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燕山区八上期末数学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北京市燕山区八上期末数学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40分)
1. 下面是同学们设计的一些美丽有趣的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 为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十渡镇西河村举办“西河稻作文化节”活动.西河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因“色白粒粗,味极香美,七煮不烂”而享誉京城.已知每粒稻谷重约 0.000035 千克,将 0.000035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35×10−6B. 3.5×10−6C. 3.5×10−5D. 0.35×10−4
3. 如果 x−7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A. x≠7B. x<7C. x>7D. x≥7
4.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4=±2B. 42=4
C. −42=−4D. −42=−4
5. 如图,Rt△ABC≌Rt△DEF,∠E=55∘,则 ∠A 的度数为
A. 25∘B. 35∘C. 45∘D. 55∘
6. 如图,△ABC 中,∠C=90∘,AD 平分 ∠CAB,交 BC 于点 D,DE⊥AB 于点 E,若 CD=3,则 DE 的长为
A. 2B. 3C. 3D. 23
7. 如图,△ABC 中,AB=AC,AD⊥BC,垂足为 D,DE∥AB,交 AC 于点 E,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CAD=∠BADB. BD=CD
C. AE=EDD. DE=DB
8. 如图,有三种规格的卡片共 9 张,其中边长为 a 的正方形卡片 4 张,边长为 b 的正方形卡片 1 张,长,宽分别为 a,b 的长方形卡片 4 张,现使用这 9 张卡片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则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A. 2a+bB. 4a+bC. a+2bD. a+3b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40分)
9. 若分式 x−4x 的值为 0,则 x 的值是 .
10. 计算 2aa−1−2a−1 的结果是 .
11. 计算 3+23−2 的结果是 .
12. 在 △ABC 中,AB=AC,BC=5,∠B=60∘,则 △ABC 的周长是 .
13. 如图,线段 AB 与 CD 相交于点 O,且 OA=OD,连接 AC,BD,要说明 △AOC≌△DOB,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只需填一个条件即可)
14. 写出一个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 .
15. 已知 x2+2x=3,则代数式 x+12−x+2x−2+x2 的值为 .
16. 《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其中记载了一个“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二丈,未折抵地,去本六尺,问折者高几何?”
译文:“有一根竹子,原高二丈(1丈=10尺),现被风折断,竹梢触地面处与竹根的距离为 6 尺,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尺?
如图,我们用点 A,B,C 分别表示竹梢,竹根和折断处,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 BC=x 尺,则可列方程为 .
三、解答题(共12小题;共156分)
17. 计算:8×3−12÷6.
18. 分解因式:4ma2−mb2.
19. 解方程:xx+1=1−2x3x+1.
20. 如图,AB=AC,点 D,E 分别是线段 AB,AC 的中点,连接 BE,CD.
求证:∠B=∠C.
21. 下面是小芸设计的“作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ABC.
求作:△ABC 的边 BC 上的高 AD.
作法:①以点 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 BC 于点 M,N;
②分别以点 M,N 为圆心,以大于 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P;
③作直线 AP 交 BC 于点 D,则线段 AD 即为所求 △ABC 的边 BC 上的高.
根据小芸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AM= ,MP= ,
∴AP 是线段 MN 的垂直平分线. (填推理的依据).
∴AD⊥BC 于 D,即线段 AD 为 △ABC 的边 BC 上的高.
22. 如图,四边形 ABCD 中,∠B=90∘,∠ACB=30∘,AB=2,CD=3,AD=5.
(1)求证:AC⊥CD.
(2)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2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O0,0,A−1,2,B2,1.
(1)在图中画出 △AOB 关于 y 轴对称的 △A1OB1,并直接写出点 A1 和点 B1 的坐标.(不写画法,保留画图痕迹)
(2)在 x 轴上存在点 P,使得 PA+PB 的值最小,则点 P 的坐标为 ,PA+PB 的最小值为 .
24. 先化简,再求值:1−2m−2÷m2−16m2−2m,其中 m=2019.
25.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一段对话:
聪聪:周末我们去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型展览”吧.
明明:好啊,我家离国家博物馆约 30 km,我坐地铁先走,地铁的平均行驶速度是公交车的 1.5 倍呢.
聪聪:嗯,我周末住奶奶家,离国家博物馆只有 5 km,坐公交车,你出发 40 分钟后我再出发就能和你同时到达.
