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精品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9892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精品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9892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5 鲁滨孙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3.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4.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5.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学习写作品梗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学会写作品梗概,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在课前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原著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
1.教师:世界文学宝库里,有许多中外名著。这些名著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同学们,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你读过的外国名著?
2.课前,谁读了《鲁滨逊漂流记》的原著?(课件出示这本书的封面)这本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认为鲁滨逊是个什么样的人?指名答。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4.指名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这部小说的内容和作者的简介。
5.简介作者及作品,激发学生阅读梗概的兴趣。
丹尼尔·笛福(1660年~1731年),英国作家,被誉为欧洲的“小说之父”。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读这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
柯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塞尔柯克在荒岛上
并没有做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它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是用哪几种方式来给我们介绍这部小说的?
2.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2)从文中找出难理解的词语,在小组内分享这些词语的意思,再交流汇报。
(3)通过预习课文,查找资料,阅读原著,你们对鲁滨逊有了哪些了解?(鲁滨逊是一个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课文是如何给我们介绍这部小说的?(分成了梗概和节选两部分。)
3.出示阅读提示,小组交流讨论:
出示:(1)鲁滨逊在这个小岛上是怎样活下去的?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鲁滨逊在岛上的惊险经历的部分找出来。
(2)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碰到了哪些困难?(交流时随机板书:住、吃、安全、孤独)
三、品读梗概部分,体会人物特点
1.了解什么是梗概。(课件出示)梗概是一种应用文体,常用来简要介绍电影、电视和小说的情节。翻开一本书,一般能在封面、扉页或封底上见到它。如果你想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可以在编者推荐或内容介绍栏目中,先找到梗概了解一下。当你在网上浏览喜欢的影视剧,梗概会帮你介绍剧情和演员。当我们制作一份好书推荐手抄报时,也会用到梗概。
(1)文中的梗概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故事呢?大家先快速地浏览一下。
(2)小组交流、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梗概主要写了流落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并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二十八年后,他救了一名遭到水手叛变的船长,船长带着他和“星期五”回到了英国。
2.小组讨论交流:概括一下鲁滨逊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
(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插上树枝作防御;
(4)孤独——救助“星期五”。
3.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4.总结“梗概”部分的内容:
(1)从“梗概”中,我们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么?(重点部分是写鲁滨逊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2)尝试着把重点部分展开来叙述,再讲一讲小说的大意。
5.结合课文内容,总结写梗概的方法。
(1)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小组中,及时指导。
(2)指名答,师生评议。
(3)教师小结:写作品的梗概,首先,整理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其次,保留主干,去除枝叶;最后,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四、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研读了“梗概”部分,对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人物形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实原著中有很多地方写得非常精彩。这节课,让我们来欣赏“节选”部分。
二、研读精彩部分,体会精彩之处
1.请大家浏览“节选”部分的片段,想一想这个片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主要写了鲁滨逊在绝境中的心理变化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改善生活。)
2.小声读读这个片段,你认为什么地方最精彩?指名答。
3.结合学生汇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鲁滨逊生活态度的精彩和作者写法的精彩。
4.对照鲁滨逊列出的“坏处”和“好处”,一起来读一读。请男同学读“坏处”,女同学读“好处”。边读边想一想:这样一个表格,让鲁滨逊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1)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
(2)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能知足安命是很重要的,它能让自己冷静理智下来。鲁滨逊是怎样想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想法。
(3)出示,齐读: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4)教师小结:鲁滨逊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鲁滨逊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做斗争的信心。
(5)结合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的人”来说一句话。(如:从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他仍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从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获得有意义的人生的问题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从他与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从岛上物资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一个以苦为乐的人;从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是热情地投入实在的生活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5.除了鲁滨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很精彩,你还觉得什么地方很精彩?
(1)预设一:学生可能谈到鲁滨逊的心理活动,如: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
(2)预设二:学生也可能谈到作者的写作方式,如:把心理活动过程像做商业簿记一样对照来写,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6.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教师小结: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鲁滨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7.快速浏览课文中节选的片段,思考:在表达上,节选片段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节选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流落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8.教师小结: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的见闻,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使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缩小作者与读者间的距离。以“我”的视角详尽地描写鲁滨逊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使人读来趣味盎然。
9.教师总结:不少名著,之所以被人们喜欢,是因为其中的一些语言常常给人们很好的启示,
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不少文章,之所以给人们很深的印象,还因为其在写法上有独特的地方,就像作者把鲁滨逊的思想活动对照列出来一样。
三、激发兴趣,阅读原著
1.从鲁滨逊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带给我们什么启发?
2.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联系实际谈一谈。
3.同桌交流,指名答。
4.我们阅读了“梗概”部分,又浏览了“节选”片段部分,请大家对照读一读,你猜想在“梗概”部分中,还有哪些部分也会很精彩?你还想了解什么?
5.学生交流,指名答。
6.教师总结:鲁滨逊在荒岛上还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英国后,又是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到原著读一读。可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摘录有意思的句子,也可以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写一写读书体会,为班级读书会做好准备。我相信,你一定会被小说精彩的情节所吸引,不仅能解开心中的疑问,还能发现值得珍藏的精彩语句。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原著。
板
书
设
计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教
学
反
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中,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与文本充分接触,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
不足之处:对书中“节选”部分的品读还不够深入、透彻,教师的点拨、引领作用体现得还不够充分,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得不到位。
教学建议: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围绕主要人物和精彩片段畅谈感受,学习通过品味细节的读书方法体会文章的精彩之处,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背景,引发期待,初读感知,理清脉络,聚焦指导,学会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优秀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激趣导入,自读课文,重点研读,谈体会感悟,推荐原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设计,共8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