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关雎》
教学目的: 1、了解《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它朴素优美、 韵律和谐的语言特点。 3、掌握部分文言实词。
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 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诗》《书》《礼》《易》《春秋》《诗经》 《尚书》 《礼记》 《周礼》 《春秋》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诗经》的“六义”1、三大基本内容: “风”: “雅”: “颂”:2、三大表现手法: “赋”: “比”: “兴”:
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歌谣。 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以彼物比此物也”。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西汉时被尊为 家经典著作。共( )篇,分为( )( )( )三大类,运用( )( )( )等手法。
《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重视。它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 关关 雎鸠,在河 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 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 流之。窈窕 淑女,寤寐 求之。 求之 不得,寤寐 思服。悠哉 悠哉,辗转 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鸟鸣声 配偶(与“逑”字面完全不同) 寻求(与下文“采”“芼”有动作上的先后) 时时刻刻都在追求 思念(今指衣服或“吃”) 弹琴鼓瑟,亲近(名词作动词用) 拔取 敲钟击鼓,使…快乐(使动用法)
突破字词难点:注意下列句中不同颜色词:
各章的大意:第一章:写诗人看到洲上一对雎鸠,而想到那 美丽善良的姑娘是自己理想的佳偶。第二章:姑娘劳动的优美身姿,让诗人日夜追求。第三章:诗人追求失败后忧思想念的情况。第四章:姑娘劳动的身影,让诗人幻想能与心爱 的姑娘欢聚。第五章:姑娘劳动的身影,让诗人幻想能与美丽 善良的姑娘成亲。
它是描写男子追求女子的一首古老的情歌,感情质朴纯真,语言朴素优美,韵律和谐,意境优美.
第一节:关关雎鸠 (情意真挚,互相和唱)
君子、淑女和乐恭敬相处
从关 雎、参差荇菜这些州上之物即景生情,从“求“这个全篇的中心到“友““乐“二字的逐渐加深,表现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梦中求得的喜悦。
首章(前4句):见物起兴,写自己的 爱情和愿望。次章(中间8句):写自己的寤寐不忘。尾章(后8句):写自己愿望实现时的 欢乐之情,实际是向往之辞。
诗人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这首情诗的特点:一、在语言运用上:二、在追求的方式上:三、在追求的对象上:
见物起兴,反复咏唱,朴素优美、韵律和谐;
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蒹葭----芦苇。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凄凄,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他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他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他在水中伫立。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 ,皆生于水边。
一、听读:感受诗的音乐美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①苍苍② ,白露为霜。 所谓③伊人④ ,在水一方。
①jiānjiā:水边生长的草本植物。 ②:深绿色也指茂盛的样子。 ③:所说的,也指所怀念的。 ④:那个人,指诗人所怀念的人。
溯洄①从②之,道阻③且长; 溯游④从之, 宛⑤在水中央⑥ 。
①sùhuí:逆流而上。 ②追随追寻。 ③艰险,指道路难走。 ④顺流而下。 ⑤宛如,好像。 ⑥这里特指被水环绕的高地。
蒹葭萋萋① ,白露未晞② 。 所谓伊人,在水之③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④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⑤ 。
①茂盛的样子。 ②xī干。 ③méi水边。 ④jī高。⑤chí水中小洲。
蒹葭采采① ,白露未已② ,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③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④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⑤ 。
①芦花白灿灿的样子。茂盛,众多②停止。 ③sì水边。 ④这里是道路迂回曲折的意思。 ⑤zhĭ水中的小块陆地。
全诗三章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情。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意象、意境 《蒹葭》意象: 蒹葭、霜露、秋水、诗人、伊人 起兴 气氛渲染、心境烘托(环境凄清,心情寂寞) 二次幻觉 虚实相生 “所谓” “宛”景 秋晨雾霭 烟水迷离 凄清哀婉 苍凉幽缈情 如痴如醉 如梦如幻 神情恍惚 惆怅失意 全诗读来情调凄婉、境界幽远, 神韵缥缈,情景交融,令人遐思, 呈现出朦胧迷离之美。
1、朦胧美。(1)主题的朦胧。写爱情写理想写隐士……
2、含蓄美。(1)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主人公是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她)左右求索、不断寻找的行动。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焦急心绪,以及那种痴迷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等,都是通过这寻求的行动、左寻右找的连续匆忙过程,形象而又含蓄地表现出来。
(2)作品虽未着意刻画双方的形象,但却通过主人公追求行动所显示出来的感情指向,十分含蓄地勾画了施受双方的形象特征。伊人----高洁、可敬、可亲、可爱。主人公----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着追求,坚贞不渝。
3、音乐美。(1)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三章句式结构,诗意既相似,又有发展,表达感情更深刻,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2)每章用韵,具有音韵美。第一章压ang韵,第二章压I韵,第三章压I韵。
意境与意象意境: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
关于《蒹葭》内容的几种说法:一、政治说 诗中的“伊人”,为“知周礼之贤人 ”。今人苏东天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反之亦然。二、爱情说(现在人们往往将其当作爱情诗) 诗中主人公的执著追寻,反映了纯真的爱情!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陷入烦恼。三、理想说 人们根据对“伊人”的执著追求,以及追求道路的曲折,所以就有了“理想说”,即人们追求理想的道路是荆棘丛生的,但对理想的态度应是坚持不懈的!四、惜时说 诗歌之中反复的“白露”“流水”意象,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转瞬即逝。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五、距离说 即为“距离产生美”。
再读:想象诗的绘画美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渲染了一种清冷索寞的气氛,为主人公的活动和心情奠定了基础。
失意、烦恼、痛苦、凄苦
时间推移: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凝望追寻时间之长地点转移:在水一方--之湄--之涘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 伊人缥缈难寻过程艰难:道阻且长--且跻--且右 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移 反复咏唱,强烈地表达诗人殷切焦急惆怅的心情 ,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性和音乐的美感享受。
“所 谓 伊 人 ”指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
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钱钟书在《管锥篇》中引用陈启源“夫说之必求之,然为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的观点,解说了《蒹葭》的这一艺术情境。“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诗人的形象? 为自己心爱的人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移的痴情青年男子的形象。追求伊人时的心情? 第一章:憧憬 第二章:焦急、失望 第三章:惆怅、遗憾、怀念
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重章叠句起兴手法
思考:1.说说《关雎》展示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2.《蒹葭》中描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两首诗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明确:君子对淑女的爱慕思念之情及追求美满婚姻的强烈感情。明确:有芦苇、霜露、水等,给人以萧瑟之感,烘托环境氛围,表达主人公凄婉之情;后文的道路漫长等突出主人公对爱情的真挚和执著的追求。明确:两首诗都运用的是“迭章复沓,一咏三叹”结构形式,内容上逐渐递进,情感上逐渐加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我欲与君相知, 长(cháng)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扩展阅读:《君子于役》 ——《诗经·王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活?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本篇写妇人怀念久役于外的丈夫。
《君子于役》今译:丈夫服役去远方,不知差期有多长,何时才能回家乡?鸡儿回了窝,夕阳西下夜色降,牛羊纷纷下山岗。丈夫服役去远方,怎不叫我把他想!
丈夫服役去远方,日日月月别离长,何时团圆聚一堂?鸡儿跳上木架歇,夕阳西下夜色降,牛羊全都回村庄。丈夫服役去远方,千万不要饿肚肠。
: 这是一份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3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30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教学演示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练习背诵,朗读课文疏通文意,《蒹葭》结构内容,不断追求,情景交融,反复咏叹追求急切,追求不到无限怅惘,写作特色,上邪y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师生共同朗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沚水中的小块陆地,思想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