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课免疫调节学案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课免疫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特异性免疫,免疫失调,免疫学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提示:①—c ②—b ③—c ④—c、d ⑤—a
(2)免疫细胞
①来源: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②种类: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
①来源: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
②种类:包括抗体、溶菌酶和细胞因子等。
③特点:可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位。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2)免疫系统三大功能
①免疫防御: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②免疫自稳: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③免疫监视: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二、特异性免疫
1.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免疫细胞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
2.体液免疫
(1)B细胞活化的三个条件: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的分子与B细胞结合;细胞因子的作用。
(2)抗体作用: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3.细胞免疫
(1)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条件:需要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参与。
(2)记忆T细胞功能: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时,立即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
4.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1)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2)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细胞免疫裂解病原体侵入的靶细胞,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
5.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三者之间通过信息分子与受体直接接触而相互作用。
三、免疫失调
1.过敏反应
(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发生的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2)机理
(3)特点:有快慢之分;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自身免疫病
(1)概念: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
(2)常见类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
(1)概念: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2)种类
①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生来就有的免疫缺陷病。
②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免疫缺陷病。
(3)艾滋病
①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②致病机理: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
③患者死因:由于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4)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四、免疫学的应用
1.疫苗
(1)概念: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原理
①当给机体输入外源抗原时,免疫系统的反应具有特异性。
②免疫系统具有记忆性,免疫力能维持较长时间。
2.器官移植
(1)存在问题:免疫系统把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作“非己”成分进行攻击。
(2)成败关键:供者与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3)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的措施:使用免疫抑制剂。
3.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
(1)免疫预防:疫苗等。
(2)免疫诊断:依据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
(3)免疫治疗:对免疫功能低下者使用免疫增强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使用免疫抑制疗法。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基础与物质基础
(1)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2)巨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3)唾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
(4)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2)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传递给B淋巴细胞。(×)
(3)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
(4)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3.免疫失调和免疫学应用
(1)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2)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
(3)由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往往是灭活的病毒,所以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可以充当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4)使用康复者的血清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可使其获得较长时间的免疫力。(×)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明辨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五个“并非”
(1)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2)溶菌酶并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如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则属于第二道防线,但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一定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并非只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
(4)浆细胞并非只来自 B 细胞。在二次免疫中, 浆细胞的来源有两个, 一是由 B 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二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5)病原体并非由细胞免疫清除,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使病原体被释放出来,然后由体液免疫清除。
2.关注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考向1| 免疫系统的组成
1.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毒性T细胞可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细胞和B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D 解析: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可参与细胞免疫,A正确;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致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正确;造血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B细胞和T细胞,二者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C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错误。
考向2| 免疫系统的功能
2.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C 解析:呼吸道黏膜是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其参与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正确;抗体、B细胞仅参与体液免疫,C错误,D正确。
【方法规律】“三依据”判断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用无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实验中Ⅰ~Ⅳ组小鼠均感染细菌X。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主要利用了血清中的什么成分?T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
答案:抗体。T细胞主要参与了细胞免疫。
(2)根据实验分析,细菌X是胞内寄生菌还是胞外寄生菌?为什么?
答案:Ⅰ组小鼠脾脏中细菌X数量远少于其他三组,说明需要细胞免疫参与才能消灭该细菌,因此推知细菌X为胞内寄生菌。
(3)该实验中T细胞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案: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记忆T细胞可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裂解被细菌X感染的靶细胞。
1.抗原与抗体的区分
(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3)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2.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的模型构建及判断技巧
(1)图示
(2)“三看法”判断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
考向1| 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1.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
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细胞因子
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
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D 解析:根据题图箭头方向可知M细胞是记忆B细胞,E细胞是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的辅助性T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加强免疫效应;人乳头瘤病毒在进入宿主细胞前和在靶细胞裂解后被释放到体液中,都需要抗体对其发挥作用;只有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与靶细胞紧密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出抗原。
(1)图中所有细胞中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机体是如何保证它们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的?图示所有细胞均来自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保证了母细胞和子细胞遗传物质的相同。
(2)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和E细胞中观察不到染色体,原因是巨噬细胞和E细胞高度分化,不再进行细胞分裂。
【方法规律】“三看法”判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考向2| 二次免疫的特点及应用
2.下图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向上的箭头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甲、乙两种抗体由不同浆细胞产生
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
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D.c时间段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a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
