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6* 最苦与最乐练习题
展开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契约(qiè) 揽住(lǎn) 悲天悯人(mǐn)
B.卸却(xiè) 赔礼(péi) 如释重负(shì)
C.恩惠(huì) 缠着(chán) 自投苦海(tóu)
D.坟墓(mù) 大抵(dǐ) 心安理得(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喧腾 蹂躏 海枯石滥 慧心未泯
B.喑哑 眩耀 芊芊细草 瘦骨嶙峋
C.奢望 弥漫 心旷神怡 窸窣作响
D.静谧 虐杀 闲情逸至 轻飞曼舞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 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 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盏中的 茶, 滚滚红尘中偶尔 的一颗散淡的心。
A.缭绕 荡漾 不是 而是 歇息
B.环绕 荡漾 不是 就是 栖息
C.环绕 飘扬 不是 而是 歇息
D.缭绕 飘扬 不是 就是 栖息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治理雾霾任重道远,什么时候蓝天才能成为生活常态?
B.在这场英超比赛中,曼联在主场3:0战胜了斯托克城。赛后林加德说:“这场比赛让人如释重负。”
C.与其争得头破血流,不如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D.他说自己当村干部几十年,为群众办事就是图个心平气和,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5.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福建等地的渔民一直登岛从事捕鱼、采药。
6.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删掉“使”字)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7.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⑤②④①③ D.⑤①④②③
8.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9.给文段分一下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②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③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为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④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⑤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⑥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10.读《最苦与最乐》回答:下面句子表述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B.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C.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11.选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 )
A.课文《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
B.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C.《少年中国说》不是梁启超的文章。
D.“少年智则中国智”是 梁启超说的话。
二、阅读
12.
常存善念
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念头,有是非之分、正邪之分、善恶之分。善念,是万善之门,从这里可以走向人生的制高点;恶念,是万恶之源,从这里可以滑入恶的深渊。
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① 。思想支配行动,这是一条定律。善念支配行动,则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通过善念的心理活动得以实现。
二是② 。善念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思想感情,也是一种道德意识。因此说,善念是道德行为建设的内在动因,是指导人们去行动的无形内驱力。
三是③ 。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靠道德修养和道德积累。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可以看出,善念之积累对于……个人良好道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善念不是先天的,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道德教育,环境熏陶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善念来源于崇高的信念。我们的信念,是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光明、追求真善美。这样的信念一经在自己的头脑里生根,它就会成为自己的善念之源。
善念来源于正确的善恶现。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善恶观,才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抑恶扬善,走向光明。善念来源于后天的实践。善恶观念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实践中形成的。只有经过实践把善念转化为善行的时候,才能实现善念的社会价值,因为善念是根,善言是花,善行是果。要做到常存善意,就要经常自思内省,排除邪念。明代杨继盛在其《遗嘱》中有一段深刻的论述:心以思为职。或独坐时,或夜深时,念头一起,则自思曰:“这是好念?还是恶念?”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若是恶意,便禁止勿思。此段论述令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应该是恶当惊,是善则喜。去恶扬善,唯善是举。
常存善意,是一个人善言善行的思想根基,是一个人的崇高美德。有了这种美德,就可以乐善不倦,以善为宝,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本文是写“善念”的,可在第一段中又提到“恶念”,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试着将“推动作用”、“积累作用”、“导向作用”三个词语恰当地填入文中画线处。
(4)上文中,从“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到“去恶扬善,唯善是举。”这一部分可以分成三层,请概括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从“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层意是: 。
第二层:从“善念不是先天”的到“善行是果。”
层意是: 。
第三层:从“要做到常存善念”到“去恶扬善、唯善是举。”
层意是: 。
(5)本文引用明代杨继盛的《遗嘱》中的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B
6.D
7.C
8.B
9.B
10.B
11.C
12.(1)人要常存善念。
(2)通过善恶对比,阐明人要常存善念,而不可存有恶念。
(3)①导向作用②推动作用③积累作用
(4)第一层:写善念在修身中的重要作用。第二层:写善念的形成与来源。第三层:写如何做到常存善念。
(5)警示人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要时常反思,以便做到弃恶扬善,唯善是举。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8/12/18 11:40:39;用户:语文;邮箱:xianwangxiang113@xyh.cm;学号:21803934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6* 最苦与最乐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6* 最苦与最乐课堂检测,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词填空,诗词文言填空,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选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8 紫藤萝瀑布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8 紫藤萝瀑布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 孙权劝学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 孙权劝学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