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含复习)
- 冀教版数学四上3.3《解决问题》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冀教版数学四上4.1.1《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认识》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冀教版数学四上4.2.1《角的认识和度量》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冀教版数学四上4.2.2《角的分类》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冀教版数学四上4.2.3《角的画法》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四 线和角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四 线和角一等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要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1.2《两点间的距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第38、39页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的内容。教学提示: 认识“两点之间的距离”,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是,看图回答问题。教材呈现了“从小明家到学校的路”情境图并设计了两个问题。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知道:(1)从小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以走;(2)估计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中间的路,因为这条路直,走的比较短。活动二,实际测量。教材呈现了“从A到B的三条线”先估计,再测量的活动要求。目的是通过估计和测量活动,逐步由生活经验提升到理性认识。知道“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同时也知道“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教师教学时要注意:一、要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选取与呈现现实生活情景和生活现象作为学习的内容,可使数学由“陌生”变为“熟悉” ,由“严肃” 变为“亲切” ,有助于增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愿意亲近数学,想学数学。二、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距离,会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和动手测量的过程,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两点间线段最短的知识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难点:运用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直尺或教学挂图。学具准备:直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从你家到学校有几条路?你通常走哪一条?为什么?(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设计意图: 从回顾从家到学校的最短路线开始教学,为本节课学习新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做了有利的铺垫,为新知的学习从生活中寻找原型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探究新知1、看图说话。师:课件出示教材例2《看图说话》图片 ,并提出问题:(1)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 (2)你估计小明到学校走哪条路?为什么? 师:读图,你能试着回答问题(1)吗?(师引导学生读图,指出图中有3条路)师:自己猜想回答问题(2)答案。(指明几个学生回答问题2,并说明他们的理由) 师:现在,再次观察示意图,你能确定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吗?(课件出示从情境图中抽象出的示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生1:小明一定会走中间的路,因为这条路最近。生2:如果时间不紧,也可能走两边的路。师生小结:无论小明怎样走,有一点是肯定的,中间的路最近。设计意图: 先观察情境图进行猜想,然后观察示意图进行讨论和验证,从生活走向数学,经历具象观察到抽象直观观察的过程。2、量一量,从点A 到点B的三条线中,哪条最短?师:课件出示例题:点A和点B的三条线中,哪条最短? 师:打开课本观察几何图,用手指出图中从A点到B点之间的三条连线。 师:估计一下这三条连线,哪条最短,哪条最长?在实际测量验证。 AB①= AB②= AB③=师生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并小结:两点之间的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 教师介绍: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设计意图: 先指出每条路线的具体的线,然后估计每条路线的长短,最后测量验证得出结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七 垂线和平行线精品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四 线和角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现实问题,测量验证,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二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提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具准备,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