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苹果醋含有果胶,维他命,矿物质及酵素,其酸性成分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和抗病毒能力,具有明显降低血脂和排毒保健功能,苹果醋的生产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洗苹果 B.把苹果捣碎
C.苹果发酵成醋 D.用纱布过滤后装瓶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焦炭用于炼铁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金刚石用作玻璃刀头 D.石墨用作列车电刷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氢原子:H2 B.二个氧分子:2O2
C.三个铁离子:3Fe2+ D.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4.下表是一些物质的pH,其中显碱性的是( )
物质
番茄
肥皂水
牛奶
酱油
pH
4.0-4.4
9.5-10.5
6.3-6.6
4.0-5.0
A.番茄 B.肥皂水 C.牛奶 D.酱油
5.2021年春节期间,全国多地市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下列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的是( )
A. B.
C. D.
6.“城古一壶酒,为有暗香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古诗中反映出的分子性质是
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倾倒液体
C.过滤 D.读取液体体积
8.在防疫期间,防疫人员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1价 C.+2价 D.+4价
9.钨是灯丝的常用材料,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钨原子的中子数是74
B.钨是第六周期的元素
C.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3.8g
D.钨的最外层电子容易失去,所以其熔点高
1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可一步转化的是
A. B. C. D.
11.下列知识归纳内容完全正确的是
A.性 质与用途
①氧气可用于炼铁,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
②CO 可用于炼铁,是由于 CO
具有还原性
B.环保
①大力发展化石能源,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②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
气体
C.化学与生活
①生石灰可用于食品干燥剂
②如果庄稼的叶子发黄,可施用氮肥
D.物质分类
①烧碱、纯碱都属于碱
②二氧化锰、氧化铝属于氧化物
A.A B.B C.C D.D
12.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 B.一个丙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不变
13.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温度为 t3℃时,物质溶解度关系是 A>B>C
B.将 A、B、C 的饱和溶液从 t3℃降到 t2℃,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C.若要将N点的A溶液转变为 M 点的A溶液, 可在恒温条件下加入A物质
D.t1℃时 65gC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C 物质 15g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足量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铝片
C将铁钉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D一定条件下氧化铜和碳粉恰好完全反应
A.A B.B C.C D.D
二、多选题
15.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三、填空题
16.2020年3月我国二轮试采可燃冰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甲烷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空隙中,分子模型如图,其外观像冰一样但遇火即可燃烧。
(1)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岩层开采海城“可燃冰”,利用了金刚石______的物理性质。碳纤维与金刚石都含有碳元素,碳纤维属于______材料(填“合金”或“复合材料”)。
(2)二次开采海域“可燃冰”的钻井平台“蓝鲸2号”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 B制成耐腐蚀的合金 C打磨掉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3)可燃冰属于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资源,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7.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将有色金属高端装备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广义的有色金属是指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以及它们形成的合金,它们在多个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铜、18K黄金都是有色合金。根据合金的一般特性可推知,黄铜的熔点比纯铜______(选填“高”或“低”),18K黄金的硬度比纯金______ (选填“大”或“小”)。
(2)锂(Li)、钠、钾是有色金属大家族中的同一“小家族”成员,它们在化合物中有相同的化合价。单质锂可用碳酸锂为原料制备,碳酸锂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锡常用于制造罐头食品包装盒,锡能与稀盐酸反应,它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___(选填“强”或“弱”)。
(4)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用________法收集较纯净氢气,氢气是一种优质能源,它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
(5)铝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但铝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______。
(6)铜与空气中的O2、H2O、______(填化学式)反应生成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其化学式为Cu2(OH)2CO3。
18.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实验前先通入CO的目的是______,①处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乙实验中,哪支试管中的铁钉易生锈_______(填序号);写出一种生活中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措施______。
(3)丙实验中,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经计算,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g,配制时应选用______mL(选填“10”、“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溶解时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
(4)丙实验中,若用俯视的方法量取所需的蒸馏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科学探究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钙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于是他们对反应后溶质大胆提出猜想,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成分?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1)[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_______。
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HCl
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
猜想Ⅳ: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HCl
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______是不正确的,原因______。为了验证余下的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2)[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______
猜想Ⅲ不正确
②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CaCO3
有气泡生成
猜想______不正确
猜想Ⅱ正确
(3)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拓展]上述实验操作②的CaCO3还可以换成下列哪个物质______。
ANaOH BAgNO3 CNa2CO3 DNaNO3
(5)用湿润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酸碱度,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请举出一例______。
五、实验题
