=90°,
∴△ABC为直角三角形.
故选:B.
9.(3分)小张在操场从原地右转40°前行至十米的地方,再右转40°前行十米处,继续此规则前行,问小张第一次回到原地时,共走了( )
A.70米 B.80米 C.90米 D.100米
【分析】每次右转40°前进10米,这样回到原地他所走的路经是一个正多边形.而这个40°就是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根据外角和定理可以确定多边形的边数.
【解答】解:因为每次右转40°行10米,周而复始.
所以当他回到原地时所走的路经是一个正多边形.
因为正多边形外角和为360°,
所以多边形的边数为:360°÷40°=9,
所以所走路经是一个正九边形.
9边之和为:9×10=90(米).
故选:C.
10.(3分)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C落在四边形ABDE的外部时,此时测得∠1=108°,∠C=35°,则∠2的度数为( )
A.35° B.36° C.37° D.38°
【分析】根据折叠性质得出∠C′=∠C=35°,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DOC=∠1﹣∠C=73°,∠2=∠DOC﹣∠C′=73°﹣35°=38°.
【解答】解:如图,设C′D与AC交于点O,
∵∠C=35°,
∴∠C′=∠C=35°,
∵∠1=∠DOC+∠C,∠1=108°,
∴∠DOC=∠1﹣∠C=108°﹣35°=73°,
∵∠DOC=∠2+∠C′,
∴∠2=∠DOC﹣∠C′=73°﹣35°=38°.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1,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1,2) .
【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点M(1,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1,2),
故答案为:(﹣1,2).
12.(4分)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36°,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10 .
【分析】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因为所给多边形的每个外角均相等,故又可表示成36°n,列方程可求解.
【解答】解:设所求正n边形边数为n,
则36°n=360°,
解得n=10.
故正多边形的边数是10.
13.(4分)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6,则它的周长等于 15 .
【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3和6,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
【解答】解:当3为腰,6为底时,3+3=6,不能构成等腰三角形;
当6为腰,3为底时,3+6>6,能构成等腰三角形,周长为3+6+6=15.
故答案为:15.
14.(4分)如果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的方式叠放,则∠1的度数为 105° .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计算即可.
【解答】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1=(90°﹣45°)+60°=105°,
故答案为:105°.
15.(4分)如图,已知∠ACB=90°,OA平分∠BAC,OB平分∠ABC,则∠AOB= 135 °.
【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用∠CAB、∠CBA表示∠OAB、∠OBA,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出∠O,求值即可.
【解答】解:∵OA平分∠BAC,OB平分∠ABC,
∴∠OAB=CAB,∠OBA=∠CBA.
∵∠AOB=180°﹣∠OAB﹣∠OBA
=180°﹣∠CAB﹣∠CBA
=180°﹣(∠CAB+∠CBA)
=180°﹣(180°﹣∠C)
=90°+∠C.
当∠ACB=90°时,
∠AOB=90°+×90°
=135°.
故答案为:135.
16.(4分)如图,五边形ABCDE中,AE∥BC,则∠C+∠D+∠E的度数为 360° .
【分析】首先过点D作DF∥AE,交AB于点F,由AE∥BC,可证得AE∥DF∥BC,然后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证得∠A+∠B=180°,∠E+∠EDF=180°,∠CDF+∠C=180°,继而证得结论.
【解答】解:过点D作DF∥AE,交AB于点F,
∵AE∥BC,
∴AE∥DF∥BC,
∴∠A+∠B=180°,∠E+∠EDF=180°,∠CDF+∠C=180°,
∴∠C+∠CDE+∠E=360°,
故答案为360°.
17.(4分)如图,已知AD∥BC,∠BAD与∠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过点P作EF⊥AD,交AD于点E,交BC于点F,EF=4cm,AB=5cm,则△APB的面积为 5 cm2.
【分析】过P作PG⊥AB于点G,依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PG的长,再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到△APB的面积.
