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易错点强化训练(教师版+学生版)(更新中)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3 古诗词三首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3 古诗词三首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文件包含第3课古诗词三首学生版docx、第3课古诗词三首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达标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醉书(zuì zhuì)停泊(bó pó)日暮(mò mù)
丰年(fēn fēng)翻墨(mù mò)惊鹊(qǜe què)
【答案】zuìbómùfēngmòquè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词语写正确拼音的能力。根据词语写拼音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学生克服方言困扰,读音正确标准即可。还要注意一字多音现象。
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泊:________。客:________。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旷:________。清:________。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翻墨:________。跳珠:________。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鸣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停船靠岸指诗人自己 2.空阔远大清澈 3.打翻的墨水跳动的珍珠 4.鸣叫的蝉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字词解释要先结合课下注释翻译为现代汉语,加诗中引申义作答。注意平日所积累的字词的意思及文学常识,结合诗句的语境方可很快作答。故答案为:停船靠岸;指诗人自己;空阔远大;清澈;打翻的墨水;跳动的珍珠;鸣叫的蝉儿。
三、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C.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A选项的诗句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 B选项中的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选项的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句子排序。
()他心里顿时高兴起来。
()王吉文仔细一看,原来是师长。
()他正在想着,忽然看见远处出现一簇人影。
()马上坐着两个人,牵马的那个人肩上背着两枝步枪,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搀着一个病号。
()但是这伙人走到跟前,他却失望了。
()人影近了,还有一匹马。
【答案】361542
【解析】略。
五、根据所学古诗内容填空。
1.《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_____的景色,但表达了不同的情感。
2.《宿建德江》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在_____边时写的一首小诗,描写了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_____所见到的_____的景象,抒发了作者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_____之情。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我国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__的词。该词分别从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了_____的美丽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__________之情。“西江月”是词牌名,我知道的词牌名还有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月夜2.建德江船上明月孤舟孤独、伤感3.田园风光视觉听觉嗅觉夏夜喜爱卜算菩萨蛮南乡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古诗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古诗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六、下面的每行诗都是一幅画,仔细读一读,把你眼中的画面写下来。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和人相亲相近。(2)乌云翻滚,就如墨汁泼下,天边却露出一片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分析想象画面的能力。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把自己所领悟到的画面写下来。
能力提升
七、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词牌名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景象。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6.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词牌名词题
2.七八个星天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3.稻花的香气丰收
4.从前熟悉的茅草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里,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又呈现在眼前。
5.A
6.《宿建德江》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忧愁,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表达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解析】略
八、课外阅读。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词,“_____”是词牌名。这首词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叫_____,后一部分叫_____。我还积累《》《》等词。
2.这首词一共写了_____个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请用“______”在词中画出相关语句。从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
1.【答案】清平乐上片下片示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卜算子·咏梅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词的题目一般是由词牌名和题目两部分组成。前面的是词牌名,后面的是题目,内容上分为上片和下片两个部分。我们学过的词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卜算子·咏梅》等。
2.【答案】五醉里吴音相媚好、锄豆溪东、正织鸡笼、溪头卧剥莲蓬江南农家生活的闲适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的理解和分析。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九、按要求写诗句。1.有关月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西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思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的识记和运用能力。掌握多首描写不同事物,抒发特定情感的诗句,在脑海中有一个分类,这就要求平时多记多积累。还要注意默写时不要有错别字,要要熟读熟记,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
十、陈霞每到一个地方,总喜欢吟诵一首古诗。下面是陈霞曾经吟诵过的诗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这些诗句中,你知道她曾经去过哪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洞庭湖、庐山、泰山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杜甫的《望岳》,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语文园地一学生版docx、语文园地一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4* 花之歌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第4课花之歌学生版docx、第4课花之歌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 草原课时作业,文件包含第1课草原学生版docx、第1课草原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