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吉林省四平市高一(下)期中考试数学(文)试卷人教A版
展开1. 已知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1−i的虚部是( )
A.−1B.1C.iD.−i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一条直线和该直线外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
D.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零向量没有方向
B.平行向量不一定是共线向量
C.若向量a→与b→同向且|a→|=|b→|,则a→=b→
D.若向量a→,b→满足|a→|>|b→|且a→与b→同向,则a→>b→
4. 如图所示,A是平面BCD外一点,E,F,G分别是BD,DC,CA的中点,设过这三点的平面为α,则在图中的6条直线AB,AC,AD,BC,CD,DB中,与平面α平行的直线有( )
A.0条B.1条C.2条D.3条
5. 复数z=22−i1−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6. 在△ABC中,“sinA>sinB”是“A>B”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D.充要条件
7. 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是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OABC的直观图,则平面图形OABC以OA为轴旋转一周所围成的几何体是( )
A.一个圆柱
B.一个圆柱和一个同底面的圆锥的组合体
C.一个圆锥和一个同底面的圆柱(内部挖去一个同底等高的圆锥)的组合体
D.两个同底的圆锥的组合体
8. 已知两个单位向量a→和b→的夹角为120∘,则a→−b→在a→上的投影向量的模为( )
A.12B.32C.−1D.1
9. 如图,已知正四棱锥S−ABCD的侧棱长为23,侧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30∘,则从A点出发环绕表面—周后回到A点的最短路程为( )
A.26B.23C.6D.6
10.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3DC→,E为边BC的中点,若AE→=λAB→+μAD→,则λ+μ=( )
A.−16B.1C.76D.56
11. 一艘海盗船从C处以20km/ℎ的速度沿着北偏东20∘的方向前进,在C点南偏东40∘距离为20km的B处有一海警船,沿着北偏西10∘的方向快速拦截,若要拦截成功,则海警船速度至少为( )
A.20km/ℎB.40km/ℎC.50km/ℎD.203km/ℎ
12. 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AB=BC=4,若球O上的点到平面ABC的最大距离为4,则球O的体积为( )
A.16π3B.36πC.18πD.32π3
二、填空题
2+i2021i=________.
过平面α外的两点作与平面α垂直的平面,可以作________个.
若向量a→与b→的夹角为45∘,|a→|=4,|b→|=2,则|a→−b→|=________.
已知△ABC中,AB=2AC=2,A=π4,点D,E分别在边AB,BC上,且AD=DB,BE=2EC,若DE→=xAB→+yAC→x,y∈R,则x+y=________;DE=________.
三、解答题
如图,在△ABC中,B=π6,D是BC边上一点,AD=42,CD=7,AC=5.
(1)求∠ADC的大小;
(2)求AB的长.
已知点A(1, −2),B(2, 1),C(3, 2).
(1)已知点D(−2, 3),以AB→,AC→为一组基底来表示AD→+BD→+CD→;
(2)若AP→=AB→+λAC→(λ∈R),且点P在第四象限,求λ的取值范围.
如图,在四棱锥C−ABED中,四边形ABED是正方形,点G,F分别是线段EC,BD的中点.
(1)求证:GF // 平面ABC;
(2)线段BC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得平面GFH//平面ACD. 若存在,请找出点H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已知|a→|=2,|b→|=1,a→与b→的夹角为2π3,设m→=2ta→+7b→,n→=a→+tb→.
(1)求a→⋅a→+2b→的值;
(2)若m→与n→的夹角是锐角,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 // CD,PD⊥CD,PD=2CD,过直线AB的平面与棱PC,PD分别交于点E,F.
(1)求异面直线PC与AB所成角的正切值;
(2)求证:EF // CD.
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60∘,c=8.
(1)若点M,N是线段BC的两个三等分点,BM=13BC,ANBM=23,求AM的值;
(2)若b=12,求△ABC的面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吉林省四平市高一(下)期中考试数学(文)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A
【考点】
复数的基本概念
【解析】
无
【解答】
解:1−i的虚部是−1.
故选A.
2.
【答案】
B
【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
【解析】
由题意,结合确定一个平面的方法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进而即可求解.
【解答】
解:对于选项A,只有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故选项A错误;
对于选项B,一条直线和该直线外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故选项B正确;
对于选项C,空间四边形不是平面,由平面的基本定理可知,两条相交的直线确定一个平面,故选项C正确;
对于选项D,两条直线不能直接确定一个平面,故选项D正确.
故选B.
3.
【答案】
C
【考点】
零向量
平行向量的性质
向量的模
【解析】
利用向量、零向量、平行向量的概念依次判断即可.