B 解析: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由题图可以看出,甲、乙两种抗体产生的时间、含量达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存留时间各不相同,二者是由不同疫苗刺激后形成的不同浆细胞产生的,A、C正确;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不能再与抗原结合,B错误;题图中c时间段甲抗体的产生比b时间段更快、更多,这是二次免疫反应的特征,即可能受到与a时间注射疫苗相类似抗原的刺激,D正确。
考向3| 有关特异性免疫的探究实验分析
3.(2021·广东清远模拟)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记忆T细胞是由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
B 解析:记忆T细胞是由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A正确;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不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以排除自身记忆细胞的影响,B错误;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仅题图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D正确。
【备选案例】
巨噬细胞可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处理后将抗原呈递在细胞表面,抗原可被某些淋巴细胞识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降解病原体的过程需要溶酶体参与
B.B细胞与病原体接触后即可快速增殖、分化
C.抗原能被浆细胞识别
D.上述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A 解析:在免疫调节中,病原体的清除需要溶酶体的参与,A正确;B细胞活化需要三种信号的刺激:B细胞与病原体接触、B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的分子结合,还需要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B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特异性免疫中也会出现上述过程,D错误。
免疫失调症及免疫学应用
1.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的区别
2.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
考向1| 免疫失调症
1.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细胞是浆细胞,a细胞及分泌的抗体均具有识别功能
B.红细胞膜上的抗原与抗红细胞抗体特异性结合
C.b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地裂解抗原—抗体复合物
D.青霉素过敏反应与该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相同
B 解析:a细胞是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其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抗红细胞抗体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B正确;b细胞是巨噬细胞,能够吞噬消化抗原—抗体复合物,C错误;题图免疫失调病为自身免疫病,与青霉素过敏反应致病机理不同,D错误。
【方法规律】免疫异常的判断方法
考向2| 免疫学应用
2.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1)为制备该疫苗,将HPV外壳蛋白L1基因与__________连接,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转录,再以__________为原料翻译出L1蛋白。这样就获得了疫苗的有效成分。
(2)人体接种该疫苗后,________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________________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____________。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3)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显著高于________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4)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__________清除体内HPV。
(5)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__________。
解析:(1)外壳蛋白L1基因作为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形成基因表达载体后再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经转录、翻译形成L1蛋白,翻译时的原料为氨基酸。(2)接种疫苗后,HPV侵入机体时,属于二次免疫,故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抗体与体液中的HPV结合,阻止病毒侵染细胞,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低于对照组。(3)由表格信息可知,B1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A1组。(4)B2组和B1组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B组在接种疫苗前检出HPV DNA,由此可说明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细胞免疫清除体内的HPV。(5)综上所述,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的人群注射疫苗后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所以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预防。
答案:(1)载体 氨基酸 (2)L1蛋白 记忆(B)细胞 吸附宿(寄)主细胞 (3)A1 (4)细胞免疫 (5)预防
命题生长点1 特异性免疫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抗原呈递细胞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吞噬、消化、呈递抗原。
(2)仅通过体液免疫,能否彻底清除侵入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为什么?
答案:不能。体液免疫仅能清除细胞外液中的病毒,侵入人体细胞中的病毒首先需要通过细胞免疫使之释放出来,然后再由体液免疫清除。
(3)体液免疫过程中哪些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新型冠状病毒?
答案:巨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和浆细胞。
命题生长点2 免疫学的应用
(1)有关新冠肺炎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新冠肺炎患者产生细胞因子风暴(CS)是一个正反馈调节过程
B.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肺部组织水肿
C.该病毒先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侵入宿主细胞后,才引起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D.服用使免疫细胞增殖受阻的药物(如类固醇)可缓解患者的症状
解析:由题干信息“病毒入侵机体后,受感染的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约15种细胞因子帮助抵御病毒,细胞因子会引起更多免疫细胞透过毛细血管并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说明细胞因子风暴(CS)是一个正反馈调节过程,A正确;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中的某些物质如大分子蛋白质可进入组织液,导致肺部组织水肿,B正确;当抗原传递到辅助性T细胞时可产生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同时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进行细胞免疫,故该病毒入侵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同时产生的,C错误;服用使免疫细胞增殖受阻的药物可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因此可缓解患者的症状,D正确。
(2)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最好的预防手段是研制出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疫苗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细胞识别作用的判断技巧
(1)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2)巨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
(3)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课程标准要求
学业质量水平
1.5.1 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1.5.2 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1.5.3 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1.5.4 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1.通过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认识,理解免疫在内环境稳态方面的作用。(生命观念)
2.通过分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的模式图,培养模型分析能力与建模的思维习惯。(科学思维)
3.通过“免疫功能的实验探究”的实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科学探究)
4.通过总结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等知识,形成健康生活、关爱他人的人生态度。(社会责任)
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特点
无特异性
有特异性
组成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T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一看
产生抗体的浓度
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量多
二看
产生抗体的速度
初次免疫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缓慢,二次免疫时机体反应迅速,产生抗体的速度快
三看
患病程度
初次免疫比二次免疫时的机体患病程度重
比较内容
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
激发因素
过敏原
抗原
反应时机
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
机体第一次或再次接触抗原
抗体分布
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
反应结果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被吞噬或中和失效
组别
接种物
总人数
癌前病变人数
A(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A1
对照剂
7 863
83
A2
疫苗
7 848
4
B(接种前检出HPV DNA)
B1
对照剂
1 125
126
B2
疫苗
1 121
125
学习探索情境
2020年初开始,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开始蔓延。该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会使该病患者肺功能受损,从而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该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浑身酸痛等症状。患者病情严重与细胞因子风暴(简称CS)相关。病毒入侵机体后,受感染的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约15种细胞因子帮助抵御病毒,细胞因子会引起更多免疫细胞透过毛细血管并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即细胞因子风暴(CS)。由于肺部毛细血管极为丰富,故血管通透性增加后将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除此以外CS还会引起多种器官的衰竭,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
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等
免疫细胞
主要是B细胞
主要是T细胞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8单元 第26讲 免疫调节(含解析),共23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29课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共3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方法规律,教材细节命题,命题动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28课免疫调节学案,共3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总结,方法规律,教材细节命题,命题动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