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必修12.3映射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必修12.3映射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预习内容,创设情境,新课讲授,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映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为第二章§2《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第3课时,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必修1)。本节课是继函数概念、函数表示法之后安排的一节课,可以说是对函数概念的一种提升,指出了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 教学目标设置1.知识与技能了解映射的概念,掌握像、原像等概念及其简单应用。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数学应用的观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时,数学是以方程为主,方程综合了有理数的运算与代数式的运算,解决未知与已知的关系。高中是以函数为主,函数是高中数学的纽带,用对应的观点解决变与不变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法的思想。初中数学给函数下了一个传统定义,高中用集合的观点给出了函数的定义,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学中要针对于前面学习内容进行对比教学。教学策略分析为了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方法为引导式和探究式结合.教法上,要用函数的思想作统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指导,引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学法上提倡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主动交流,自身参与归纳、总结和交流,让学生自己体验数学,感知数学。教学过程一、学生预习内容:1、复习函数的概念。 2、函数概念中哪几个关键词。 3、预习映射的概念。4、仿照函数的概念,叙述映射概念中的要点。5、思考:函数与映射的区别与联系。6、通过对映射的预习,说出函数概念的另一种定义。二、创设情境设计出班级全体学生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对应关系。问题1、这个对应是否构成从A到B的函数吗?问题2、根据什么判定?问题3、哪里不符合函数的定义?问题4、请叙述函数的定义。问题5、函数定义中有几个关键词? 三、新课讲授问题6、怎样定义映射?仿照函数定义给映射下定义。问题7、仿照函数的概念,谈谈你对映射的理解,即概念中有哪些要点?(1)映射的三要素:非空集合A、非空集合B以及从A到B的对应关系f。(2)集合A、集合B可以为数集、点集,也可以是其他集合。(3)定义中的“不公平原则”:① 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f的作用下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对应。(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不论空,在集合B中都有像)② 集合A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对应集合B中的同一个元素。(集合A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集合B中拥有同一个像)③ 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元素对应。(集合B中的元素可以没有原像)④ f:A→B 与 f ':B→A一般是不同的映射。 例题分析例题 1下列对应中,哪些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问题8、在众多映射中有一种映射很特殊,通常叫一一映射,通过引例和例题1(4),谈谈满足什么样条件映射可以称为一一映射?问题9、函数是映射吗?函数和映射的区别与联系?问题10、通过学习映射,函数的概念另一种叙述是什么?例题 2 (学生活动)已知集合A={x,y},集合B={0,1},那么A到B能形成几种映射,其中有多少是一一映射?四、课堂小结1、映射的概念可以看成是函数概念的推广,只要把函数定义中的“非空数集”换成“非空集合”就是映射的定义。2、理解函数与映射的区别和联系。五、作业布置 P33.练习1、2六、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12.3 映射的概念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情境,学生活动,数学建构,数学运用,回顾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1第2章 函数2.3 映射的概念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例题分析,随堂练习,回顾小结,基础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12.3映射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多对多,新课,课堂练习,小结,作业,有课件板书略,探究与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