【解答】
解:A,零向量方向是任意的,故A错误;
B,平行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故B错误;
C,若向量a→与b→同向且长度一样,则一定是相等向量,故C正确;
D,向量无法比较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4.
【答案】
C
【考点】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解析】
取AB的中点H,连接HE、EF、FG、GH,根据题意可知平面HEFG为平面α,然后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即可.
【解答】
解:取AB的中点H,连接HE、GH,
∴ 平面HEFG为平面α,
其中AB、BD、CD、AC都与平面α相交.
∵ E、F分别是BD、CD的中点,
∴ EF // BC,
而EF⊂α,BC⊄α,
∴ BC // 平面α,
同理可证AD // 平面α.
故选C.
5.
【答案】
A
【考点】
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解析】
无
【解答】
解:由题意得22−i1−i=2×2−i1+i1−i1+i=2×3+i2=3+i,
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3,1,位于第一象限.
故选A.
6.
【答案】
D
【考点】
正弦定理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解析】
无
【解答】
解:由正弦定理得a>b⇔sinA>sinB,
又a>b⇔A>B,
故在△ABC中,“sinA>sinB”是“A>B”的充要条件.
故选D.
7.
【答案】
C
【考点】
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
【解析】
由直观图画出原图形,结合旋转体的结构特征,即可得出平面图形旋转后所围成几何体的形状.
【解答】
解:由直观图O′A′B′C′画出原图OABC,如下图所示;
因为O′B′=2,
所以OB=23,OA=1,
所以平面图形OABC以OA为轴旋转一周所围成的几何体为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里面挖去一个圆锥).
故选C.
8.
【答案】
B
【考点】
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
向量的投影
【解析】
无
【解答】
解:因为a→−b→⋅a→=|a→|2−a→⋅b→=32,
所以a→−b→在a→上的投影的模为a→−b→⋅a→|a→|=32.
故选B.
9.
【答案】
D
【考点】
多面体和旋转体表面上的最短距离问题
棱锥的结构特征
【解析】
无
【解答】
解:把正四棱锥的侧面沿着SA剪开,得到它的侧面展开图(如图).
要使路程最短,必须沿着线段AA1前行.
在△SAA1中,∠ASA1=30∘×4=120∘,SA=SA1=23,
则∠SAA1=30∘.
作SH⊥AA1于H,
则SH=12SA=3,
∴ AH=3,
∴ AA1=2AH=6.
故选D.
10.
【答案】
C
【考点】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向量的三角形法则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解析】
无
【解答】
解:连接AC.
因为E为BC中点,
所以AE→=12AB→+12AC→=12AB→+12AD→+AC→
=12AB→+12AD→+12×13AB→=23AB→+12AD→,
所以λ=23,μ=12,λ+μ=76.
故选C.
11.
【答案】
D
【考点】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正弦定理
【解析】
无
【解答】
解:如图,设在A处两船相遇,
则由题意得∠ACB=120∘,∠B=30∘,
则△ABC是等腰三角形,
则|AC|=20,AB=203,
所以海盗船需1小时到A处,
则海警船1小时至少航行203km.
故选D.
12.
【答案】
B
【考点】
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球内接多面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为42,
设球的半径为R,
球心到△ABC所在平面的最大距离为4−R,
由题意结合几何关系可得:R2−4−R2=222,
解得:R=3.
则球O的体积为V=43πR3=36π.
故选B.
二、填空题
【答案】
1−2i
【考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
无
【解答】
解:2+i2021i=2+i−ii×−i=1−2i.
故答案为:1−2i.
【答案】
1或无数
【考点】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解析】
由题意,将问题分成两部分进行讨论,结合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
解:当这两点组成的直线与平面α垂直时,可以作无数个;
当这两点组成的平面与平面α平行或相交,但不垂直时,可以作1个.
故答案为:1或无数.
【答案】
10
【考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向量的模
【解析】
无
【解答】
解:|a→−b→|2=a→2+b→2−2a→⋅b→
=16+2−2×4×2×22=10,
所以|a→−b→|=10.
故答案为:10.
【答案】
12,106
【考点】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解析】
无
【解答】
解:因为AD=DB,BE=2EC,
所以DB→=12AB→,BE→=23BC→=23AC→−AB→,
所以DE→=DB→+BE→=12AB→+23AC→−AB→=−16AB→+23AC→.
又DE→=xAB→+yAC→,
所以x+16AB→+y−23AC→=0→.
又因为AB→与AC→不共线,
所以x=−16,y=23,
所以x+y=12,DE→2=−16AB→+23AC→2=236−29×2×1×22+49=518,
所以DE=518=106.
故答案为:12;106.
