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3)2021-2022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3)2021-2022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3)2021-2022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页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3)2021-2022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32021-2022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说明(  )A声速与频率的关系 B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C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2.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细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B.因为音叉发出的是超声波,所以乒乓球才被多次弹开C.实验中将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易于观察D.利用乒乓球,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零件B利用超声波给孕妇作常规检查C利用超声波给患者诊病D利用超声波探测大桥桥墩是否有裂缝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C根据响度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D城区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5短跑比赛中,计时裁判总是在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才计时,这样做是因为(  )A离起跑点较远,声音嘈杂,听不清枪声B看发令枪冒烟计时比较方便C听发令枪的枪声计时不够准确,会使运动员的成绩偏高D听发令枪的枪声及时不够准确,会使运动员的成绩偏低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根据音调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 D“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7下列与声音有关的四个情景,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发声扬声器使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图乙中的倒车需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C图丙中的发声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图丁中8个相同玻璃瓶装有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调节手机的音量大小,是为了改变声源振动的频率B.宇宙中宇航员必须用无线电交流是由于真空也能传声C一闻其声,便知其人是依据了声音的音调不同D.声音的响度和声源的振幅有关9为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环境监督局联合城市建设局,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控制噪声,其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A晚八点到早七点,工地禁止施工 B居民区周边植树种草C高架桥外侧增设隔音板 D给生产车间的工人配发防噪声耳罩10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听到声音。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C百米赛跑,应当听到发令枪响时计时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1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污染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真空铃”实验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人们通过音色来判断不同歌手的声音D优美动听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13小锐同学用复读机播放英语磁带学习英语,他想让播放的速度慢一点,便按下慢速的按键,听到复读机传出老师朗读的声音由“女声”变成了“男声”,导致声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振幅不同14以下关于“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频率越高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二、填空题16.放爆竹时先看到亮光,是因为光速比声速______(快/慢),若看到亮光后0.5s听到爆竹在空中爆炸的声音,则人到爆炸点的距离约为______(声速为340m/s),爆炸引起窗户玻璃振动,这说明声音具有______17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了声纳,该装置可以发现水下目标,还可以测绘海底地形。如果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海面上该装置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8s收到海底返回的回声,该处海深为____m。这种方法____(填“能”或者“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原因____________18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写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的“高”字指声音的______,喇叭里响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歌声,小明说:“是韩红在演唱”。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不同判断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9接听电话时,我们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分辨出对方是否是熟悉人,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_产生的;会场里将手机调静音,这是在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20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扬声器纸盆的______产生的; 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应将音箱的音量调小,此时改变的是声音的______;针对第二空,人们以______ (选填 Hz”或“dB”)为单位来表示它的等级。21.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______  三、简答题22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介质vm/s介质vm/s水(5℃14503230水(15℃1470软橡胶(常温)4050水(20℃1480软木500海水(25℃1531铁(棒)5200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_____23学完声音的有关知识,小丽同学取8个相同的玻璃瓶,如图所示向瓶中倒入不等量的水,用筷子敲击每个玻璃瓶的同一位置,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请你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_____24某报报道以一宇航员在太空中远远看到有大陨石撞上月球,感到其声音震耳欲聋.这篇报道是否真实?为什么?25.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的结论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2m/s,则这个世界将就变成…”,写出四个较合理的场景.27在室内讲话比在旷野里响亮,请用声学知识解释原因.
    参考答案1C【详解】AD.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说明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但不能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说明声速与频率的关系;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无规律、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噪声,本实验不能说明乐音与噪声的区别,故AD错误。BC.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是为了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即纸屑跳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没有直接的关系,故B错误,C正确。故选C2C【详解】A.音调越高说明振动频率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受影响,故A错误;B.因为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乒乓球才被多次弹开,发出的声音能被人听到,则不是超声波,故B错误;C.实验中采用转换法,将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易于观察,故C正确;D.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音叉的音色不会变化,利用乒乓球是为了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振幅即响度是否相同,故D错误。故选C3A【详解】A.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零件,这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B.利用超声波给孕妇作常规检查,获取孕妇肚中婴儿的相关信息,这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利用超声波给患者诊病,获取患者的病情,这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探测大桥桥墩是否有裂缝,这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B【详解】A.物体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人耳无法听到次声,故A错误;B.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故B正确;C.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响度可以相同,但音色不同,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音色,故C错误;D.城区禁止鸣笛是为了从声源处减小噪声,故D错误。故选B5C【详解】因光空气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得多,则声音从发令员位置传播到计时员位置需要一定的时间;如在100m赛跑中,声音从发令员到计时员需要的时间为若计时员听到枪声才计时,实际上少计时0.29s,这样会使测得的时间变短,成绩偏高。