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第1部分专题3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教案选修4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1803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第1部分专题3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教案选修4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1803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第1部分专题3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教案选修4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18035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共12页。
提示: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之间有何关系?
提示:
3.锅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提示:锅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新知探究]
探究1 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1)实验探究:
(2)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
以AgCl(s) Ag+(aq)+Cl-(aq)为例:
探究2 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
(1)沉淀溶解平衡:
在一定的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形成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
(2)沉淀溶解平衡特征:
(3)溶度积:
[必记结论]
1.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2.利用Ksp判断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若难溶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为Q。通过比较Ksp和Q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否溶解。
(1)Q>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
(2)Q=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3)Q<Ksp,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若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溶解直到溶液饱和。
[成功体验]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难溶物质在水中绝对不溶。( )
(2)物质溶于水达到饱和时,溶解过程就停止了。( )
(3)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
(4)溶度积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
解析: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通常认为离子浓度小于10-5 ml·L-1时,认为沉淀完全;难溶物质一定时,Ksp只与温度有关。
答案:(1)× (2)× (3)× (4)√
2.(好题共享·选自鲁科版教材P97·T1)将足量AgCl分别放入:①5 mL水,
②10 mL 0.2 ml·L-1MgCl2溶液,③20 mL 0.5 ml·L-1NaCl溶液,④40 mL 0.1 ml·L-1盐酸中溶解至溶液饱和,各溶液中Ag+的浓度分别为a、b、c、d,它们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溶度积Ksp=(Ag+)·(Cl-)知,溶液中(Ag+)与(Cl-)的乘积为一常数,溶液中(Cl-)越大,(Ag+)越小。①中无同离子效应;②中(Cl-)=0.4 ml·L-1;③中(Cl-)=0.5 ml·L-1;④中(Cl-)=0.1 ml·L-1。所以(Ag+)的顺序为:a>d>b>c。
答案:a>d>b>c
[新知探究]
探究1 沉淀生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2 沉淀之间的转化
(1)实验探究:
(2)沉淀转化的实质:
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说来,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
(3)沉淀转化的应用:
①原理:难溶强酸盐→难溶弱酸盐eq \(――→,\s\up7(酸溶),\s\d5( ))使阳离子进入溶液。
②案例:
a.重晶石(BaSO4) BaCO3eq \(――→,\s\up7(盐酸),\s\d5(反应Ⅱ))BaCl2
离子反应式如下:
Ⅰ.BaSO4+COeq \\al(2-,3)BaCO3+SOeq \\al(2-,4);
Ⅱ.BaCO3+2H+===Ba2++H2O+CO2↑。
b.锅炉除水垢(CaSO4)eq \(――→,\s\up7(Na2CO3溶液),\s\d5(反应Ⅰ))CaCO3eq \(――→,\s\up7(盐酸),\s\d5(反应Ⅱ))Ca2+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Ⅰ.CaSO4+COeq \\al(2-,3)CaCO3+SOeq \\al(2-,4);
Ⅱ.CaCO3+2H+===Ca2++CO2↑+H2O。
探究3 溶洞中石笋的形成原理
CaCO3(s)Ca2+(aq)eq \a\vs4\al(+ CO\\al(2-,3)aq)eq \a\vs4\al(\(――→,\s\up7(CO2+H2O),\s\d5( )))eq \a\vs4\al(2HCO\\al(-,3))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aCO3+CO2+H2O Ca2++2HCOeq \\al(-,3)。
[必记结论]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沉淀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当条件发生改变时,平衡也会相应的发生移动,在生产生活中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选择适当的条件,使平衡向着需要的方向移动。
eq \a\vs4\al(AmBns) mAn+(aq)+nBm-(aq)
[成功体验]
3.向5 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加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为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是( )
A.AgCl=AgI=Ag2S B.AgClAg2S D.AgI>AgCl>Ag2S
解析:选C 化学反应向着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的方向进行。
4.(好题共享·选自人教版教材P67·T5)试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事实:
(1)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中;
(2)CaCO3难溶于稀硫酸,却能溶于醋酸中;
(3)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0.010 ml/L硫酸洗涤BaSO4沉淀,用水洗涤造成BaSO4的损失量大于用稀硫酸洗涤的损失量。
答案:(1)在FeS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FeS(s)Fe2+(aq)+S2-(aq),当加入稀盐酸时,2H++S2-===H2S↑,使c(S2-)减小,从而平衡右移,使FeS最终溶解。