20.粗盐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泥沙),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Na2SO4、CaCl2、MgCl2),现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I、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___、玻璃棒。
(3)加入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在加热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其目的是______。
六、计算题
21.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分别取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各50g进行实验,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已知所选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1)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图1烧杯中溶液的溶质各元素的质量比 。
(2)图3中M的数值最接近 g。
(3)求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清洗苹果是将苹果表面的杂质除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把苹果捣碎是指苹果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苹果发酵成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D、用纱布过滤后装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A
【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详解】
A、焦炭用于炼铁,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符合题意;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用作玻璃刀头,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石墨用作列车电刷,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3.B
【分析】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详解】
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分子表示为2O2,故B符合题意;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三个铁离子表示为3Fe3+,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化学术语的规范描述。
4.B
【分析】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番茄的pH为4.0-4.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肥皂水的pH为9.5-10.5,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酱油的pH为4.0-5.0,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B
【详解】
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此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此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能标志,此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此选项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城古一壶酒,为有暗香来”,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酒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不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小、也不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与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也无关系。
故选B。
7.A
【详解】
A、该装置由试管和带导管的橡胶塞组成,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
B、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的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操作错误;
C、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操作错误;
D、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操作错误。
故选:A。
【点睛】
8.B
【详解】
次氯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1)+x+(-2)=0,x=+1。
故选:B。
9.B
【详解】
A、在原子中,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184﹣74=110,此选项错误;
B、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故钨元素是第六周期元素,此选项正确;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故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3.8,此选项错误;
D、钨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容易失去,所以化学性质活泼,不是决定其熔点高的因素,此选项错误。
故选B。
10.D
【分析】
一步转化当选择是能一步转化时,只要能举出对应的转化实例即可,而不能转化则相对更难。
【详解】
A、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可以一步转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可以一步转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一步转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氯气燃烧生成氯化铁,两步反应转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熟悉常见物质的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不同的转化途径,所以要通过构建知识网络的形式将物质之间的转化以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熟练掌握。
11.C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错误;
B、大力发展化石能源,满足工业生产需求错误,要合理使用化石能源;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故错误;
C、石灰可以与水反应,可用于食品干燥剂;植物叶子发黄,缺少氮肥,故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
由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是氢气,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选项说法错误;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H3OH,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一个甲醇分子含有4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电子数=,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前,氢元素存在于单质中,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反应后,氢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
A、由图可知:t3℃时,A、B、C 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正确;
B、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C溶液中不会有固体析出,故错误;
C、由于N点在A溶解度曲线下方,代表的是A的不饱和溶液,当恒温条件下加入A物质时,不饱和溶液就会变成饱和溶液,N点就会变成M点,故正确;
D、由图可知:t1℃时,C 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130gC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0gC,则65gC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C 物质 15g,故正确。
故选B。
【点睛】
在溶解度曲线上及上方的点表示的都是饱和溶液,而在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的是不饱和溶液,由于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从而确定是否可以使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转变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
14.D
【详解】
A、镁燃烧生成氧化镁,放热,导致气体膨胀,气压增大,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氧气消耗,气压减小至小于原来的气压,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随着反应进行,氢气质量增大,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气体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当56份质量的铁反应时,生成64份质量的铜,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15.AD
