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4 尝试科学探究练习题
展开
1.4尝试科学探究同步练习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 关于科学探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B. 没有猜想与假设,便不可能有科学的解释
C. 实验数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它包含着许多偶然因素
D. 分析数据,加上集体讨论才有可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 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环节。在进行积木搭建的活动中,一名同学发现积木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于是他认为:积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并利用天平用来测质量和刻度尺进行相关测量。对于“他认为:积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环节
A. 猜想与假设 B.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C.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分析与论证
- 目前,全球的气候正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这个数值在气象学是个不可忽视的大数值了。对于这种现象,有的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的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分析与论证
- 关于“热”到底是什么,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曾有两种很有代表性的猜想: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热”是物质的一种,被称为“热质说”;另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热”是一种能量,被称为“热动说”。两种学说进行了很长时间争斗,今天的人们已经认识到“热动说”是正确的。“热动说”被人们接受是因为
A. “热动说”逻辑推理更完美
B. 支持“热动说”的科学家更具有权威
C. 实验数据证明“热”是一种能量
D. 支持“热质说”的科学家在辩论在失败
- 在研究摆线长度对摆球的摆动快慢是否有影响时,实验中只能改变的是
A. 摆幅 B. 摆线的长度 C. 摆球的质量 D. 都应改变
- 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错误的是
A. 根据噪音会引起动物死亡,从而制造噪音除草器,运用了缺点列举法
B. 根据水波来想象与其相似的声波,运用了类比法
C. 从放有闹钟的密封罩内抽气,根据现象推理出声音的传播条件,运用了逐渐逼近法
D. 将温度计的玻璃管做得很细,运用了放大法
- 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让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B、C三处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另一只相同的鸡蛋。实验结果是,第一次两只蛋都破;第二次甲蛋完好乙蛋破;第三次两蛋都不破。接下来的步骤是
A. 得出“与鸡蛋动静无关的”结论
B. 得出“静止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C. 在B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
D. 分别在A、B、C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
- 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探究声音如何传播时,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物理学中将这种探究方法称为
A. 推理法 B. 类比法 C. 替代法 D. 转换法
- 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制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并重复多次,。由此,他
A. 只能验证猜想1
B. 只能验证猜想2
C. 既能验证猜想1,又能验证猜想2
D. 既不能验证猜想1,又不能验证猜想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 双手的手掌在一起用力相互摩擦,你会觉得手掌的温度 ,对此现象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 ?
- 某课外学习小组的张勤同学交流了下面的疑问:如果将两个一次性纸杯的杯口向上轻轻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杯,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平面用力吹气,里面的纸杯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丁强同学回答:“可能向上跳出,可能压得更紧,也可能静止不动。”丁强同学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 要素。其他同学将张勤的疑问进行实际操作,发现“里面纸杯向上跳出”,这又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 要素。
- 科学探究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步骤,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也是如此,它们是: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分析与论证,评估, .
- 一天晚上,小明正在学习,突然,电灯熄灭了,小明想:电灯为什么熄灭?可能是灯丝断了。这个过程中,“电灯为什么熄灭?”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可能是灯丝断了”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 如图所示,斜面光滑且足够长,一个小球以的初速度自斜面底部A处自由冲上斜面,冲到B处时速度减小到0,自A到B时,小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时间 | 0 | ||||
速度 | 4 |
根据表格数据,画出小球的图像。
小球自A冲到B,所用的时间为______ s。
自A到B时,小球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 ______ 不必写单位。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 某同学想知道斜面长和省力的关系,做了以下实验:他取了几个高度相同,但斜面长度不同的较光滑的斜面,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方向将一个重为12N的方块物体匀速拉上斜面,记录拉力与斜面长关系如表:
斜面长 | |||||
拉力 | 10 | 6 | 5 | 8 |
从表中前4组数据可知:在高度一定时,______ ;
根据表前4组数据,在图中作出在高度一定时,拉力F与斜面长L的关系图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拉力F和斜面长L可能成______ 正比、反比,怎样证明?______ .
