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1.1 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 学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23059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1.1 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 学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23059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1.1 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 学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23059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1.1 集合的概念第1课时学案
展开1.1 集合的概念
【素养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掌握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初步运用集合元素的特性解决简单问题.(数学抽象)
2.体会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属于关系,记住并会应用常用数集的表示符号.(逻辑推理)
3.掌握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直观想象)
4.能够运用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表示一些简单集合.(直观想象)
【学法解读】
在本节学习中,学生依据老师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以义务教育阶段所学过的数学内容为载体,学会用集合语言表达学过的相应内容,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的特征及集合的表示方法.
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
必备知识·探新知
基础知识
知识点1 集合与元素的含义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__元素__(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__总体__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__集合__,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__元素__.
对象:可以是数、点、图形,也可以是人或物等,即对象的形式多样化.
元素:具有共同的特征或共同的属性的对象.
总体:集合是一个整体,暗含“所有”“全部”“全体”的含义.因此,一些对象一旦组成了集合,这个集合就是这些对象的全体,而非个别对象.
思考1:集合中的“研究对象”所指的就是数学中的数、点、代数式吗?
提示:集合中的“研究对象”所指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是数学中的数、点、代数式,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或人等.
知识点2 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思考2: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主要有哪些应用?
提示:(1)确定性的主要作用是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只有这组对象具有确定性时才能构成集合.界定模糊的元素不能构成集合,如“小河流”“难题”等.
(2)无序性的主要作用是方便定义集合相等.当两个集合相等时,其元素不一定依次对应相等.如{1,2,3}与{3,2,1}表示同一集合.
(3)互异性的主要作用是警示我们做题后要检验.特别是题中含有参数(即字母)时,一定要检验求出的参数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知识点3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思考3:(1)元素与集合之间有第三种关系吗?
(2)符合“∈”“∉”的左边可以是集合吗?
提示:(1)对于一个元素a与一个集合A而言,只有“a∈A”与“a∉A”这两种结果.
(2)∈和∉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所以左边不可以是集合.
知识点4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思考4:N,N*,N+有什么区别?
提示: (1)N为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而N*或N+表示正整数集,不同之处就是N包括0,而N*(N+)不包括0.
(2)N*和N+的含义是一样的,初学者往往会误记为N*或N+,为避免出错,对于N*和N+,可形象地记为“星星(*)在天上,十字(+)在地下”.
基础自测
1.下列各组对象中不能组成集合的是( C )
A.清华大学2019年入校的全体学生
B.我国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体参会成员
C.中国著名的数学家
D.不等式x-1>0的实数解
[解析] “著名的数学家”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人是否“著名”无法客观地判断,因此“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不能组成集合,故选C.
2.已知a∈R,且a∉Q,则a可以为( A )
A.eq \r(2) B.eq \f(1,2)
C.-2D.-eq \f(1,3)
[解析] eq \r(2)∈R,且eq \r(2)∉Q,故选A.
3.下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__①④__(填序号).
①0∈N;②π∈Q;③eq \r(2)∈Q;④-1∈Z;⑤eq \r(2)∉R.
[解析] π,eq \r(2)为无理数,eq \r(2)为实数,故填①④.
4.方程x2-1=0与方程x+1=0所有解组成的集合中共有__2__个元素.
[解析] 方程x2-1=0的解为1,-1,x+1=0的解为-1,所以两个方程所有解组成的集合有2个元素,故填2.
关键能力·攻重难
题型探究
题型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 下列各组对象:
①某个班级中年龄较小的男同学;②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③2018年在韩国举行的第23届冬奥会的所有参赛运动员;④eq \r(2)的所有近似值.
其中能够组成集合的是__②③__.
[分析] 结合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分析各组对象是否满足确定性和互异性,进而判断能否组成集合.
[解析] ①中的“年龄较小”、④中的“近似值”,这些标准均不明确,即元素不确定,所以①④不能组成集合.
②③中的对象都是确定的、互异的,所以②③可以组成集合.填②③.
[归纳提升] 1.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的关键在于看是否有明确的判断标准,使给定的对象是“确定无疑”的还是“模棱两可”的.如果是“确定无疑”的,就可以构成集合;如果是“模棱两可”的,就不能构成集合.
2.判断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时,要注意相同的对象归入同一集合时只能算作一个,即集合中的元素满足互异性.
【对点练习】❶ 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我国的小城市;
(2)某校2019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3)不超过20的非负数;
(4)方程x2-9=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
[解析] (1)“我国的小城市”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城市是否“小”无法客观地判断,因此,“我国的小城市”不能构成一个集合.(2)“高个子”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同学是否是“高个子”无法客观地判断,不能构成集合.(3)任给一个实数x,可以明确地判断是不是“不超过20的非负数”,即“0≤x≤20”与“x>20或x<0”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故“不超过20的非负数”能构成集合.(4)由x2-9=0,得x1=-3,x2=3.∴方程x2-9=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为-3,3,能构成集合.
