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上 10 短文两篇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上 10  短文两篇学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自学,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课前自学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藻: zǎ 荇: xìng 遂: suì
    (二)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20岁举进士,多次被朝廷命官,又因新旧两党斗争,多次遭贬谪,一生坎坷。
    2、作品背景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的意见,被网络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地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时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是作者被贬黄州的第四年。
    二、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活动:
    (一)导人
    晚风轻轻,皓月当空,似真似幻。这美妙的意境怎不令人神往?因它有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甜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乌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幽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悲切。今天,让我们再走进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去领略那里的月景,感受别样的心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
    2、积累词句
    ⑴重点字词:
    月色入户( ) 念无与为乐者 ( )
    水中藻、荇交横( ) 怀民亦未寝 (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 ) 相与步于中庭( )
    但少闲人如两人者耳 ( ) 欣然起行( )( )
    庭下如积水空明( ) 盖竹柏影也 ( )
    ⑵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译文: 。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
    3、探究质疑
    (1)理清课文结构
    夜游的原因:
    夜游的景色:
    抒发的感慨:
    (2)积水空明,藻荇交横表现景物什么特点?
    答:


    (3)文章第一段运用的表达方式: 。第二段运用的表达方式: 。第三段运用的表达方式: 。
    参考答案
    2、积累词句
    ⑴重点字词:
    月色入户(窗户、门) 念无与为乐者 (思考、想到)
    水中藻、荇交横(交错纵横) 怀民亦未寝 (睡)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就) (到)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但少闲人如两人者耳 (只是)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高兴地)
    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 盖竹柏影也 (原来)
    ⑵重点句子
    (1)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译文:月光照在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呀
    (3)译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3、探究质疑
    (1)理清课文结构
    月色入户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答: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3)记叙。描写 。抒情。
    《记承天寺夜游》随堂抽测题
    一、理解性默写
    1、为什么作者不能入睡,又“欣然起行”的?
    2、写出文中用水草比喻月光下竹柏摇曳的句子 :
    3、记承天寺夜游》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二、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三、本文写景的语言精练且生动,试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例,说说该句是如何体现此特点的。



    答案:
    一、
    1、月色入户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了作者悲凉苦闷、豁达乐观、赏月喜悦、复杂微妙的心情
    二、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三、这两句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清),用笔洗练, 廖廖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 境界清新

    相关学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10 岳阳楼记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10 岳阳楼记学案及答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自学检测,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反馈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3* 周亚夫军细柳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3* 周亚夫军细柳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方法,学习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