【解答】解:如图所示,过P作PG⊥AB于点G,
∵∠BAD与∠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EF⊥AD,
∴PF=PG,
又∵AD∥BC,
∴PF⊥BC,
∴PG=PF,
∴PG=PE=PF=EF=2(cm),
又∵AB=5cm,
∴△APB的面积=AB•PG=×5×2=5(cm2).
故答案为:5.
三、解答题(一)(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8.(6分)如图,△ABC的各顶点坐标分别为A(4,﹣4),B(1,﹣1),C(3,﹣1).
(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2)求△ABC的面积.
【分析】(1)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1,B1,C1即可;
(2)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
【解答】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
(2)S△ABC=×2×3=3.
19.(6分)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高,∠BAC=60°,∠BCE=40°,求∠ADC的度数.
【分析】首先根据∠BAC=60°,AD是△ABC的角平分线,求出∠BAD的度数是多少;然后根据CE是△ABC的高,求出∠B=50°;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ADC的度数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BAC=60°,AD是△ABC的角平分线,
∴∠BAD=∠DAC=60°÷2=30°,
∵CE是△ABC的高.
∴∠CEB=90°,
∵∠BCE=40°,
∴∠B=90°﹣40°=50°,
∴∠ADC=∠BAD+∠B=30°+50°=80°,即∠ADC的度数是80°
20.(6分)如图,点E、F在BC上,BE=FC,AB=DC,∠A=∠D=90°.
求证:∠B=∠C.
【分析】先证BF=CE,再证Rt△ABF≌Rt△DCE(HL),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证明:∵BE=FC,
∴BE+EF=CF+EF,
即BF=CE,
∵∠A=∠D=90°,
∴△ABF和△DCE都是直角三角形,
在Rt△ABF和Rt△DCE中,
,
∴Rt△ABF≌Rt△DCE(HL),
∴∠B=∠C.
四、解答题(二)(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1.(8分)用一条长为20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求三角形各边的长.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是5cm的等腰三角形吗?若能,求出其他两边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分析】(1)设底长为xcm,则腰边长为 2xcm,根据周长列方程得到x+2x+2x=20,然后解方程求出x,从而得到三角形的底边与腰长;
(2)当腰为5cm时,底边长为10cm,不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故舍去;当底边长为5cm,腰长为7.5cm.
【解答】解:(1)设底长为xcm,则腰边长为 2xcm,
根据题意得x+2x+2x=20,
解得x=4,
当x=4时,2x=8,
所以三角形的腰长为8cm、8cm,底边长为4cm;
(2)能.
当腰为5cm时,底边长为20﹣5﹣5=10(cm),
而5+5=10,不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故舍去;
当底边长为5cm,腰长为×(20﹣5)=7.5(cm),
综上所述,能围成有底边长是5cm,腰长为7.5cm的等腰三角形.
22.(8分)尺规作图,如图,已知△ABC.
(1)尺规作图,作BC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交AB于D、交BC于E(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连结CD,若BE=5,△ACD的周长为12,求△ABC的周长.
【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出BC的垂直平分线;
(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BE=CE=5,DB=DC,再利用三角形的周长的定义和等线段代换得到AC+AB=12,然后计算△ABC的周长.
【解答】解:(1)如图,DE为所作;
(2)∵DE垂直平分BC,
∴BE=CE=5,DB=DC,
∵△ACD的周长为12,
即AC+AD+CD=12,
∴AC+AD+BD=12,
即AC+AD=12,
∴AB+AC+BC=12+10=22,
∴△ABC的周长为22.
23.(8分)如图,AD与BC相交于点O,OA=OC,∠A=∠C.
(1)求证:AB=CD;
(2)若OE平分∠BOD,求证:OE垂直平分BD.
【分析】(1)证明△AOB≌△COD(ASA),即可得出结论;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OB=OD,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证明:(1)在△AOB和△COD中,
,
∴△AOB≌△COD(ASA),
∴AB=CD;
(2)由(1)得:△AOB≌△COD,
∴OB=OD,
∵OE平分∠BOD,
∴OE垂直平分BD.