根据对话内容,请你求出公交车和地铁的平均行驶速度.
26. 阅读下列材料:
在因式分解中,把多项式中某些部分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新的字母代替(即换元),不仅可以简化要分解的多项式的结构,而且能使式子的特点更加明显,便于观察如何进行因式分解,我们把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称为“换元法”.
下面是小明同学用换元法对多项式 x2−4x+1x2−4x+7+9 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
解:设 x2−4x=y,
原式=y+1y+7+9第一步=y2+8y+16第二步=y+42第三步=x2−4x+42第四步.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的解法中,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因式分解的
A.提取公因式法
B.平方差公式法
C.完全平方公式法
(2)老师说,小明同学因式分解的结果不彻底,请你写出该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 .
(3)请你用换元法对多项式 x2+2xx2+2x+2+1 进行因式分解.
27. 已知 BC=5,AB=1,AB⊥BC,射线 CM⊥BC,动点 P 在线段 BC 上(不与点 B,C 重合),过点 P 作 DP⊥AP 交射线 CM 于点 D,连接 AD.
(1)如图 1,若 BP=4,判断 △ADP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2)如图 2,若 BP=1,作点 C 关于直线 DP 的对称点 Cʹ,连接 ACʹ.
①依题意补全图 2.
②请直接写出线段 ACʹ 的长度.
28. 一般情况下,ba+1b=3ab+1 不成立,但有些数可以使得它成立,例如:a=1,b=2.我们称使得 ba+1b=3ab+1 成立的一对数 a,b 为“相伴数对”,记为 a,b.
(1)判断数对 −2,1,3,3 是否是“相伴数对”.
(2)若 k,−1 是“相伴数对”,求 k 的值.
(3)若 4,m 是“相伴数对”,求代数式 4m−3m2−24m−13mm−4 的值.
答案
第一部分
1. A【解析】若一个图形演一个直线折叠后,直线两侧图形完全重合,则是轴对称图形.
选A.
2. C【解析】科学计数法的形式是 a×10n,其中 1≤a<10,n 为整数,选C.
3. D【解析】x−7 在实数范围有意义可得 x−7≥0,解得 x≥7,选D.
4. B
5. B
【解析】∵∠EFD=90∘,∠E=55∘,
∴∠EDF=90∘−55∘=35∘,
∵Rt△ABC≌Rt△DEF,
∴∠A=∠EDF=35∘.
6. C【解析】∵AD 平分 ∠CAB,
∴DC=DE,
∴DE=3.
7. D【解析】∵AB=AC,AD⊥BC,
∴∠CAD=∠BAD,BD=CD.
又 ∵DE∥AB,
∴∠EDA=∠DAB.
∴∠EDA=∠CAD.
∴AE=DE.
∴ 选D.
8. A【解析】大正方形的面积 S=4a2+b2+4ab=2a+b2.
∴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2a+b.
选A.
第二部分
9. 4
【解析】x−4x=0,去分母得 x−4=0,解得 x=4.
经检验 x=4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10. 2
【解析】2aa−1−2a−1=2a−2a−1=2a−1a−1=2.
11. −1
【解析】3+23−2=3−4=−1.
12. 15
【解析】∵AB=AC,∠B=60∘,
∴△ABC 是等边三角形.
∴ 周长为 3BC=15.
13. OC=OB 或 AB=CD 或 ∠A=∠D 或 ∠B=∠C
【解析】由题意知 OA=OD,∠COA=∠BOD,
∴ 可根据 AAS,SAS,ASA 等判定全等.
14. x2−1(答案不唯一)
【解析】平方差公式为 a−ba+b=a2−b2,只要符合即可.
15. 8
【解析】x+12−x+2x−2+x2=x2+2x+1−x2−4+x2=x2+2x+1−x2+4+x2=x2+2x+5.
将 x2+2x=3 代入上式可得:
原式=3+5=8.
16. x2+62=20−x2
【解析】折断处地面的高度为 x 尺,
则 AB=20−x,BC=6.
在 Rt△ABC 中,AC2+BC2=AB2,即 x2+62=20−x2.
第三部分
17. 原式=24−12÷6=24÷6−12÷6=4−2=2−2.
18. 4ma2−mb2=m4a2−b2=m2a−b2a+b.
19. 去分母得,
3x=3x+1−2x.
去括号得,
3x=3x+3−2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2x=3.
