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
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1 燃烧与灭火精品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1 燃烧与灭火精品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 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用水灭火是为了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D. 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是为了隔绝氧气
2.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③对比可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 ②③对比可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 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D. 实验中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3.某学校新建一座图书馆,较适用于用图书的灭火器材是( )
A. 黄沙箱 B. 泡沫灭火器 C. 消防水龙头 D.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4.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 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5.下列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与煤燃烧无关的是( )
A. 酸雨 B. 光化学污染 C. 臭氧空洞 D. 沙尘暴
6.下列在灭火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将未燃烧的可燃物与火源隔绝 D. 使可燃物降温至其着火点以下
7.近期,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发生火灾,对国家造成近亿元的财产损失。专家分析可能是由于粮食超容,备用电源短路,高温天气导致火灾,以下对于这场火灾的分析、处理不正确的是( )
A. 粮食是可燃物 B. 高温天气使粮食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
C. 备用电源短路不会引起火灾 D. 发生火灾后应立即拨打“119”
8.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 动植物的呼吸 B. 蔗糖的溶解 C. 铁生锈 D. 米饭变馊
9.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动植物的呼吸 B. 酒精燃烧 C. 铁的生锈 D. 醋的酿造
10.实验室新购回一批药品:①红磷;②大理石;③铁丝;④酒精;⑤硫磺⑥木炭;⑦黑火药.必须归入易燃易爆专柜的药品是( )
A. ①④⑤⑥ B. ①③④⑤ C. ①④⑤⑦ D. ①③⑤⑦
11.今年6月起,北京实施“史上最严”控烟令.下列图表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 动植物的呼吸 B. 蔗糖的溶解 C. 酒和醋的酿造 D. 食物的腐烂
13.室内的电线或家用电器因使用不慎而起火时,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
A. 迅速用水泼灭 B. 迅速用湿棉被捂住 C. 迅速拉断电线再泼水 D. 迅速切断电源然后灭火
二、填空题
14.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吗?某学习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信息给予】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蒸气反应。
【提出问题1】除氧气外,是否还有其他物质也能支持燃烧。
【进行实验一】如图,向盛有金属钠(Na)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2 , 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 , 钠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玻璃管中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生成。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________(“能”或“不能”)支持某些物质燃烧。
【反思评价】点燃酒精灯前,要先向玻璃管中通会二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____ 。
【提出问题2】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黑色颗粒可能是________(用化学式填写)。
【进行实验二】现象:黑色颗粒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________ 。
【得出结论】实验二证明:黑色颗粒的猜想是正确的。
某同学对白色固体的成分做出猜想:(Ⅰ)碳酸钠(Ⅱ)氢氧化钠。
你认为猜想________(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15.物质燃烧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教室里的木桌等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发生燃烧,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________.
16.某同学做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剧烈燃烧,过一会儿,燃烧匙内火焰熄灭.接着立即从集气瓶中取出燃烧匙,熄灭的红磷又复燃了.
(1)请你分析红磷复燃的原因:________;
(2)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灭明火后,还要继续洒水的原因是________ .
17.下列各组物质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
A.氢气和甲烷 B.一氧化碳和氮气 C.氢气和氧气 D.________
18. (1)小方用右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进行研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
(2)【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否支持燃烧?
【猜想假设】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氢氧化镁均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②MgO+2HCl= MgCl2+H2O 、
③MgCl2+2NaOH=Mg(OH)2↓+2NaCl 。
【实验探究】
①右图中镁带剧烈燃烧,冒白烟,有黑色固体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②为检验生成物的成分,做如下实验。
③为了回收II中的白色沉淀,证明沉淀完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要求写出步骤、试剂、现象和结论)。
【反思提高】实验室中由某些活泼金属引起的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应用细沙灭火。
三、解答题
19.8月12日,天津某危险品仓库发生连续爆炸事故,造成人员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某地专项检查组对危险品仓库检查中发现下列问题.试用所学化学知识说明可能产生的危害.
(1)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仓库,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
(2)灭火方式不同的易燃物和易爆物混存,没能隔离贮存.
(3)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堆与堆、堆与墙之间没能留有足够距离的通道.
四、综合题
20.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邻居乱扔烟头,不慎引起火灾,烟头在火灾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熄灭酒精灯火焰时要用灯帽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
21.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木炭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该小组已经在完成气密性的检查后填装好了药品,并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请你继续完成实验并填写相应空格(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
(2)上述实验开始时充满了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 .