表中第5组数据没有遵循前面的规律,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 如图甲所示,小红和小华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华想知道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细线、停表、小球,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按图乙进行实验,得到表中数据。
实验序号 | 小球质量 | 从O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 | 小球摆动时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 | 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的时间 | 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 |
1 | 20 | ||||
2 | 20 | ||||
3 | 20 | ||||
4 | 30 | ||||
5 | 30 |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测小球摆动一次所用时间时,其实是通过测摆动10次所用时间来求的,用的是________法。
实验结论: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 如图所示,把小球从O点沿水平滑杆拉到A点放开后,小球在O点两侧来回振动,对小球振动的快慢,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A.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被拉离O的距离x有关;
B.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自身的质量m有关。
实验序号 | OA距离 | 小球质量 | 振动30次所用的时间 |
1 | 4 | 50 | 30 |
2 | 6 | 50 | 30 |
3 | 8 | 50 | 30 |
现有固定支架、弹簧、质量不同的小球、天平、刻度尺等器材,为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
小明实验探究的部分数据记录如表格所示: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是为验证猜想______选填“A”或“B”时记录的。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被拉离O点的距离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请你指出小明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 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表是小岳阳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线、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 | 材料 | 原长 | 温度升高 | 伸长量 |
1 | 铜 | 1 | 10 | |
2 | 铜 | 2 | 10 | |
3 | 铜 | 1 | 30 | |
4 | 铝 | 1 | 30 | |
5 | 铝 | 2 | 10 |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该实验应准备的测量仪器是游标卡尺和______、______。选填:“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温度计”
比较实验序号2与5或3与______,可得结论:当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与材料有关。
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 如图是在一条细绳一端系一个小铁球做成的摆,小明用电子表测出了这个摆的周期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后,想探究摆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小铁球的质量有关,还可能与细绳的长短有关。于是他通过改变小铁球的质量和细绳的长度测出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得出下表的实验数据:
测量值 | 铁块质量 | 细绳长度 | 30个周期 | 周期 |
次数 | ||||
1 | 10 | 50 | ||
2 | 10 | 80 | ||
3 | 20 | 50 | ||
4 | 20 | 80 |
若直接测出一个周期,测得的周期误差较______。填“大”或“小”
在第1、2次实验中,小明用“保持质量不变,改变细绳长度”方法来探究摆的周期与细绳长度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常用的______法。
通过比较第1、2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通过比较第______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摆的周期与小铁球的质量无关。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提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若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
B.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C.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情景,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略
2.【答案】A
【解析】略
3.【答案】B
【解析】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地球活动的自然规律,具有周期性,人类活动只是很次要的要素。这种对问题提出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
4.【答案】C
【解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数据表明“热”是一种能量,从而“热动说”代替“热质说”被人们所接受。
对于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很多考题中,并不一定将这七个环节同时呈现,要根据实验的具体内容分析确定。在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我们要抓住题意,提出一些与物理相关并且容易探究的问题,即有价值、易操作的问题。