(2)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SO4,在CaCO3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CO3(s)Ca2+(aq)+COeq \\al(2-,3)(aq),当加入稀硫酸时,生成的CaSO4微溶,又沉积在CaCO3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从而使CaCO3难溶于稀硫酸;当加入CH3COOH时,2CH3COOH+COeq \\al(2-,3)===H2O+CO2↑+2CH3COO-,使COeq \\al(2-,3)浓度减小,且(CH3COO)2Ca溶于水,从而使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右移,使CaCO3慢慢溶于醋酸中。
(3)在BaSO4饱和溶液中存在如下沉淀溶解平衡:BaSO4(s)Ba2+(aq)+SOeq \\al(2-,4)(aq),用水冲洗沉淀时,使c(Ba2+)和c(SOeq \\al(2-,4))减小,平衡右移,从而促进BaSO4溶解,而用0.010 ml·L-1硫酸洗涤时,增大了溶液中c(SOeq \\al(2-,4)),可以抑制BaSO4溶解,故BaSO4损失的量少。
——————————————[关键语句小结]————————————————
1.在一定的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时,形成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其特征是一种动态平衡。
2.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对于MmAnmMn++nAm-,Ksp=cm(Mn+)·cn(Am-)。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越小,其在水中溶解能力越小。Ksp只受温度影响。
3.若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为Qc,当Qc>Ksp时有沉淀生成,Qc=Ksp为饱和溶液,当QcKsp(CaCO3),c(Mg2+)·c( COeq \\al(2-,3))= 0.050 ×0.001 = 5×10-5> Ksp(MgCO3),由于Ksp(CaCO3)< Ksp(MgCO3),因此先生成CaCO3沉淀,生成沉淀后溶液中 c( COeq \\al(2-,3))=Ksp(CaCO3)/c(Ca2+)=4.96×10-7Ksp[Mg(OH)2],c(Ca2+)·c2(OH-)=0.010×(10-3)2=1×10-8Ksp[Ca(OH)2],由于Ksp[Mg(OH)2]Ag2S的Ksp,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C项,AgCl的溶度积相同,即c(Ag+)c(Cl-)的乘积相同,但因为两种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不同,两溶液中c(Ag+)不同。D项,沉淀的转化是可逆的,在一定条件下,AgBr和AgI可以相互转化。
4.某温度下,难溶物FeR的水溶液中存在平衡:FeR===Fe2++R2-,其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升温实现由c点变到a点
B.d点可能有沉淀生成
C.a点对应的Ksp等于b点对应的Ksp
D.该温度下,Ksp=4×10-18
解析:选C 通过温度变化改变难溶物的溶解度,难溶物的阴、阳离子应同时增大或减小,A项错误;溶解平衡曲线上方表示过饱和溶液,有沉淀生成,曲线以下表示不饱和溶液,所以d点没有沉淀生成,B项错误;温度不变,Ksp不变,C项正确;该温度下,
Ksp=2×10-18,D项错误。
5.医学上在进行胃肠疾病的检查时,利用X射线对BaSO4穿透能力较差的特性,常用BaSO4做内服造影剂,这种检查手段称为钡餐透视。
Ⅰ.请写出BaSO4能作为钡餐透视的另外一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请用文字叙述和离子方程式说明钡餐透视时为什么不用Ba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BaSO4的溶解度,分别将足量BaSO4放入:①5 mL水 ②20 mL 0.5 ml·L-1的Na2SO4溶液 ③40 mL 0.2 ml·L-1的Ba(OH)2溶液 ④40 mL 0.1 ml·L-1的H2SO4溶液中,溶解至饱和。
(1)以上各溶液中,c(Ba2+)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BaSO4的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A.③>①>④>②
B.③>①>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2)已知25℃时,Ksp(BaSO4)=1.1×10-10,上述条件下,溶液③中的c(SOeq \\al(2-,4))为________________,溶液②中c(Ba2+)为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取同样的溶液③和溶液④直接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为________(假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之和)。
解析: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同时可经人体排出,不会引起Ba2+中毒,胃酸与BaCO3反应生成Ba2+引起人体中毒,BaCO3+2H+===Ba2++H2O+CO2↑,②④由于c(SOeq \\al(2-,4))增大,BaSO4溶解度降低但②中的c(SOeq \\al(2-,4))大于④中的,③中c(Ba2+)增大,BaSO4溶解度降低,其浓度在②④之间,故c(Ba2+)大小应为③>①>④>②,溶解度应是①>④>③>②,③中c(SOeq \\al(2-,4))=eq \f(1.1×10-10,0.2)=5.5×10-10ml·L-1。②中c(Ba2+)=eq \f(1.1×10-10,0.5)=2.2×10-10ml·L-1;当③④混合,发生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由于Ba(OH)2过量,故显碱性,其c(OH-)=eq \f(2×40×0.2-2×40×0.1,40+40) ml·L-1=0.1 ml·L-1,c(H+)=eq \f(10-14,0.1)=10-13 ml·L-1,pH=13。
答案:Ⅰ.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可经人体排出体外,不会引起Ba2+中毒
Ⅱ.BaCO3遇到胃酸生成Ba2+,会使人体中毒,BaCO3+2H+===Ba2++H2O+CO2↑
Ⅲ.(1)A C (2)5.5×10-10 ml·L-1
2.2×10-10 ml·L-1 (3)1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中PbI2难溶于水
②中产生黄色沉淀
PbI2水溶液中含有I-,证明PbI2在水中有极少量溶解
②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实例及原理
沉淀剂法
如果误食可溶性钡盐,造成钡中毒,应尽快用5.0%的硫酸钠溶液给患者洗胃;
离子反应为:Ba2++SOeq \\al(2-,4)===BaSO4↓
精制食盐水,可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离子,离子反应为:Mg2++2OH-===Mg(OH2)↓
调节pH法
如除去硫酸铜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铁离子,可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 ,调节pH到3~4,铁离子就会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除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变为黄色,C中变为黑色
离子方程式
Ag++Cl-===AgCl↓
AgCl+I-AgI↓+Cl-
2AgI+S2-Ag2S↓+2I-
实验结论
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化学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溶度积
1.4×10-10
1.4×10-5
6.3×10-50
7.7×10-13
8.51×10-16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一等奖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思考交流,查阅资料,进一步思考,得出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问题探究,解决问题,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