故选C6A【详解】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B.物体振动,不一定能听到声音,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错误;C.音色是指不同声音表现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物体振动都有不同的特点,根据音色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故C错误;D.“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错误。故选A7D【详解】A.图甲中放在扬声器前的烛焰在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图乙中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播信息而工作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图丙中的发声音叉将乒乓球弹开,采用转换法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图丁中8个相同玻璃瓶装有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振动频率不同,即音调不同,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8D【详解】A.调节手机的音量大小,是在调节声音的响度,则是在改变声源振动的幅度,故A错误;B.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音色是声音的特质,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对不同的声音进行识别,故C错误;B.响度是振动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故D正确。故选D9A【详解】A.工地禁止施工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故符合题意;B.居民区周边植树种草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故不符合题意;C.高架桥外侧增设隔音板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故不符合题意;D.给生产车间的工人配发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10C【详解】A.每个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都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就是通过辨别不同人声音的音色来做出判断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具有能量,所以我们可以用超声波粉碎人体中的结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很多所以百米赛跑应当看到发令枪射出的火花或青烟后计时,故C错误,符合题意;D.高速铁路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1D【详解】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频率即音调,故A错误;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振动幅度即响度越高,故B错误;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气体越来越稀薄,手机铃声会越来越小,故C错误;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污染,故D正确。故选D12D【详解】A.真空铃是指将闹铃放在真空罩中做实验,当将罩内空气逐渐抽掉时,铃声逐渐变小,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振动的物体能够产生声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人们要分辨不同人的声音,是通过不同人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噪声是指干扰人们工作、休息、学习的声音,再优美动听的歌声干扰到别人的工作休息,也会成为噪声,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3B【详解】想让播放的速度慢一点,便按下慢速的按键,听到复读机传出老师朗读的声音由“女声”变成了“男声”,当慢速播放时,放音的速度变慢,即声音的频率慢了,则音调改变了,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D【详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特色,即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B.敲锣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能够将小石头粉碎,故D正确。故选D15D【详解】A.超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人听不到,故A错误;B.敲锣时用力越大,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高,故B错误;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声波传递了振动能量,故D正确。故选D16.快    170m    能量    【详解】[1]放爆竹时先看到亮光,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快。[2]看到亮光后0.5s听到爆竹在空中爆炸的声音,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人到爆炸点的距离约为[3]爆炸引起窗户玻璃振动,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176000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海水的深度s==6000m[2][3]真空不能传声,故不能用来测月地距离。18响度    音调    音色    【详解】[1]“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声音的大小,所以指声音的响度。[2]“这首歌的音太高,我唱不上去”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大,音调高。[3]不同的发声体(如不同的人),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判断唱歌的人是谁,主要是根据唱歌者的音色不同,所以小明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判断的。19音色    振动    声源处    【详解】[1][2]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接听电话时,我们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分辨出对方是否是熟悉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而人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手机是声音的来源,会场里将手机调静音,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0振动    响度    dB    【详解】[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扬声器发声是因为扬声器的纸盆在振动。[2]跳舞时应将音箱的音量调小,是将声音变弱,声音的强弱指的是响度。[3]人们以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Hz是频率的单位。21.丙 乙 甲 丁【详解】因为声音是由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由图可知,空气柱由长到短的排列是:丙、乙、甲、丁,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丙、乙、甲、丁。22.介质种类    温度    1531m    【分析】根据表中信息总结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从表中查出声音在温度为 25℃的海水中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海水深度.【详解】1)观察表中数据,发现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介质种类有关;声音在 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温度有关;2)声音在温度为 25℃的海水中的速度v=1531m/s,声音从海面到海底时间,海水深度为s=vt=1531m/s×1s=1531m23水杯琴发声音调的高低与它振动的频率(它质量的大小)有关吗?【详解】瓶中倒入不等量的水,用筷子敲击每个玻璃瓶的同一位置,水量多的瓶子不容易振动,水量少的瓶子容易振动,因此瓶子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根据以上现象,可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水杯琴发声音调的高低与它振动的频率(它质量的大小)有关吗?24.报道不属实,因为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不可能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据此分析解答.【详解】因为太空是真空,没有传递声音的介质,故不能传播声音;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能看到大陨石撞上月球,但不可能听到其声音震耳欲聋,故报道不属实.25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详解】根据: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可得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根据:鼓声越响跳动越高;音叉越响溅起水花越大;声音越响振动越大.可得结论: 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26(1)上课铃响了,过很长时间后同学们才能听到,所以同学们还在校园内活动;(2)汽车的行驶速度比喇叭的声速传播的快,汽车喇叭就失去了作用;(3)裁判员就无法计算起始时间;(4)电视机屏幕上的场景与声音给人以同步的感觉,假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只有0.2m/s,人看到电视机屏幕上的场景与声音严重不符。【解析】【详解】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2m/s,则这个世界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1)上课铃响了,过很长时间后同学们才能听到,所以同学们还在校园内活动(2)汽车的行驶速度比喇叭的声速传播的快,汽车喇叭就失去了作用(3)裁判员就无法计算起始时间(4)电视机屏幕上的场景与声音给人以同步的感觉,假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只有0.2m/s,人看到电视机屏幕上的场景与声音严重不符27【解析】解答:在屋子里说话,说话的声音传到墙壁上又反射回来,时间差太短,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因此我们听到的响亮;在空旷地方说话,声音传播出去,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不能反射形成回声,我们听到的只是原声,因此听起来就没有屋子里响亮.点睛:声音在传播时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发生现象,即回声.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不能区分,回声使原声加强了,导致听起来响亮.

    相关试卷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