5.【答案】B
【解析】根据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摆线长度对摆球的摆动快慢是否有影响时,实验中只能改变摆线的长度,其他变量保持不变。
6.【答案】A
【解析】
【分析】
缺点利用法针对研究知识点的缺点和不足,采用将错就错,变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去找知识的利用之处,或另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它不同于缺点列举法。例如,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所以一些用电器往往需要散热,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脑主机的散热风扇等都是为克服电流产生的热量对电器的影响而设计的,这种设计只能算作是缺点列举法,如果我们进一步把电流通过导体发热应用到毛毯上,制成专门利用电流使导体发热的电热毯,便是缺点利用法;
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
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小,推理:若把真空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将听不到声音,故是利用的科学推理的方法,也可以说成是逐渐逼近法;
放大法是指把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放大,例如观察体温计的示数时运用了凸透镜的原理;在力可以使玻璃瓶发生形变这种不易观察到的微小变化时运用在瓶中装满红色水并用塞子塞住又用小试管中液面的升降来知道瓶子在力的作用下容积发生了变化,即玻璃发生了形变。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方法,知道物理方法的概念和应用可以正确解题。
【解答】
A.根据噪音会引起动物死亡,从而制造噪音除草器,运用了缺点应用法而不是缺点列举法,故A错误;
B.根据水波来想象与其相似的声波,声波类似水波,需要利用介质向远处传播,所以运用了类比法,故B正确;
C.从放有闹钟的密封罩内抽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假如真空罩内抽成真空,可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或声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根据现象推理出声音的传播条件,运用了逐渐逼近法,故C正确;
D.将温度计的玻璃管做得很细,可以将微小的温度变化放大,运用了放大法,故D正确。
故选A。
7.【答案】C
【解析】解:经过简单的三次实验不能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而A处位置高,机械能较大,可能每次滚下两个鸡蛋都会破,比较不出正确结论,同理C处位置低,能量小,两个鸡蛋都不会破,所以应接下来应在B处释放再重复多次实验,才能得出结论。
故选:C。
一个实验结论的得出,应该建立在正确设计方案,大量实验的前提下,仅通过一次实验就得出鸡蛋容易破的原因,是片面的,有可能存在偶然性,应该多做几次实验,再根据现象总结结论。
物理规律应该在正确进行方案设计、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如果实验方案不合理、次数太少,容易出现以偏概全、极端、片面甚至错误的结论。
8.【答案】B
【解析】解:把两种形式相近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对其中一个深入了解的目的,就是类比法。题中就是将声波类比水波,从而加深对声音传播方式的理解。
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能根据实际测量判断是否能够验证猜想。
酒精比较容易蒸发,蒸发吸热,所以酒精有制冷作用。在分析过程中,若要验证猜想1,测酒精温度不能受酒精蒸发的影响;要验证猜想2,则不应受前者的影响,注意控制变量。
【解答】
他反复测量了手的温度和酒精的温度,均发现,所以可以验证猜想一;若要验证猜想二,可把温度计在酒精中蘸一下取出,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温度计示数降低,说明酒精蒸发吸热;或者使酒精与手臂的温度相同,感觉是否凉,才能验证猜想二。
故选A。
10.【答案】升高
摩擦产生热量的多少与摩擦的速度或压力、面积等有什么关系
【解析】略
11.【答案】猜想与假设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解析】略
12.【答案】猜想和假设
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
交流与合作
【解析】略
13.【答案】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解析】略
14.【答案】
【解析】解: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对应的点,然后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知,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一次函数关系,设为----,将表中前2组数据,代入式有:
-----
-----
由得:,
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
,
当速度为零时的时间为:
,
解得。
故答案为:见上图;;。
根据表中数据,由描点法作图;
根据图像得出小球自A冲到B所用的时间;
由上图知,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一次函数关系,设为,将表中前2组数据,代入得出k和b,得出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
本题考查数据分析与描点法作图和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运用,体现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难度较大。
15.【答案】斜面越长越省力;反比;作F与的图象,如果是一条直线,则拉力F和斜面长L成反比;读数或记录错误,或者斜面摩擦太大
【解析】解:由数据可知,斜面长度在不断增大,拉力在不断减小.故可得出结论:斜面越长越省力;
根据表中的数据,先画点,再描线,如图所示.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拉力F和斜面长L可能成反比.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进行证明:作F与的图象,如果是一条直线,则拉力F和斜面长L成反比;或者求各组FL的积,如果为定值,则拉力F和斜面长L成反比.
分析表中第5组数据可以看出,它并没有遵循前面的规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读数或记录错误,或者斜面摩擦太大了.
