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苏教版第四单元 《认位置》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第四单元 《认位置》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说明,教学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这几种常见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物体所在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2.使学生在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现实空间的多样性和有序性,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与同学合作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内容的前后联系如下:
本单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物体间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在此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有关位置关系的感性经验。通过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些简单的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也能为今后认识物体、认识图形,以及进一步学习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和处理日常生活的一些简单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辨认左右方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上下、前后的认识有着相对丰富的生活经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清楚地加以辨认,但不少学生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因此辨认左右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以下特点:
1.突出对左、右方位的体验和辨认。教材的例题以及随后的“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和简便易行的活动,它们都以辨认左、右方位为重点。例如,例题所提供的场景图中可以用左右来表达位置关系的就有:同桌的两个学生、课桌上的书和练习本、讲台上的书和粉笔盒等。“想想做做”中的每一道题也都涉及左右位置关系,其中第1题、第4题、第5题以及最后安排的思考题都是针对左右关系而安排的专项活动。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体验,进而形成清晰的认识。对于上下、前后,教材只是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使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自主获得认识。例如,例题场景图中除了左右相邻的学生,还有前后相邻的学生;而图中的黑板与国旗则是较为典型的上下位置关系。此外,“想想做做”的第2. 3题中也分别涉及前后、上下的位置关系。这样安排,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也突出了教学重点。
2.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为帮助学生正确辨认左、右,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借助对左手、右手的已有认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说说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等等。这样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逐步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3.恰当控制学习难度。由于判断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时,会涉及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涉及以谁作为行为主体等问题,其复杂性是可想而知的。为了避免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混乱,避免造成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教材只是要求学生把自己作为判断的主体,通过直接观察辨认相关的位置关系,从而恰当控制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其中,左右关系只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左、右手为标准说明相关情境中的物体哪个在哪个的左边,哪个在哪个的右边;不要求学生说明相关情境中人或动物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思考题除外)对于前后关系,只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说明自己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不要求学生说明具体情境中两个物体的前后关系。如桌上放了一个台灯和一个笔筒,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宜用前后来表达。
【教材说明】
例题呈现的是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教材首先通过图中教师所说的“要发言的请举右手”引入对左右的认识。接着,根据场景图中的信息示范性地告诉学生: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场景图,模仿教材提供的句式,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进一步描述图中人或物的位置关系,从而形成初步的认识。
“想想做做”一共安排了5道习题,其后还安排了一道思考题。第1题是让学生通过做游戏,进一步明确自己身体的左边和右边,包括左手和右手、左耳和右耳等等,引导学生借助对身体左右各部分的已有认识巩固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第2题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室环境中说说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既有利于学生自觉提取已有的生活经验,巩固对相应位置关系的认识,又便于学生充分进行交流。第3题让学生应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冰箱里分层摆放的物品以及方桌上摆成一排的茶壶、热水瓶和茶杯之间的位置关系。至此,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就有了相对完整的认识。第4, 5题则是要求学生在对相关位置关系已经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涂一涂、摆一摆等操作活动,以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丰富对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体验,感受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思考题呈现了一个稍复杂的问题情境:图中一共有5个小朋友,其中3人正在下楼梯,2人正在上楼梯。要求学生根据“都靠右走”这个上下楼梯的规则,判断哪位小朋友走错了。由于这里要以图中的每个小朋友作为左右关系的判断主体,学生需要把自己想象成图中上楼梯或下楼梯的小朋友,再对左右位置作出判断,所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这样的问题对于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初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却有着积极的作用。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1课时进行教学。
2.教学例题时,重点应指导学生分清左右。要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明确判断左右的基本方法。例如,发言时要举右手,写字、抛物时通常用的也是右手。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把句子说完整,感受左和右表示的是物体(或人)之间的位置关系。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运用上下、前后等词语描述图中人或物的位置关系。例如,小明在小刚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国旗在黑板的上面,等等。
3.“想想做做”的第1、2题要组织学生按照要求充分地进行活动。其中,第1题可以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让学生集体跟着做;也可以让学生几人一组,由其中一人发出指令,其余同学按指令完成动作。第2题适宜分组开展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组织交流时,要注意让座位相邻的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谁,以帮助他们在此过程中初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但这种相对性不要求学生从理性层面加以认识。第3题先要让学生说清楚图中有哪些物品,然后由教师做示范,再让学生自由表达。注意同样一个意思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苹果的上面是鸡蛋”,也可说成“鸡蛋在苹果的上面”。而相同的位置关系自然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描述,例如,“苹果在鸡蛋的下面”,相应的可以说“鸡蛋就在苹果的上面”。第4题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涂一涂,再组织交流,重点说说左边有几朵花,涂了什么颜色,右边有几朵花,涂的又是什么颜色。第5题也可以分小组进行操作,由一人提出要求,另一人按照要求摆,其余同学做裁判。还可以适当改变要求,让学生再次操作。
4.思考题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场景图,弄清题目的意思,知道图中的小朋友有的正在上楼梯,有的正在下楼梯。然后提出问题:如果都要靠右走,图中哪个小朋友走错了?也可以把问题改成“图中哪个小朋友靠左走了?”甚至可进一步启发:如果你是上楼梯的小朋友,应该靠哪边走?如果你是下楼梯的小朋友呢?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的楼梯口进行演示,以帮助他们理解题意。
(三)评价建议
本单元评价主要应关注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上下、前后、左右;是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否积极参与有关辨认方位以及描述位置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单元的评价除了考察学生在相关活动中的表现,例如描述位置关系时用词是否准确、表达是否完整等等,还要注意适当考察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例如,学生能否按要求养成把数学书放在课桌右上角的习惯,能否恰当运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
设计用于评价的问题时,也可以适当考虑层次,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问题本身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例如,呈现排成一个横排的小闹钟、台灯和笔筒,提出如下问题或要求:
1.小闹钟在台灯的哪一面?笔筒在台灯的哪一面?
2.什么东西的左面是台灯?什么东西的右面是台灯?
3.自由说说什么东西的左面是什么,什么东西的右面是什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认位置》教案,共27页。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认位置》一等奖教案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认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引入,揭示课题,讨论交流,感悟新知,拓展应用,深化提高,总结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