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2.1运动的水分子同步练习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B.
C. D.
- 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C. 分子可以分,原子不可以分
D. 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 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如图所示,提起压在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气化,则相同微小空间内微粒的变化最可能是
A. B. C. D.
- 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方案 | ||||
结论 | 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焰心温度最高 | 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 | 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
A. A B. B C. C D. D
- 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A. B. C. D.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 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结构不同
D. 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 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B. 分子质量变小
C. 分子体积变大 D. 分子运动速率变大
- 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 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 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 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 如图为装有少量水的注射器内水分子模型图,如果设法使注射器内少量的水沸腾,变为水蒸气,则下列图示中能表示水分子变化的是
A.
B.
C.
D.
-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H B. 2H C. D.
- 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符合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方案 |
|
|
|
|
结论 | 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多 | 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 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
A. A B. B C. C D. D
- “冰七”Ⅶ一般是在深海中强压力作用下才可以形成的固态水,水分子会整齐排列成排或排成一列非常整齐有规则的冰晶,像是一个立方体的牢笼裹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个水分子可以形成“冰七”
B. “冰七”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 海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冰七”
D. “冰七”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
-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从变化I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______. - 如图,加热密封锤形玻璃泡内的碘颗粒,观察到玻璃泡内充满紫红色气体。
该变化属于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的空隙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
- 把固体碘密封在一根长约的玻璃管内,用酒精灯微热玻璃管中盛固体碘的一端,碘变成紫色蒸气,冷却后可观察到紫色的碘蒸气又变为紫黑色的固体碘。该实验主要说明: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
C.在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改变了
D.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在三态变化的过程中,水分子没有改变的是______。
A.自身的能量 运动的速率 相互的间隔 分子大小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 酒精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作为中学生,不应该饮酒.
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所得到混合液体的体积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
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____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______
A.燃烧匙试管量筒蒸发皿. -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各空.
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______说明______.
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______,说明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每个氧分子又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已知每个氧原子的质量是,则1g氧气中含有多少个氧分子?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能表示水分子,能保持化学性质的,故A符合题意;
B、该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混合气体,不能保持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图是氢气,不能保持化学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不能保持化学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应为水分子;根据水分子的构成,判断图中为水分子的选项。
本题把微粒的特性与微粒的微观示意图结合起来考查,解答时可根据题意由微粒特性确定微粒,再由微粒的构成判断表示微粒的微观示意图。
2.【答案】D
【解析】解: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故错误;
B、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间隔发生了变化,微粒大小没有变化,故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原子不可以分,不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电子,故错误;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物质的微粒构成解答;
B、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
C、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原子不可以分解答;
D、根据微粒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构成物质的常见的粒子、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微观粒子的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3.【答案】C
【解析】解:分子之间的间隔决定物质的状态,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单位空间内的分子个数减少。
故选:C。
根据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组成不变,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进行解答。
知道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酒精灯火焰分三层,外焰处火柴炭化最明显,说明外焰温度最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因为石蜡蒸汽冷凝形成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实验过程中,空气中燃烧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低,不能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的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实验过程中,水能够变成水蒸气,水蒸气能够变成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酒精灯火焰分三层,外焰处火柴炭化最明显,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B、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因为石蜡蒸汽冷凝形成的;
C、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D、实验过程中,水能够变成水蒸气,水蒸气能够变成水。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5.【答案】C
【解析】分子之间的间隔决定物质的状态,当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构成不变,相同空间内的原物质的分子数量减少,故 C符合题意。
6.【答案】B
【解析】解:A、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错误;
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错误;
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错误;
故选:B。
根据已有的分子的特点、物质性质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A正确;
B、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的质量不变,故B错;
C、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的体积不变,故C错;
D、分子运动速率减慢,故D错。
故选:A。
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的质量、体积不变。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用途。
8.【答案】C
【解析】A.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A错;
B.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团簇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故B错;
C.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故C正确;
D.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属于同一物质,故D错。
故选:C。
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微观粒子的特征解答;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9.【答案】B
【解析】解:水沸腾变为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不变,数目不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B图符合这一变化过程。A中水分子变大了。C中水分子变多了。D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这些都不正确。故选B。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微观粒子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0.【答案】C
【解析】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
A、H表示氢原子,不能表示氢分子;故错误;
B、2H表示2个氢原子,不能表示氢分子;故错误;
C、表示氢分子,故正确;
D、表示水分子,它只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故选:C。
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去分析解答.
理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的含义.
11.【答案】A
【解析】解:A、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能检验氧气含量的多少;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对应。
B、用火柴去点燃,会使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相对应。
C、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外焰处最先碳化;说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相对应。
D、液态水加热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相对应。
故选:A。
A、根据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蜡烛燃烧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温度越高,木条越易碳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液态水加热沸腾时生成水蒸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2.【答案】C
【解析】解:“冰七”Ⅶ一般是在深海中强压力作用下才可以形成的固态水,水分子会整齐排列成排或排成一列非常整齐有规则的冰晶,所以单个水分子不可能形成“冰七”,故错误;
B.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冰7中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故错误;
C.冰7需要在含有大量水源和极高的压强下形成,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水,所以海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冰七”,故正确;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冰7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错误。
故选:C。
A.根据形成过程来分析;
B.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冰七”的形成原理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学会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
13.【答案】C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解析】解:
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小了,分子的数目、体积、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由变化Ⅰ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方程式为:,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该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答案:
;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根据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的变化;
根据变化Ⅰ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该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答案】物理 变大
【解析】解:对玻璃泡缓慢加热,可以看到泡内固态碘颗粒变为紫红色的碘蒸汽,属于升华现象,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的空隙增大了。
故答案为:物理;变大。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以及我们对碘这种物质的了解,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5.【答案】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微粒在不停地运动且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解析】
【分析】
弄清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及三态变化和微粒变化之间的关系。
【解答】
因为固体碘在微热时很容易升华,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遇冷又会有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故答案为: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且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16.【答案】C D
【解析】解: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而在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不变;
故选:C;
在三态变化的过程中,自身的能量、运动的速率、相互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水分子的大小不变化。
故选:D。
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而在循环过程中水分子大小不变;
在三态变化的过程中,自身的能量、运动的速率、相互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而水分子的大小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循环过程的分析,需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规律和微观实质。
17.【答案】小于 分子之间有间隔 用湿抹布盖灭 C
【解析】解: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所得到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200mL,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
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用湿抹布盖灭;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量筒.
故填:小于;分子之间有间隔;用湿抹布盖灭;C.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之间有间隔;
隔绝氧气,或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都可以灭火;
量筒不能加热.
燃烧匙、试管、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而量筒不能加热,要注意理解.
18.【答案】整瓶水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液面低于刻线且距离较远 分子之间有间隙
【解析】解: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红墨水中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最后使溶液变成红色.
故填:整瓶水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
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等相互扩散,使得液面下降.容器越细,效果越明显.
故填:液面低于刻线且距离较远;分子之间有间隙.
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知识,引导学生会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用微粒的变化分析物质的变化.
19.【答案】解:1g氧气中含有氧分子个数为:,
答:1g氧气中含有个氧分子。
【解析】每个氧分子质量等于2个氧原子质量和,氧气质量除以氧分子的质量即为氧分子的个数。
本题主要考查计算能力,比较简单。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课堂检测,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鲁教版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优秀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水的净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