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牛津上海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PPT+教案
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重力精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重力精品教案,共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及重力的方向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3)知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
(4)了解重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物体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知道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会描述重力对地球上的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
知道重力的方向和大小,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学难点:
物体的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重力(G)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施力物体:地球
3、单位:牛(N)
4、方向:竖直向下
5、大小:
(1)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1 \* GB3 ①观察(量程,最小分度值,指针是否在零点)
= 2 \* GB3 ②测量(要竖直提弹簧测力计)
= 3 \* GB3 ③读数(视线垂直于刻度板)
= 4 \* GB3 ④记录(带上单位)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
6、作用点:
7、应用:(1)重垂线(2)水平仪
8、作业:《练习册》12.2 1、2、9、16、17、18、19、20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引入
复习并进行实验操作
思考并观察黑板擦掉下来的原因
培养学生思考和观察能力
认识重力的产生、施力物体、力的单位及方向
重力是怎么产生的?
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施力物体:地球
单位:牛
方向:竖直向下
(注意与垂直向下的区别)
思考
知道力的产生原因、施力物体、单位、方向
力的大小
拿起这瓶水需要多少牛的力,怎样才能知道呢?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思考
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讲述: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弹簧测力计受重力向下拉伸,所以弹簧测力计读数上小下大
讲述最小分度值、量程。教师演示使用方法
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了解其单位、刻度和量程。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指导学生操作实验时,要注意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量程。要竖直提弹簧测力计,水平读数。
学生小组合作实验: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例关系。
小组合作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100克、200克、300克的钩码重力,统计实验数据,总结规律。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总结规律的能力。
练习
1、一颗鸡蛋的质量为50克,拿起这颗鸡蛋需要多大的力?2、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为500牛,这个中学生的质量是多少?
计算得出结果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学以致用
地球上物体与月球上物体的受力
引导学生知道物体的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而重力会随地点不同而发生改变。
学生通过倾听教师介绍在地球和月球上同一质量的物体所受重力不同,总结规律。
让学生知道重力与质量在本质上的区别。
简单介绍作用点
讲述作用点
倾听
物体摆放越高越易倒塌
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1、重垂线:检查物体是否与地球重力垂直
2、水平仪:检查桌面或窗台是否水平
思考
利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总结
今天学习了力的相关知识,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学以致用。因为有了重力的存在,我们才能自由地生活在地球上。
作业
《练习册》12.2 (1、2、9、16—20)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3节 重力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重力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重力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