(3)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木炭继续燃烧说明反应_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可燃物接触氧气,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会发生燃烧,故错误; B、图书档案失火时选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这样不留痕迹,故错误;
C、用水灭火是为了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正确;
D、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
2.【答案】C
【解析】【解答】A、现象①③不同是因为铜片上的白磷满足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故A错误;
B、现象③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现象②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说明需要氧气,故B错误;
C、实验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故C正确;
D、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可能是没有达到着火点,不一定就是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现象①③不同是因为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不同;
B、现象②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现象③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
C、实验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
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A、黄沙箱主要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常用来扑灭酒精燃烧引起的火灾,若用来扑灭图书引起的火灾,会对图书文件造成损坏,故选项错误.
B、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一般火灾,其泡沫会对图书造成损坏,故选项错误.
C、用水灭火会对图书馆或档案馆图书文件造成损坏,故选项错误.
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质而是物体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等处的火灾,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较适用于用图书的灭火器材要考虑到不能造成二次损坏,应选用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的灭火器,据此结合常见的灭火器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判断.
4.【答案】D
【解析】【解答】A、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拉闸,再用水扑灭,A不符合题意;
B、 室内起火时,不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B不符合题意;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C不符合题意;
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减少可燃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
A、根据防止触电的情况判断;
B、根据燃烧需要氧气判断;
C、根据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判断;
D、通过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可以使大火因没有了可燃物不能四处蔓延而得到控制.
5.【答案】D
【解析】【分析】可以根据煤燃烧时的现象及其生成物的性质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A、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酸性物质,可能导致酸雨;
B、煤燃烧时发光,可能会造成光污染;
C、煤燃烧生成的物质有些可能会破坏臭氧层;
D、沙尘暴与煤燃烧无关。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掌握燃料燃烧的产物,是解题的关键。再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与煤燃烧的一些现象分析解答即可。
6.【答案】B
【解析】【解答】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只要破坏任何一个条件均可灭火。如使可选燃物与空气隔绝,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其中任何一条都可以灭火,但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因为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能改变,故选项B符合题意。【分析】该题考查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7.【答案】C
【解析】【解答】A、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是可燃物,A不符合题意;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高温天气使粮食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B不符合题意;
C、根据资料可知,备用电源短路会引起火灾,C符合题意;
D、发生火灾后应立即拨打“119”,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得到的灭火原理有: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
8.【答案】B
【解析】【解答】A、动植物的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B、蔗糖的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
C、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D、米饭变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缓慢氧化的概念、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动植物的呼吸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 B、酒精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C、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属于缓慢氧化.
D、酿酒、酿醋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
故选B
【分析】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剧烈氧化也叫燃烧,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所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是指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所以①红磷;④酒精;⑤硫磺;⑦黑火药属于易燃易爆物品.
故选C.
【分析】根据常见的易燃易爆物品的分类进行分析.
11.【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是燃着的一根烟被禁止,是禁止吸烟的标志,A符合题意;
B、是节约用水的标志,B不符合题意;.
C、是可循环使用标志,C不符合题意;
D、是有毒品标志,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各图标的含义分析,对比标志,找出其代表的含义是解题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动植物的呼吸是吸入氧气后使体内物质发生氧化分解的过程,包含着缓慢氧化的过程,故A错误;
B、蔗糖的溶解是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在酒和醋的酿造过程中会放出热量,这是由于制酒和醋的原料发酵时发生了缓慢氧化而产生的,故C错误;
D、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特点是氧化速度很慢,不容易被察觉,不发光但放出热量,属于化学变化,来考虑本题.
13.【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自然界中的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物质,能导电,用水泼灭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B、用湿棉被捂住的方法可能造成触电事故或损坏电器.
C、用水灭火后,家用电器中进入水容易损坏电器.
D、迅速切断电源然后灭火,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灭火的措施进行分析,电器着火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二、填空题
14.【答案】能;将玻璃管内原有的空气赶走,以防钠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干扰对实验结论的判断;C;变浑浊;Ⅰ;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氢氧化钠
【解析】【解答】
【得出结论】由题目提供的现象知,钠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故二氧化碳能支持某些物质燃烧。
【猜想与假设】根据信息,玻璃管中的反应物是钠与二氧化碳,依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理,可知黑色颗粒很可能是碳,其余常见的黑色物质如氧化铜、四氧化三铁等在此处都不可能。
【进行实验二】根据上述猜测,黑色物质为碳,在通进氧气并加热的情况下,它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与假设】同样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理,由于反应物为钠与二氧化碳,并没有氢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也不可能出同氢元素,即生成物不可能是氢氧化钠。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检验
15.【答案】着火点
【解析】【解答】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教室里的木桌等可燃物在空气中能与氧气接触,没有发生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衣服、木材的着火点.
