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
- 第13讲-导数的概念及运算(解析版)学案 学案 2 次下载
- 第14讲-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讲义版)学案 学案 2 次下载
- 第14讲-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解析版)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15讲-导数在不等式中的应用(解析版)学案 学案 2 次下载
- 第16讲-导数与函数的零点(讲义版)学案 学案 2 次下载
第15讲-导数在不等式中的应用(讲义版)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5讲-导数在不等式中的应用(讲义版)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例3-1,例3-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5讲-导数在不等式中的应用一、 经典例题考点一 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例1】 已知函数f(x)=1-,g(x)=x-ln x.(1)证明:g(x)≥1;(2)证明:(x-ln x)f(x)>1-.证明 (1)由题意得g′(x)=(x>0),当0<x<1时,g′(x)<0;当x>1时,g′(x)>0,即g(x)在(0,1)上是减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所以g(x)≥g(1)=1,得证.(2)由f(x)=1-,得f′(x)=,所以当0<x<2时,f′(x)<0,当x>2时,f′(x)>0,即f(x)在(0,2)上是减函数,在(2,+∞)上是增函数,所以f(x)≥f(2)=1-(当且仅当x=2时取等号).①又由(1)知x-ln x≥1(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②且①②等号不同时取得,所以(x-ln x)f(x)>1-.规律方法 1.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1)利用单调性:若f(x)在[a,b]上是增函数,则①∀x∈[a,b],有f(a)≤f(x)≤f(b),②∀x1,x2∈[a,b],且x1<x2,有f(x1)<f(x2).对于减函数有类似结论.(2)利用最值:若f(x)在某个范围D内有最大值M(或最小值m),则∀x∈D,有f(x)≤M(或f(x)≥m).2.证明f(x)<g(x),可构造函数F(x)=f(x)-g(x),证明F(x)<0.先通过化简、变形,再移项构造不等式就减少运算量,使得问题顺利解决.考点二 利用“若f(x)min>g(x)max,则f(x)>g(x)”证明不等式【例2】 已知函数f(x)=xln x-ax.(1)当a=-1时,求函数f(x)在(0,+∞)上的最值;(2)证明:对一切x∈(0,+∞),都有ln x+1>-成立.(1)解 函数f(x)=xln x-ax的定义域为(0,+∞).当a=-1时,f(x)=xln x+x,f′(x)=ln x+2.由f′(x)=0,得x=.当x∈时,f′(x)<0;当x>时,f′(x)>0.所以f(x)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因此f(x)在x=处取得最小值,即f(x)min=f=-,但f(x)在(0,+∞)上无最大值.(2)证明 当x>0时,ln x+1>-等价于x(ln x+1)>-.由(1)知a=-1时,f(x)=xln x+x的最小值是-,当且仅当x=时取等号.设G(x)=-,x∈(0,+∞),则G′(x)=,易知G(x)max=G(1)=-,当且仅当x=1时取到,从而可知对一切x∈(0,+∞),都有f(x)>G(x),即ln x+1>-.规律方法 1.在证明不等式中,若无法转化为一个函数的最值问题,则可考虑转化为两个函数的最值问题.2.在证明过程中,等价转化是关键,此处f(x)min>g(x)max恒成立.从而f(x)>g(x),但此处f(x)与g(x)取到最值的条件不是同一个“x的值”.考点三 不等式恒成立或有解问题 角度1 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例3-1】 已知函数f(x)=(x≠0).(1)判断函数f(x)在区间上的单调性;(2)若f(x)<a在区间上恒成立,求实数a的最小值.解 (1)f′(x)=,令g(x)=xcos x-sin x,x∈,则g′(x)=-xsin x,显然,当x∈时,g′(x)=-xsin x<0,即函数g(x)在区间上单调递减,且g(0)=0.从而g(x)在区间上恒小于零,所以f′(x)在区间上恒小于零,所以函数f(x)在区间上单调递减.(2)不等式f(x)<a,x∈恒成立,即sin x-ax<0恒成立.令φ(x)=sin x-ax,x∈,则φ′(x)=cos x-a,且φ(0)=0.当a≥1时,在区间上φ′(x)<0,即函数φ(x)单调递减,所以φ(x)<φ(0)=0,故sin x-ax<0恒成立.当0<a<1时,φ′(x)=cos x-a=0在区间上存在唯一解x0,当x∈(0,x0)时,φ′(x)>0,故φ(x)在区间(0,x0)上单调递增,且φ(0)=0,从而φ(x)在区间(0,x0)上大于零,这与sin x-ax<0恒成立相矛盾.当a≤0时,在区间上φ′(x)>0,即函数φ(x)单调递增,且φ(0)=0,得sin x-ax>0恒成立,这与sin x-ax<0恒成立相矛盾.故实数a的最小值为1.规律方法 1.破解此类题需“一形一分类”,“一形”是指会结合函数的图象,对函数进行求导,然后判断其极值,从而得到含有参数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参数的值;“一分类”是指对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需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2.利用导数研究含参数的不等式问题,若能够分离参数,则常将问题转化为形如a≥f(x)(或a≤f(x))的形式,通过求函数y=f(x)的最值求得参数范围.角度2 不等式能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例3-2】 已知函数f(x)=x2-(2a+1)x+aln x(a∈R).(1)若f(x)在区间[1,2]上是单调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函数g(x)=(1-a)x,若∃x0∈[1,e]使得f(x0)≥g(x0)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 (1)f′(x)=,当导函数f′(x)的零点x=a落在区间(1,2)内时,函数f(x)在区间[1,2]上就不是单调函数,即a∉(1,2),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2,+∞).