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备课课件ppt
展开“诗者,吟咏性情也。”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载体。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
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学生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圈画出本诗中的意象。 2.结合课下注释及所在语境思考诗中意象的表达效果。
1.初读诗歌,你对诗文中描写的战争场面有着怎样的感受?
2.你能用刚才圈画出的意象来分析一下此刻的感受吗?句式:在……(诗句)中,……(意向),写出了……,感受到了……
例句: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诗句中,“黑云”这一意向,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感受到敌军进攻前的紧张氛围。(紧张)
角声:军中号角声, 战争规模宏大(庄严)燕脂:色深红,血液凝结之色,战争血腥与残酷(惨烈、悲壮)霜重鼓寒:秋霜凝重,战鼓无法鸣响,作战环境的恶劣(环境恶劣)
3.面对来势凶猛的战争,将士们有着怎样表现?结合诗中 意象谈谈自己的理解?
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光金鳞:像金色的鳞片
半卷红旗:红旗半卷,将士们行色匆匆,准备夜袭敌营。易水:战士喻为英勇无畏的荆轲,视死如归。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当敌军兵临城下,我军将士义勇杀敌,血染疆场,在 艰苦环境中慷慨赴死。是什么力量激励着他们?
黄金台:对君王赏识并重任人才的赞美。 玉龙:将士们英勇杀敌,报效国家。
思考:此句中的意象“黄金台”与“玉龙”如何理解? 根据课下注释,了解典故,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诗人运用典故,因有贤君的信任与重用,将士们才无所畏惧, 表现出他们为报效祖国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
合作探究: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王国维《人间词话》
5.看着将士们雄心壮志,为报效祖国视死如归,那么诗人 李贺此刻有着怎样的情感呢?
知人论世: 破落的贵族后裔甚为贫寒胸有大志 舞象之年(17-18岁) 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小结:本课运用了抓意象与知人论世两种方法分析情感:一方面表现了将士们为报效祖国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另一方面表现出诗人渴望受到任用、建功立业的决心。
6.在古代文人墨客中,如李贺般渴望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诗 人不胜枚举。调动你的知识库,说出你所熟知的爱国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资料拓展: 本可进入官场大有可为的李贺因父丧需服丧三年才可入职。期满,二十一岁的李贺赴长安应进士举,又因“阖扇未开逢猰犬”,遭到小人流言诽谤。传言李贺父亲李晋肃中的“晋”与“进士科”的“进”同音,犯了避讳,终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李贺不得不愤懑离开。官场失意,加之妻子病卒,李贺最终抑郁而终,年仅27岁。
诗歌,抒情言志,起于情,终于情。本诗中将士们奋慨杀敌,英勇无畏,对祖国一片热忱;诗人李贺一生跌宕起伏,如逆水行舟,而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从未减退。
语文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优秀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雁门太守行,李清照,渔家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26 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26 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教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背诵诗歌,当堂训练,分享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示范课课件ppt,文件包含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25《诗词五首》第2课时PPT课件pptx、渔家傲mp3、雁门太守行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