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湘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二 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湘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二 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案第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二 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学习目标】

    1.根据资料,归纳人类面类的主要环境问题。

    2.结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过程,说明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3.说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基本内涵、基本原则。

    4.结合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难点:能够结合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过不少“金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习近平谈生态文明建设

    提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应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新课讲授:

    一、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1.传统的发展观念的特点

    往往只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地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尺,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环境问题发生的根源和发展观念的转变

    根源:与传统发展观念引导下的非持续行为密切相关。

    转变: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发展观念,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即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转变。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可持续发展。

    活动:阅读课本P124页相关方案,思考: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订了三种方案。根据表格信息,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有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C方案更加有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理由:

    (1)方案C的侵蚀量最少,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强,所以对地理环境的破坏最小;

    (2)虽然3~8年内总收入最低,但和其他方案差距并不大,长远上其总收入远远超过其他方案。

    二、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活动:观看视频,比较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差异

    项目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发展目标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增长方式

    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

    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消费

    环保意识

    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的价值

    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环境控制

    先污染、后治理

    清洁生产、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

    调控手段

    依靠市场经济自发调控

    强调人的管理调控

    发展的时间尺度

    本代人的利益是最大需求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性原则及持续性原则

    (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转变:自然资源的利用由高耗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更多地依靠可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变,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

    资源类型

    可持续利用措施

    土地资源

    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件。

    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

    水资源

    农业滴灌,工业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循环利用,生活废水集中净化处理后用于绿化、洗涤等。

    海洋资源

    伏季休渔、禁止滥捕、沿海环境污染治理等

    活动:阅读课本P126页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思考:

    (1)查找相关资料,说一说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原理。

    (2)除建设污水处理厂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和循环利用水资源?

    参考答案:

    (1)粗格栅:打捞较大的渣滓;细格栅:打捞较小的渣滓;沉砂池: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将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混流池:稀释和混流,以便于生化处理;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里的BOD5、SS和以各种形式的氮或磷;二沉池:排除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人工池:可以存储处理后的水,资源化利用,通过溢流方式排入江河。

    (2)①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②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保护水资源。③农业:生产中发展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水污染。④工业:实现废水处理,达标排放。⑤生活:日常家庭用水的循环利用;公共厕所用水的再生循环等(具体措施可以从生产、生活两个方面列举)。

    (二)环境污染的治理

    治理措施:

    1.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形成能耗低、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结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2.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3.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活动:通过阅读课本P126阅读部分的内容,了解滇池治理:一个高原湖泊的持久战。

    活动:通过阅读课本P127—P128循环经济相关内容,思考:

    (1)议一议,建材行业利用了哪些行业的废弃物?这种生产方式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什么作用?

    (2)以你了解的行业为例,绘制该行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模式图,并与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

    (1)建筑、建材行业、化工产业、电子等产业。“三废” 综合利用后的再利用资源。

    (2)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

    工业方面举例:贵港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图。

    农业方面举例:我国南方某乡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

    (三)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措施:

    1.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2.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3.扩大轮作休耕试点,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海洋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活动:通过阅读课本P128阅读部分的内容,了解绿色贵州的建设。

    三、公众参与,从我做起

    1.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工作重点主要包括: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严格保护耕地;推进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建设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2.共同参与。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有赖于资源的持续供给,环境的自我调节,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法律的有效约束,经济活动的良好组织,政府的宏观调控,各组织之间的通力合作,民众的监督与参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获得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活动:通过阅读课本P129阅读部分的内容,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活动:通过阅读课本P130过度放牧的相关内容,思考:

    (1)过度砍伐的森林,污染严重的河流、大气等,都是上述“悲剧”的典型例子。结合所见所闻,试列举若干类似的案例。

    (2)假如你是上述材料中的当事人,你又会怎么做呢?

    参考答案:

    (1)长江中下游两岸的能源重化工业快速涌现、密集布局,呈现杂乱无序,过度开发之势。这些能源重化工业每天产生的各类工业废水偷排入江,混杂着生活污水及航运激增带来的船舶污染,使长江遭到了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污染程度远超自身的水体净化能力和环境承载力。

    (2)分析草场资源的承载力,控制放牧总量;进行个体放牧量的合理分配;种植和培育人工草场,提高草场承载力;鼓励因地制宜地发展奶制品和羊肉制品的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

    活动:通过阅读课本P130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思考:

    (1)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你是怎样理解的?

    (2)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

    (3)议一议,国家为何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参考答案:

    (1)由于人口基数大,各类资源需求量大,工农业产品需求量大,经济规模大,经济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虽然取得了辉煌成绩,但是也付出了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传统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必然无法推动我国的持续发展,所以转换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2)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资源短缺问题

    (3)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目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城镇建设用地不断扩张,耕地面积不断被蚕食,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规划、节约土地,推动城市集约化发展、经济和环境可持续与均衡发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强制性保护,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改善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

    活动:从大气、水体、植被、土壤等方面,调查学校所在地区的环境或生态状况。如果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你认为需要采取哪些治理举措?

    参考答案:

    大气污染:①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如工厂上脱硫工艺,减少粉尘排放等等;②采取集中供热等措施,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③多植树造林,改善下垫面,减少风吹尘;④鼓励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等的排放;

    水污染:①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包括节约生产废水,规定用水定额,改善生产工艺和管理制度、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艺,制定物料定额等。②发展区域性水污染防治系统,包括制定城市水污染防治规划、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规划,实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③发展效率高、能耗低的污水处理等技术来治理污水。

    植被破坏:①合理开采树木,禁止乱砍滥伐;②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搞好护林工作;③退耕还草,保护植被;④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等。

    土壤污染:①以预防为主,预防的重点应放在对各种污染源排放进行浓度和总量控制;②对农业用水进行经常性监测、监督,使之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③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慎重使用下水污泥、河泥、塘泥;④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必须进行净化处理;⑤推广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以及整治矿山防止矿毒污染等。

    课堂练习:

    见课件。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众多的活动探究题提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转变传统观念的重要性,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生态保护三方面掌握转变传统发展模式的具体措施,明确了自己作为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责任。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第二课时通过上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发展必然选择的正确道路,但具体该如何落实,本节课学生能总体上感知,有一个框架,但具体细化的措施该如何,需要学生课下好好消化理解,并做好归纳整理。

     

     

    相关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精品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精品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教学案例1,知识拓展1,知识拓展2,知识拓展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优秀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优秀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知识拓展,知识拓展2,知识拓展3,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