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5.3.1《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相互关系》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3797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5.3.1《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相互关系》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3797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牛津上海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PPT+教案
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相互关系精品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相互关系精品教案及反思,共5页。
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相互关系》处于第十五章《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三部分《环境与环境保护》第一节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了前两部分的内容后,对于人口增长所产生的问题以及自然资源的的合理利用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环境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那么本节课的内容就是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关系,明确破坏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环境问题,从而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环境保护奠定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普遍比较活跃,对于科学课学习的兴趣比较高,但同时由于科学学科属于考查学科,因此,学习的态度上认真程度不够。所以在科学课中,我们尽量安排较多的学生活动和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对于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吸取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灌输。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在小学自然的教材中也有一定的涉及,尤其是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学生是有一定基础的,因此这部分内容在这节课中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讲解。但是不同的学生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因为小学自然中习得的内容一部分可能已经遗忘,所以这部分知识所要讲解的时间是因班而异,因生而异的。课前了解下来班级中的很多孩子都有养殖小金鱼的经历,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此种经历进行知识的引导和剖析。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2、通过观察生态瓶、贴图游戏、分析图表等探究活动,提升观察、探究、归纳等关键能力
和方法。
3、通过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环节的不可缺失,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对食物网的分析,理解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生态瓶,PPT课件,食物链中相关动物卡片,磁性白板
内容与设计:
情境导入
活动目标:
通过教师展示自制生态瓶,引入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为活动一做准备。
活动一: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活动目标:
在情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黑板贴图”构建生态系统的小游戏,强化对生态系统基本组成的认识。
活动二: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活动目标:
通过黑板贴图的活动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知道缺失某环节将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活动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通过分析图表进行归纳总结,认识到自然因素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若增加人为干预,将进一步加速生态系统失衡,从而建立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巩固练习:
1.出示关于食物链的习题,学生尝试解答。
2.出示关于食物网的习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课堂小结:
学生代表结合板书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探究:
1.尝试自己制作生态瓶。
2.找出校园生态系统找出其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有哪些?
板书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自制生态瓶。
◆问题:“微缩版”的生态系统都有哪些成分组成呢?
◆教师及时板书学生叙述内容
◆观察并思考。
◆尝试说出“生态瓶”中的组成部分,如:水草、金鱼、水、沙石等
◆用自制生态瓶进行导入,更直观的看到一个生态瓶的部分为活动一做准备。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指出:植物、动物、微生物即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了“生物成分”。而阳光、空气、水、沙石等是“非生物成分”。
◆给学生小组提供小黑板及贴图,布置构建生态系统任务。
◆引导学生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的各基本组成部分不可缺失
◆对应生态瓶中的部分进一步认识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根据需要选择对应部分构建生态系统。
◆展示分享小组成果,指出其中的各组成部分
◆以趣味性拼图游戏活动,强化学生对于生态系统基本部分的认识。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例,指定几种生物贴图,引导学生分析捕食关系。
◆着重分析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并规范书写格式。
◆增加一些动物贴图,引导学生根据捕食关系构建食物网。
◆引导分析食物网中缺失某一环节,将导致生态失衡问题。
◆尝试构建食物链
◆理解食物链的含义,明确食物链书写的格式。
◆尝试构建更加复杂的食物网
◆思考并分析,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由食物链到食物网再到对生物多样性的思考,逐层递进让学生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两张图表,认识自然因素气候变化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动物的生存。
◆展示松江华星西河环境污染的案例,引发思考,为后续课程铺垫。
◆分析图表并归纳总结,理解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认识到人为干预将加速生态失衡。
◆分析图表,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认识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初步养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新材料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特性,常见的复合材料,新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塑料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重力精品教案,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