【分析】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16.【答案】红磷又接触到空气中氧气,且温度达到了红磷的着火点,满足了燃烧的条件;继续洒水,可进一步降低温度,使其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防止重新燃烧
【解析】【解答】(1)从集气瓶中取出燃烧匙,红磷又接触到空气中氧气,且温度达到了红磷的着火点,满足了燃烧的条件,所以红磷又复燃;故答案为:红磷又接触到空气中氧气,且温度达到了红磷的着火点,满足了燃烧的条件;
(2)火灾基本扑灭后,可能存在暗火,继续洒水,可进一步降低温度,使其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防止重新燃烧.故答案为:继续洒水,可进一步降低温度,使其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防止重新燃烧.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解答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
17.【答案】C;氢气和空气(或CO和空气或氧气等)
【解析】【解答】A、氢气、甲烷均具有可燃性,但没有支持燃烧的气体,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A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遇到明火也不发生爆炸,B不符合题意;
C、氢气是可燃性气体,氧气能支持燃烧,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D、氢气(或一氧化碳等)是可燃性气体,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分析】根据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遇明火会发生爆炸解答
18.【答案】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无明显现象 ;碳 ;C+O2 CO2 CO2+Ca(OH)2=CaCO3↓+H2O;氧化镁;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沉淀完全
【解析】【解答】(1)小方用右图所示的倾倒二氧化碳的装置来对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进行研究,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实验的结论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2)检验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后生成物的成分,可通过下表研究:
③为了回收II中的白色沉淀,证明沉淀完全的实验方法是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沉淀完全。
【分析】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但二氧化碳能与金属镁发生反应,故二氧化碳不能用于金属镁的火灾灭火。
三、解答题
19.【答案】解:(1)根据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仓库,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会由于缓慢氧化等原因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扩散出去,可能会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或爆炸;
(2)要扑灭一种物质大火时,灭火剂可能与另种物质反应,引起另种物质的燃烧或爆炸;
(3)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堆与堆、堆与墙之间没能留有足够距离的通道不利于热量扩散(通风);一种物质着火时,容易引起另种物质的燃烧(隔离带);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查(通道).
故答案为:(1)由于缓慢氧化等原因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扩散出去,可能会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2)要扑灭一种物质大火时,灭火剂可能与另种物质反应,引起另种物质的燃烧或爆炸;
(3)不利于热量扩散(通风);一种物质着火时,容易引起另种物质的燃烧(隔离带);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查(通道).
【解析】【分析】(1)根据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仓库,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由于缓慢氧化等原因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扩散出去,可能会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或爆炸进行解答;
(2)根据要扑灭一种物质大火时,灭火剂可能与另种物质反应,引起另种物质的燃烧或爆炸进行解答;
(3)根据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堆与堆、堆与墙之间没能留有足够距离的通道不利于热量扩散(通风);一种物质着火时,容易引起另种物质的燃烧(隔离带);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查(通道)进行解答.
四、综合题
20.【答案】(1)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隔绝空气(氧气)
【解析】【解答】解:(1)乱扔烟头,不慎引起火灾,是因为烟头为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可燃物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故答案为: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灭火的方法有三种: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移走可燃物.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就是隔绝了空气(氧气);
故答案为:隔绝空气(氧气).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判断烟头在引发火灾中的作用.(2)根据灭火的方法:与火源隔离、将燃烧物与空气隔离、让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判断用灯帽盖灭的原理.
21.【答案】(1)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点燃酒精灯;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隔绝空气(或做保护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放热
【解析】【解答】(1)点燃酒精灯,加热木炭使木炭燃烧.因没有氧气木炭不燃烧,所以要通入氧气.通入氧气前要熄灭酒精灯,使仪器恢复常温,以防试管炸裂.只通入氧气石灰水未浑浊,说明燃烧还要达到着火点,所以点燃酒精灯加热并继续通入氧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
故答案为:
(2)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支持燃烧,可做保护气,防止空气中的气体与木炭反应.故答案为:隔绝空气(或做保护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木炭继续燃烧说明反应放热,木炭利用余温继续燃烧.故答案为:放热.
【分析】可燃物的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氮气不支持燃烧,所以即使加热木炭达到着火点,木炭也不会燃烧.所以必须加入氧气才能燃烧.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向广口瓶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有黑色固体。
I、将黑色固体收集、洗涤、干燥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黑色固体燃烧,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
黑色固体是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I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开始________ ,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白烟的成分是________ 。
步骤
操作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①
点燃酒精灯
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说明燃烧还需要________ .
②
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③
打开活塞,通入氧气
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浑浊,说明燃烧还需________ .
④
________ ,继续通氧气
________ , 说明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才能生燃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向广口瓶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有黑色固体。
I、将黑色固体收集、洗涤、干燥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黑色固体燃烧,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
黑色固体是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 CO2。
I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白烟的成分是氧化镁。
步骤
操作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①
氧气
②
③
温度达到着火点
④点燃酒精灯
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4.1 燃烧与灭火精品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多选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2 如何学习化学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优秀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