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五首专题练习》八年级语文第6周周末试卷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117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诗词五首专题练习》八年级语文第6周周末试卷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117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诗词五首综合与测试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诗词五首综合与测试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饮酒》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2、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
3、诗歌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脱俗,是因为“ ”。
4、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
5、.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二、《春望》
1、诗歌反映的是唐代有名的历史事件 。“城春草木深”的“城”指 城。
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
3、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_____ 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4、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5、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
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6、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三、 《雁门太守行》
1、诗的三四两句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战地气氛的?
2、试评析此诗的著色效果。
3、历来评论家都很推崇“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压”字,试赏析“压”的妙处。
四、《赤壁》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______ 。诗人杜牧和 ________合称“小李杜。
2.这首诗有叙有议,哪两句是议论?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含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中包含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五、 《渔家傲》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②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③,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阅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附答案)阅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附答案)
【注】①这首词当为易安南渡后作。词人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情思,景象壮阔,气势磅礴。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②谩:空,徒然。③九万里风鹏正举:语出《庄子·逍遥游》,意为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
(1)词中最能体现她豪放风格的句子 “ , ”。
(2)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悠然自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心远地自偏 4、C 5、A
1、安史之乱 长安
2、望 山河 草木花鸟
3、破 长安城里凄凉的春景
4、“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
5、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家书难得,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6、A
1分别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铺写阴寒凄切的战地气氛。
2诗用金色、胭脂色、紫红色和黑色、白色、玉白色等绮丽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3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1、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周瑜、李商隐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或:借东风)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或“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如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如着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练习》八年级语文第17周周末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1 《孟子》二章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精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内精读,现代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