三、解答题
【答案】
解:(1)在△ABC中,
∵ AD=42,CD=7,AC=5,
∴ 由余弦定理可得:cs∠ADC = AD2 + DC2− AC22AD × DC
= 32 + 49 − 252 × 42 × 7=22,
∵ ∠ADC∈(0, π),
∴ ∠ADC =π4.
(2)∵ ∠ADC = π4,
∴ ∠ADB = 3π4,
∴ 在△ABD中,由正弦定理ABsin∠ADB = ADsin∠ABD,
即ABsin3π4 = 42sinπ6,解得AB=8.
【考点】
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解析】
(1)由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可得cs∠ADC = 22,结合范围∠ADC∈(0, π),可求∠ADC的值.
(2)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ADB = 3π4,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即可解得AB的值.
【解答】
解:(1)在△ABC中,
∵ AD=42,CD=7,AC=5,
∴ 由余弦定理可得:cs∠ADC = AD2 + DC2− AC22AD × DC
= 32 + 49 − 252 × 42 × 7=22,
∵ ∠ADC∈(0, π),
∴ ∠ADC =π4.
(2)∵ ∠ADC=π4,
∴ ∠ADB=3π4,
∴ 在△ABD中,由正弦定理ABsin∠ADB = ADsin∠ABD,
即ABsin3π4 = 42sinπ6,解得AB=8.
【答案】
解:(1)∵ A(1, −2),B(2, 1),C(3, 2),D(−2, 3),
∴ AB→=(1, 3),AC→=(2, 4),AD→=(−3, 5),BD→=(−4, 2),CD→=(−5, 1),
∴ AD→+BD→+CD→=(−12, 8).
设AD→+BD→+CD→=mAB→+nAC→,
则(−12, 8)=m(1, 3)+n(2, 4),
∴ −12=m+2n,8=3m+4n,解得m=32,n=−22,
∴ AD→+BD→+CD→=32AB→−22AC→.
(2)∵ AP→=AB→+λAC→,
∴ OP→=OA→+AB→+λAC→
=(1, −2)+(1, 3)+λ(2, 4)=(2+2λ, 1+4λ).
∵ 点P在第四象限,
∴ 2+2λ>0,1+4λ<0,解得−1<λ<−14,
∴ λ的取值范围是−1<λ<−14.
【考点】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解析】
(1)设AD→+BD→+CD→=mAB→+nAC→,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基本定理即可得出;
(2)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基本定理、几何意义即可得出.
【解答】
解:(1)∵ A(1, −2),B(2, 1),C(3, 2),D(−2, 3),
∴ AB→=(1, 3),AC→=(2, 4),AD→=(−3, 5),BD→=(−4, 2),CD→=(−5, 1),
∴ AD→+BD→+CD→=(−12, 8).
设AD→+BD→+CD→=mAB→+nAC→,
则(−12, 8)=m(1, 3)+n(2, 4),
∴ −12=m+2n,8=3m+4n,解得m=32,n=−22,
∴ AD→+BD→+CD→=32AB→−22AC→.
(2)∵ AP→=AB→+λAC→,
∴ OP→=OA→+AB→+λAC→
=(1, −2)+(1, 3)+λ(2, 4)=(2+2λ, 1+4λ).
∵ 点P在第四象限,
∴ 2+2λ>0,1+4λ<0,解得−1<λ<−14,
∴ λ的取值范围是−1<λ<−14.
【答案】
(1)证明:连接AE.
由F是线段BD的中点得F为AE的中点,
又点G是线段EC的中点,
∴ GF为△AEC的中位线,
∴ GF // AC.
又∵ AC⊂平面ABC,GF⊄平面ABC,
∴ GF // 平面ABC;
(2)解:线段BC上存在一点H满足题意,且点H是BC中点.
理由如下:
由点G,H分别为CE,CB中点可得: GH//EB//AD.
∵ GH⊄平面ACD,AD⊂平面ACD,
∴ GH//平面ACD.
由(1)可知, GF//平面ACD,且GF∩GH=G,
∴ 平面GFH//平面ACD.
【考点】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解析】
(1)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GF平行于平面ABC内的一条直线AC即可;
【解答】
(1)证明:连接AE.
由F是线段BD的中点得F为AE的中点,
又点G是线段EC的中点,
∴ GF为△AEC的中位线,
∴ GF // AC.
又∵ AC⊂平面ABC,GF⊄平面ABC,
∴ GF // 平面ABC;
(2)解:线段BC上存在一点H满足题意,且点H是BC中点.
理由如下:
由点G,H分别为CE,CB中点可得: GH//EB//AD.
∵ GH⊄平面ACD,AD⊂平面ACD,
∴ GH//平面ACD.
由(1)可知, GF//平面ACD,且GF∩GH=G,
∴ 平面GFH//平面ACD.