(2)由题意知,不等式f(x)≥g(x)在区间[1,e]上有解,即x2-2x+a(ln x-x)≥0在区间[1,e]上有解.因为当x∈[1,e]时,ln x≤1≤x(不同时取等号),x-ln x>0,所以a≤在区间[1,e]上有解.令h(x)=,则h′(x)=.因为x∈[1,e],所以x+2>2≥2ln x,所以h′(x)≥0,h(x)在[1,e]上单调递增,所以x∈[1,e]时,h(x)max=h(e)=,所以a≤,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规律方法 1.含参数的能成立(存在型)问题的解题方法a≥f(x)在x∈D上能成立,则a≥f(x)min;a≤f(x)在x∈D上能成立,则a≤f(x)max.2.含全称、存在量词不等式能成立问题(1)存在x1∈A,任意x2∈B使f(x1)≥g(x2)成立,则f(x)max≥g(x)max;(2)任意x1∈A,存在x2∈B,使f(x1)≥g(x2)成立,则f(x)min≥g(x)min. [方法技巧]1.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构造函数,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最值问题.2.恒(能)成立问题的转化策略.若f(x)在区间D上有最值,则(1)恒成立:∀x∈D,f(x)>0⇔f(x)min>0;∀x∈D,f(x)<0⇔f(x)max<0.(2)能成立:∃x∈D,f(x)>0⇔f(x)max>0;∃x∈D,f(x)<0⇔f(x)min<0.3.证明不等式,特别是含两个变量的不等式时,要注意合理的构造函数.4.恒成立与能成立问题,要注意理解“任意”与“存在”的不同含义,要注意区分转化成的最值问题的异同.二、 课时作业1.函数f(x)的定义域为,,对任意,,则的解集为( )A. B.C. D.2.下列三个数:,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3.设函数在R上存在导数,对任意的有,且在上. 若,则实数的范围是( )A. B. C. D.4.若关于x的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5.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满足(为函数的导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6.定义在上的函数,则满足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7.已知函数,若存在,使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3) D.8.已知是可导的函数,且对于恒成立,则( )A., B.,C., D.,9.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10.关于函数,有下述四个结论:①是周期函数.②在上单调递增.③的值域为.④若函数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已知函数,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12.如果关于的不等式在上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13.函数,若存在唯一整数使得,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14.若对于任意的,都有,则的最大值为( )A. B. C.1 D.15.已知为常数,函数有两个极值点,(),则( )A., B.,C., D.,16.对于任意正实数,都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17.(多选题)已知是可导的函数,且,对于恒成立,则下列不等关系正确的是( )A., B.,C., D.,18.(多选题)若满足,对任意正实数,下面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A. B. C. D.19.(多选题)设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当时,.己知存在,且为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一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可能是( )A. B. C. D.20.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21.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f'(x)>0,且f(3)=0,则不等式xf(x)>0的解集是_____.22.函数f(x)的定义域为R,f(-1)=2,对任意x∈R,,则f(x)>2x+4的解集为____.23.设函数,.(1)当时,判断函数的单调性;(2)当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4.已知函数.(1)若函数在上恰有两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记函数,设是函数的两个极值点,若,且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大值.25.已知函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轴垂直;(1)求的值;(2)求证: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理科)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第2讲 导数的应用学案,共4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理科)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第2讲 第3课时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学案,共13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理科)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第2讲 第4课时 利用导数研究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学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