题型二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例2 若所有形如3a+eq \r(2)b(a∈Z,b∈Z)的数组成集合A,请判断6-2eq \r(2)是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
[分析] 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判断,可令a=2,b=-2.
[解析] 因为在3a+eq \r(2)b(a∈Z,b∈Z)中,
令a=2,b=-2,即可得到6-2eq \r(2),
所以6-2eq \r(2)是集合A中的元素.
[归纳提升] 1.(1)判断一个元素是不是某个集合的元素,关键是判断这个元素是否具有这个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2)要熟练掌握R、Q、Z、N、N*表示的数集.
2.解决这类比较复杂的集合问题要充分利用集合满足的性质,运用转化思想,将问题等价转化为比较熟悉的问题解决.
【对点练习】❷ (1)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 C )
①eq \f(1,2)∈R;②eq \r(5)∉Q;③|-3|∈N;④|-eq \r(3)|∈Q.
A.1个 B.2个
C.3个D.4个
(2)若集合A中的元素x满足eq \f(6,3-x)∈N,x∈N,则集合A中的元素为__2,1,0__.
[解析] (1)eq \f(1,2)是实数,eq \r(5)是无理数,|-3|=3是自然数,|-eq \r(3)|=eq \r(3)是无理数.因此,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2)由题意可得:3-x可以为1,2,3,6,且x为自然数,因此x的值为2,1,0.因此A中元素有2,1,0.
例3 已知-3是由x-2,2x2+5x,12三个元素构成的集合中的元素,求x的值.
[分析] -3是集合的元素说明x-2=-3或2x2+5x=-3,可分类讨论求解.
[解析] 由题意可知,x-2=-3或2x2+5x=-3.
当x-2=-3时,x=-1,
把x=-1代入2x2+5x,得集合的三个元素分别为-3,-3,12,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当2x2+5x=-3时,x=-eq \f(3,2)或x=-1(舍去),
当x=-eq \f(3,2)时,集合的三个元素分别为-eq \f(7,2),-3,12,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x=-eq \f(3,2).
[归纳提升] 解决此类问题的通法是:根据元素的确定性建立分类讨论的标准,求得参数的值,然后将参数值代入检验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对点练习】❸ 已知集合A中仅含有两个元素a-3和2a-1,若-3∈A,则实数a的值为__0或-1 __.
[解析] ∵-3∈A,∴-3=a-3或-3=2a-1.
若-3=a-3,则a=0,此时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3,-1,符合题意.
若-3=2a-1,则a=-1,此时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4,-3,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实数a的值为0或-1.
课堂检测·固双基
1.下列语句能确定一个集合的是( D )
A.充分小的负数全体
B.爱好飞机的一些人
C.某班本学期视力较差的同学
D.某校某班某一天的所有课程
[解析] 由集合的含义,根据集合元素的确定性,易排除A、B、C,故选D.
2.已知集合S={a,b,c}中的三个元素是△ABC的三边长,那么△ABC一定不是( D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解析] 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a,b,c互不相等,故选D.
3.用符号“∈”或“∉”填空:
0__∈__N;-3__∉__N;0.5__∉__Z;eq \r(2)__∉__Z;eq \f(1,3)__∈__Q;π__∈__R.
4.集合A中的元素y满足y∈N且y=-x2+1,若t∈A,则t的值为__0,1__.
[解析] 因为y∈N且y=-x2+1,所以y=0或y=1.
即A中有两个元素0,1,又t∈A,所以t=0或1.
5.判断下列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与定点A,B等距离的点;(2)高中学生中的游泳能手.
[解析] (1)与定点A,B等距离的点可以组成集合,因为这些点是确定的.
(2)高中学生中的游泳能手不能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特性
含义
示例
确定性
作为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不能确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集合A={1,2,3},则1∈A,4∉A
互异性
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或者说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同一集合时只能算集合的一个元素
集合{x,x2-x}中的x应满足x≠x2-x,即x≠0且x≠2
无序性
构成集合的元素间无先后顺序之分
集合{1,0}和{0,1}是同一个集合
关系
概念
记法
读法
属于
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a__∈__A
a属于集合A
不属于
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
a∉A
a__不属于__集合A
数集
意义
符号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
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
N
正整数集
全体正整数组成的集合
N*或N+
整数集
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
Z
有理数集
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
Q
实数集
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
R
数学必修 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一册<a href="/sx/tb_c4000255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1 集合的概念学案</a>,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学习,及时总结,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第1课时导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框架,例题练习,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第1课时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补偿训练,思路导引,拓展延伸,拓展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