【详解】
A、从给定的图示看:甲和丁的质量增大属于生成物,且分别生成2克和4克,乙的质量减少所以属于反应物,且有6克参加反应,因此丙的质量不会变化,可能是催化剂,所以该反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选项A不正确;
B、根据反应物乙的质量是6g,生成物甲和丁的质量之和为6g,因此丙的质量不会变化,可能是催化剂,选项B正确;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6克∶4克=3∶2,选项C正确;
D、因为乙、甲、丁没有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无法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倍数。故选AD。
16.硬度大 复合材料 AB 不可 混合物
【分析】
本题考查可燃冰的常识。
【详解】
(1)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岩层开采海城“可燃冰”,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
(2)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隔绝了水和氧气,能够防止生锈;B、制成耐腐蚀的合金,能够防止生锈;C、打磨掉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能够促进铝的反应,不利于保护铝制品。故选:AB;
(3)可燃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不可;混合物;甲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结合甲烷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17.低 大 强 排水 燃烧生成水,不污染空气,且热值高 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CO2
【详解】
(1)根据合金的特点可知:制成合金一般硬度变大,熔点降低,黄铜的熔点比纯铜低,18K黄金的硬度比纯金大;
(2)锂元素与钠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即为+1价,碳酸根显-2价,所以碳酸锂的化学式为;
(3)锡能与盐酸反应,而铜不与盐酸反应,故可判断锡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4)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氢气,氢气是一种优质能源,它作为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生成水,不污染空气,且热值高。
(5)铝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但铝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6)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其化学式为Cu2(OH)2CO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铜与空气中的O2、H2O、CO2反应生成铜锈。
18.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红棕色的粉末变黑 ① 在金属表面涂上油漆或者镀上一层不活泼的金属 47 50 搅拌,加速溶解 偏大
【分析】
本题考查金属的生锈、冶炼金属和溶液的配置。
【详解】
甲实验:实验前先通入CO是为了将组装仪器时残留在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发生爆炸。①处的化学反应为高温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变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铁制品生锈,实际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乙图中①铁钉一半浸没在水中,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易生锈,②浸没在植物油中,铁与水和氧气都不接触,不易生锈;③在干燥的空气中,铁与水不接触,不易生锈;在生活中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有:在金属表面涂上油漆或者镀上一层不活泼的金属。
(3)丙实验中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g=47g(合47mL),所以配制时量筒应选50mL。溶解时用玻璃棒是为了搅拌食盐,加速食盐的溶解;
(4)俯视时视线斜向下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上所以读到的数据偏高,实际量取溶液值偏低,所配制的溶液溶质不变,溶剂变小,故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19.CaCl2 IV 氢氧化钙与氯化氢不能共存 溶液不变红色 I C 偏大 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分析】
【详解】
(1)反应可能是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一种物质有剩余:若氢氧化钙过量,则含有氢氧化钙和氯化钙;若盐酸过量,则含有盐酸和氯化钙;也可能是恰好反应:只有氯化钙,故填:CaCl2,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可见氢氧化钙与氯化氢不能共存,所以猜想IV肯定不正确;
(3)①因为酚酞遇碱会变红色,而结论是猜想III不正确,即不含有氢氧化钙,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不变红色;
②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CaCO3,有气泡产生,则证明剩余溶液中含有HCl,则猜想II成立,猜想I不成立;
(3)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氢氧化钠虽然与HCl反应,但是没有明显现象发生,无法检验;
B、盐酸虽然能够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沉淀,但由于其中的氯化钙也能够和硝酸银产生相同的现象,不能选择;
C、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可以证明;
D、盐酸和硝酸不能反应,不能选择;
故填:C;
(5)用湿润pH试纸测定稀盐酸,会稀释盐酸,溶液的酸性减弱,会导致pH偏大,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比如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等。
故答案为:①CaCl2;②IV;③氢氧化钙与氯化氢不能共存;④溶液不变红色;⑤I;⑥;⑦C;⑧偏大;⑨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点睛】
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以及实验设计的能力。设计实验时,可以从反应后的产物和其有关的性质着手;检验时要注意氯离子的干扰。
20. (或CaCl2+Na2CO3═CaCO3↓+2NaCl) 使硫酸钠杂质完全除去 过滤 漏斗 NaOH Na2CO3 防止受热不均,使液滴飞溅
【分析】
本题考查粗盐的提纯。
【详解】
(1)过量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溶液和前一步剩余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钙(CaCl2+Na2CO3═CaCO3↓+2NaCl)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目的是使硫酸钠全部反应;
(2)操作a是将固体和溶液分离,所以是过滤;过滤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还有漏斗;
(3)加入稀盐酸,为了除去前几步剩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填:NaOH 、Na2CO3;
(4)加热蒸发的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为了防止受热不均,使液滴飞溅。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结合粗盐的提纯实验进行分析即可。
21.(1)HCl;Na、O、H元素的质量比=23:16:1
(2)36.5
(3)解: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4g;
则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
【详解】
(1)分析图2中pH值的变化可知,从大于7到小于7,图1中是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则A中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图1烧杯中溶液的溶质为氢氧化钠,钠、氧、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16:1;
(2)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分析图2可知,当滴入盐酸的量为36.5g时与5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大,分析图3可知M点数值接近36.5;
(3)见答案。
2023年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一模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二校联考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二校联考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溶质和溶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清远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清远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