系数化 1 得,
x=32.
检验:x=32 是原方程的解.
20. ∵ 点 D,E 分别是线段 AB,AC 的中点,
∴AD=12AB,AE=12AC,
∵AB=AC,
∴AD=AE.
在 △ABE 和 △ACD 中,AB=AC,∠A=∠A,AD=AE,
∴△ABE≌△ACD,
∴∠B=∠C.
21. (1) 补全的图形如图所示:
(2) AN;NP;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解析】由题意得,AM=AN,MP=NP.
∵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AP 是线段 MN 的垂直平分线.
22. (1) 在 Rt△ABC 中,∠B=90∘,∠ACB=30∘,AB=2,
∴ AC=2AB=4.
在 △ACD 中,AC=4,CD=3,AD=5,
∵ 42+32=52,即 AC2+CD2=AD2,
∴ ∠ACD=90∘,
∴ AC⊥CD.
(2) Rt△ABC 中,∠B=90∘,AB=2,AC=4 ,
∴ BC=42−22=23.
∴ Rt△ABC 的面积为 12AB⋅BC=12⋅2⋅23=23,
又 ∵ Rt△ACD 的面积为 12AC⋅CD=12×4×3=6,
∴ 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为:23+6.
23. (1) 画出 △A1OB1 如图所示.
点 A11,2,点 B1−2,1.
(2) P1,0;32
【解析】选找到 A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Aʹ,则 Aʹ 的坐标为 −1,−2,连接 AʹB,则 PA+PB 的最小值即为 AʹB,AʹB 与 x 轴交点 1,0 即为 P 点.
24. 原式=m−2m−2−2m−2÷m−4m+4mm−2=m−4m−2⋅mm−2m−4m+4=mm+4.
当 m=2019 时,
原式=20192019+4=20192023.
25. 设公交车平均行驶速度为 x km/h,则地铁的平均行驶速度为 1.5x km/h,
根据题意,得
301.5x−5x=4060.
解这个方程,得
x=22.5.
经检验:x=24 是所列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1.5x=1.5×22.5=33.75 km/h.
答:公交车和地铁的平均行驶速度分别为 22.5 km/h 和 33.75 km/h.
26. (1) C
【解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
故选C.
(2) x−24
【解析】x2−4x+1x2−4x+7+9.
设 x2−4x=y,
原式=y+1y+7+9=y2+8y+16=y+42=x2−4x+42=x−24.
故答案为:x−24.
(3) 设 x2+2x=y,
原式=yy+2+1=y2+2y+1=y+12=x2+2x+12=x+14.
27. (1) ∵BC=5,BP=4,
∴PC=1,
∵AB=1,
∴PC=AB.
∵AB⊥BC,CM⊥BC,DP⊥AP,
∴∠B=∠C=90∘,∠APB+∠DPC+90∘,∠PDC+∠DPC=90∘.
∴∠APB=∠PDC.
在 △ABP 和 △PCD 中,
∠B=∠C,∠APB=∠PDC,AB=PC,
∴△ABP≌△PCD,
∴AP=PD,
∵∠APD=90∘,
∴△AD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 ①如图所示.
② ACʹ=10.
【解析】②如上图所示,过 A 作 AE∥DP 交 CCʹ 于点 E,
则 AE=12DP.
∵AB=BP=1,
∴AP=2,∠APB=45∘.
又 ∵DP⊥AP,
∴∠DPC=90∘−∠APB=45∘.
∴PC=DC=BC−BP=4.
∴DP=42.
CʹO=CO=22PC=22,CʹE=CʹO−OE=CʹO−AP=2.
ACʹ=AE2+CʹE2=222+22=10.
28. (1) ∵1−2+11≠3−2×1+1,∴−2,1 不是“相伴数对”.
∵33+13=33×3+1,∴3,3 是“相伴数对”.
(2) ∵k,−1 是“相伴数对”,
∴−1k+1−1=3−k+1,
解得 k=1.
(3) ∵4,m 是“相伴数对”,
∴m4+1m=34m+1,
∴m2−4m=−1,
∴4m−3m2−24m−13mm−4=4m−3m2−8m+23m2−4m=−3m2+12m−23m2−4m=−3m2−4m−23m2−4m=−3×−1−23×−1=−1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八上期末数学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北京市燕山区八上期末数学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八上期末数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