故答案为:斜面越长越省力;
反比;作F与的图象,如果是一条直线,则拉力F和斜面长L成反比或:求各组FL的积,如果为定值,则拉力F和斜面长L成反比.
读数或记录错误,或者斜面摩擦太大.
此题主要是通过实验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会分析数据,要注意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
此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斜面省力情况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学会画点描线,以及根据图象分析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综合性.
16.【答案】、4 ;
、3;
累积;
绳长;小球的质量和小球摆动时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小球摆动时间的因素,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认真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探究小球摆动时间与小球质量、绳长、小球摆动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变量,找出符合要求的实验序号进行答题;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
由表中序号为2、4的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小球质量不同,绳长、小球摆动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都相同,可得: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人的质量无关;
由表中序号为1、3的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小球质量、小球摆动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相同,绳长和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不同,可得: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绳长有关;
测小球摆动一次所用时间时,其实是通过测摆动10次所用时间来求的,用的是累积法;
由表中序号为4、5的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小球质量、绳长相同、小球摆动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不同,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相同,可得: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无关;
综上分析可得,实验结论: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绳长有关,与人的质量、人摆动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无关;
故答案为:、4 ;、3;累积;绳长;小球的质量和小球摆动时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
17.【答案】秒表 A 无关 没有换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多次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解析】解:要探究小球振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必须控制时间,所用需要秒表;
几组实验中的小球质量都相同,但距离O点的距离不同,可以验证猜想: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被拉离O点的距离x有关,所以该实验数据是验证猜想A的;
当小球质量相同时,改变到O点的距离,小球来回振动所需的时间不变,所以小球摆动的快慢与它被拉离O点的距离x无关;
没有换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多次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秒表;;无关;没有换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多次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实验器材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验目的和已有器材确定;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对实验设计的评价,应该包括:此设计能否达到实验目的、是否存在明显偏差、是否易于操作。
此题考查了对弹簧振子实验所需实验器材、表格分析以及结合控制变量法研究分析多因素问题的能力。
18.【答案】刻度尺 温度计 4 当材料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与原长有关
【解析】解: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需要温度计测出金属丝的温度;
比较实验序号2与5或3与4可知,金属丝的长度和升高的温度相同,金属丝的材料不同,伸长量不同,
可得结论:当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与材料有关;
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知,金属丝的材料和升高的温度相同,原长不同,伸长量不同,
可得结论:当材料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与原长有关。
故答案为:
刻度尺;温度计;
;
当材料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与原长有关。
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中记录了物体的长度和升高的温度,需要测量长度和温度的工具;
要研究固体的线膨胀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时,因控制金属丝的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改变金属丝的材料不同;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中的相同量和不同量,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
这是一道课外的实验探究题,需要使用我们所学的控制变量法,是一道好题,几乎每年的中考都会有一道课外实验。
19.【答案】大 控制变量 在摆的质量一定时,摆长越长,周期越大 1、3或2、4
【解析】解:直接测出一个周期,测得的周期误差较大。
、2次实验中,小明用“保持质量不变,改变细绳长度”方法来探究摆的周期与细绳长度的关系,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1、2次实验,铁块质量相等,摆线长度不同,摆线长度越长摆的周期越大;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1、3或2、4实验中,小铁块的质量不同,摆线的长度相同,摆的周期相同,由此可知:摆的周期与小铁块的质量无关。
故答案为:大;控制变量;在摆的质量一定时,摆长越长,周期越大;1、3或2、4。
一次测量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进行多次测量,然后求平均值。
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根据表中数据,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
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应用了控制变量法,认真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
陷入雪中的深浅与人和雪地的接触面积有关吗
【解析】略
物理八年级上册4 尝试科学探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4 尝试科学探究综合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体的质量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体的质量精品课后作业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4 gB,19×10−7t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5 奇妙的透镜测试题: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5 奇妙的透镜测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