【答案】
解:(1)a→⋅a→+2b→=a→2+2a→⋅b→
=|a→|2+2|a→|⋅|b→|cs2π3
=4+2×2×1×−12=2.
(2)∵ m→与n→的夹角是锐角,
∴ m→⋅n→>0且m→与n→不共线.
m→⋅n→=(2ta→+7b→)(a→+tb→)
=2ta→2+(2t2+7)a→⋅b→+7b→2
=8t−2t2−7+7t=−2t2+15t−7>0,
∴ 2t2−15t+7<0,解得12
则存在实数λ,使2ta→+7b→=λa→+tb→,
∴ 2t=λ,7=λt,
解得t=±142.
综上,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12,142∪142,7.
【考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
平面向量的夹角
【解析】
无
无
【解答】
解:(1)a→⋅a→+2b→=a→2+2a→⋅b→
=|a→|2+2|a→|⋅|b→|cs2π3
=4+2×2×1×−12=2.
(2)∵ m→与n→的夹角是锐角,
∴ m→⋅n→>0且m→与n→不共线.
m→⋅n→=(2ta→+7b→)(a→+tb→)
=2ta→2+(2t2+7)a→⋅b→+7b→2
=8t−2t2−7+7t=−2t2+15t−7>0,
∴ 2t2−15t+7<0,解得12
则存在实数λ,使2ta→+7b→=λa→+tb→,
∴ 2t=λ,7=λt,
解得t=±142.
综上,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12,142∪142,7.
【答案】
(1)解:∵ AB // CD,
∴ ∠PCD即为异面直线PC与AB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 PD⊥CD,PD=2CD,
∴ tan∠PCD=PDCD=2,
又∠PCD∈(0∘, 90∘],
∴ 异面直线PC与AB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2.
(2)证明:∵ AB // CD,CD⊂平面PCD,AB⊄平面PCD,
∴ AB // 平面PCD.
又平面ABEF∩平面PCD=EF,
∴ AB // EF,
∴ EF // CD.
【考点】
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
【解析】
(1)由AB // CD,可得∠PCD即为异面直线PC与AB所成的角或其补角,由PD⊥CD,PD=2CD即可求解;
(2)利用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可得AB // 平面PCD.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AB // EF,从而得证.
【解答】
(1)解:∵ AB // CD,
∴ ∠PCD即为异面直线PC与AB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 PD⊥CD,PD=2CD,
∴ tan∠PCD=PDCD=2,
又∠PCD∈(0∘, 90∘],
∴ 异面直线PC与AB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2.
(2)证明:∵ AB // CD,CD⊂平面PCD,AB⊄平面PCD,
∴ AB // 平面PCD.
又平面ABEF∩平面PCD=EF,
∴ AB // EF,
∴ EF // CD.
【答案】
解:(1)由题意得M,N是线段BC的两个三等分点,
设BM=x,则BN=2x,AN=23x.
又B=60∘ ,AB=8,
∴ 在△ABN中,由余弦定理得12x2=64+4x2−2×8×2xcs60∘,
解得x=2(负值舍去),则BM=2,
∴ AM=82+22−2×8×2×12=52=213.
(2)在△ABC中,由正弦定理bsinB=csinC,
得sinC=csinBb=8×3212=33.
又b>c,
∴ B>C,
∴ C为锐角,则csC=63,
则sinA=sin(B+C)=32×63+12×33=32+36,
∴ △ABC的面积为12bcsinA=48×32+36=242+83.
【考点】
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解析】
(1)由题意得到M,N是线段BC的两个三等分点,再结合余弦定理求解;
(2)由正弦定理求出sinA的值,进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解答】
解:(1)由题意得M,N是线段BC的两个三等分点,
设BM=x,则BN=2x,AN=23x.
又B=60∘ ,AB=8,
∴ 在△ABN中,由余弦定理得12x2=64+4x2−2×8×2xcs60∘,
解得x=2(负值舍去),则BM=2,
∴ AM=82+22−2×8×2×12=52=213.
(2)在△ABC中,由正弦定理bsinB=csinC,
得sinC=csinBb=8×3212=33.
又b>c,
∴ B>C,
∴ C为锐角,则csC=63,
则sinA=sin(B+C)=32×63+12×33=32+36,
∴ △ABC的面积为12bcsinA=48×32+36=242+83.
2020-2021学年吉林省四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人教A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吉林省四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人教A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若复数z=i, 已知命题p, 设a=30, 如图,一个体积为的正三棱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高二(下)期末考试数学(文)试卷人教A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高二(下)期末考试数学(文)试卷人教A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宁夏省银川市高一(下)期中考试数学(文)试卷人教A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宁夏省银川市高一(下)期中考试数学(文)试卷人教A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