五、解答题(三)(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4.(10分)如图1,∠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为D,E.
(1)求证:△CEB≌△ADC;
(2)若AD=2.5cm,DE=1.7cm,求BE的长;
(3)若将CE所在直线旋转到△ABC的外部(如图2),请你直接写出AD,DE,BE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D+BE=DE .
【分析】(1)利用AAS定理证明△CEB≌△ADC即可;
(2)利用AAS定理证明△CEB≌△ADC,进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3)利用AAS定理证明△CEB≌△ADC,进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证明:(1)∵BE⊥CE,AD⊥CE,
∴∠E=∠ADC=90°,
∴∠EBC+∠BCE=90°.
∵∠BCE+∠ACD=90°,
∴∠EBC=∠DCA.
在△CEB和△ADC中,
,
∴△CEB≌△ADC(AAS);
(2)∵△CEB≌△ADC,
∴BE=DC,CE=AD=2.5.
∵DC=CE﹣DE,DE=1.7cm,
∴DC=2.5﹣1.7=0.8cm,
∴BE=0.8cm;
(3)AD+BE=DE,理由如下:
∵BE⊥CE,AD⊥CE,
∴∠BEC=∠ADC=90°,
∴∠EBC+∠BCE=90°.
∵∠BCE+∠ACD=90°,
∴∠EBC=∠DCA.
在△CEB和△ADC中,
,
∴△CEB≌△ADC(AAS),
∴BE=DC,CE=AD,
∴DE=CE+CD=AD+BE.
故答案为:AD+BE=DE.
25.(10分)如图1,在△ABC中,若AB=10,BC=8,求AC边上的中线BD的取值范围.
(1)小聪同学是这样思考的:延长BD至E,使DE=BD,连接CE,可证得△CED≌△ABD.
①请证明△CED≌△ABD;
②中线BD的取值范围是 1<BD<9 .
(2)问题拓展:如图2,在△ABC中,点D是AC的中点,分别以AB,BC为直角边向△ABC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M和等腰直角三角形BCN,其中,AB=BM,BC=BN,∠ABM=∠NBC=90°,连接MN.请写出BD与M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分析】(1)①延长BD至E,使DE=BD,连接CE,先判断出CD=AD,即可得出结论;
②由①知,△CED≌△ABD,得出CE=AB=10,再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2<BE<18,即可求出答案;
(2)延长BD至E,使DE=BD,连接AE,则BE=2BD,同(1)①的方法得,△ADE≌△CDB(SAS),得出∠DAE=∠DCB,进而判断出AE=BN,∠MBN=∠BAE,进而判断出△ABE≌△BMN(SAS),得出BE=MN,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1)①证明:如图1,延长BD至E,使DE=BD,连接CE,
∵BD是AC边上的中线,
∴CD=AD,
在△CED和△ABD中,
,
∴△CED≌△ABD(SAS);
②解:由①知,△CED≌△ABD,
∴CE=AB=10,
在△BCE中,BC=8,
∴10﹣8<BE<10+8,
∴2<BE<18,
∴BD=DE,
∴BE=2BD,
∴2<2BD<18,
∴1<BD<9,
故答案为:1<BD<9;
(2)解:MN=2BD,理由如下:如图2,延长BD至E,使DE=BD,连接AE,则BE=2BD,
同(1)①的方法得,△ADE≌△CDB(SAS),
∴∠DAE=∠DCB,AE=CB,
∵BC=BN,
∴AE=BN,
∵∠ABM=∠NBC=90°,
∴∠MBN+∠ABC=90°,
在△ABC中,∠BAC+∠ABC+∠ACB=180°,
∴∠MBN=∠BAC+∠ACB=∠BAC+∠DAE=∠BAE,
∵AB=BM,
∴△ABE≌△BMN(SAS),
∴BE=MN,
∴MN=2B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可园中学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