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课文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具有稳定性,溶液是混合物,乳浊液,悬浊液,化学改变生活,洗洁精,活动与探究,观察乳化现象,拓展视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分散的状况
取少量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泥土(或粉笔灰)和食用油,分别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静置,观察实验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观察实验现象,将两次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6-2中
一、溶解与乳化
思考: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较快地在水中溶解某些固体物质。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请你提出建议,并用实验验证你的设想。建议1:建议2:建议3:
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
表6—2 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的液体
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不溶解,得到浑浊的液体,静置后沉淀
不溶解,得到浑浊的液体,静置后分层
泥土(或粉笔灰)加入水中
1、为什么氯化钠、蔗糖会“消失”在水中?
——分子(或离子)在不停地运动
2、观察高锰酸钾溶液颜色深浅是否各处相同?
3、如果把食盐水密封,食盐固体会析出吗?
4、此时的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5、你认为食盐水中还可以溶解别的物质吗?
——溶液中可以溶解多种物质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小结一下: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1)溶液: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3)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2、 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a.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相同。 b.稳定性: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
练习一:判断说明1、溶液是无色的液体。2、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4、溶液中只有两种物质。
爱劳动的你在帮助父母清洗碗碟时发现哪些物质很难洗净?你是如何解决的?
乳化:洗洁精等物质可以使油以细小液滴的形态均匀悬浮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
加入洗涤剂后形成乳浊液
我们一起努力就能把油分散到水中
:了解乳化剂,乳化作用
图6-3 乳化作用示意图
注:溶解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扩散到溶剂中,而乳化是将大的液滴分散成细小的液滴,均匀扩散到另一物质中。
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1]取3只烧杯,各注入约30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2]分别将一药匙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加入3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
2、将上述测得的温度记录在表6—3中,复习并得出结论。3、把小烧杯中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内
表6—3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你的发现: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物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例如:氢氧化钠
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例如: NH4NO3
有些物质溶解使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例如:氯化钠。
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回头想一想:你已知道物质溶解可能有那些现象吗?
小结: 2.物质溶解的现象 (1)颜色:有些物质溶于水后,会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 (Cu2+蓝色溶液,Fe2+浅绿色溶液,Fe3+黄色溶液) (2)温度:溶解过程可能会伴随吸热或放热
通过物理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可以导电,金属为何能导电呢?
----金属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
那么,溶液能否导电呢?
在5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食盐溶液、蔗糖溶液、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按图6-5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时,观察实验现象。
请比较图6-2食盐溶于水以及蔗糖溶于水的过程,推测两种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的差异,并分析食盐水能够导电的原因。你能推断出其他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吗?
溶液导电性原因的探究 水的导电性非常微弱,而在水中加入食盐、硫酸、氢氧化钠等物质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使得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于水生成自由移动的Na+和Cl-,氢氧化钠溶于水生成自由移动的Na+和OH-,稀硫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H+和SO42-,所以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及稀硫酸都能够导电。
蔗糖溶于水后,蔗糖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不能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蔗糖水溶液不导电。
氯化钠固体虽然具有离子,但是呈晶体状态时,氯离子和钠离子位置相对比较固体,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就不能导电。
导电原因: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1. 溶液的导电性
拓展:只有物质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水中时,形成的溶液才具有导电性;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水中所形成的溶液不能导电。
问:做水的电解实验时,为什么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在生产、生活中常用冰做冷却剂,但冰只能提供0℃左右的低温。一些医疗和研究单位常需要更低的温度,提供低温较方便的方法是用冷冻混合物。表6-4是几种常见冷冻混合物的组成及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表6—4 几种常见冷冻混合物的组成和最低温度
【典例1】(2010·咸宁中考)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生理盐水B.“雪碧”汽水C.碘酒D.冰、水混合物
【典例2】(2010·南昌中考)小琪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A.食盐 B.硝酸铵C.生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
1、( 2010·淮安中考)在家中,小明取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B.蔗糖C.芝麻糊 D.植物油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A.食盐B.蔗糖 C.硫酸 D.氢氧化钠
3、(2010·苏州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盐水的沸点比水低 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C.只有固体溶于水才能形成溶液 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4、市场上有一种“冷敷袋”,其主要成分由水和物质A组成,使用时只要将水和物质A混合,轻轻摇晃,就可作冰袋使用。其中物质A可能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氧化钙
5、小华同学欲想喝糖水,怎样使糖较快溶于水中?请你帮他想想办法:
办法一:办法二:办法三:
答:不断搅拌,促进粒子运动加快
答:加热升温,使粒子扩散速度加快
答:溶解前将固体糖粉碎,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6.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形管左端 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蔗糖 C. 硝酸铵 D.食盐
你能解释高锰酸钾、食盐、蔗糖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第1节 溶液的酸碱性图片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活动探究一,活动探究二,石蕊试液酸红碱蓝,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联想与启示,治疗胃酸的药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课文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溶液的组成,几种溶液的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2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图文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让你的记忆重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