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下册 4.3.1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植物的根系(教师解析版+学生版) 教案 1 次下载
-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下册 4.3.2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教师解析版+学生版) 教案 2 次下载
-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下册 4.4.1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植物的茎(教师解析版+学生版) 教案 1 次下载
-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下册 4.5.2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教师解析版+学生版) 教案 3 次下载
-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下册 4.5.1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叶片的结构(教师解析版+学生版) 教案 1 次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教案
展开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4.4-2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植物体内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
目录
...............................................................................1
...............................................................................2
...............................................................................4
...............................................................................5
...............................................................................7
一、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1)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木质部中,导管的细胞呈管状,上下连接,细胞质和细胞核消失,中间的横壁也消失,形成了中空的长管。
(2)运输途径:植物从土壤里吸收的水分,进入根毛细胞后,通过根的皮层输送到根的木质部,然后由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到植物体内的各部分。
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盐,有一部分留存在根内,绝大部分则要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各部位中去。一般情况下,无机盐进入根部导管后,在植物体的导管系统中,常常与水一起随着蒸腾作用自下而上地运输,直至到达叶等各个器官。
二、有机物的运输
有机物是在叶中形成的,其中大部分的有机物由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地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中。因此,将植物树皮环割,会破坏韧皮部中的筛管,使得叶产生的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影响植物的生长,而有机物积累在环割切口的上端,并产生愈伤组织易形成“节瘤”。切割橡胶树皮采胶乳,实际上就是切割了筛管,让有机物胶乳流出来的过程。
总结:
①有机物的来源: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植物体各器官、组织需要的有机物主要由叶供应。
②有机物的输送:主要在韧皮部的筛管中进行。
③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沿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1.探究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方法——实验
(1)探究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实验
①器材:带叶的枝条、解剖刀、放大镜、烧杯、水、红墨水。
②原理:导管输送红墨水,有导管的部位被染红。操作按课本上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③实验操作: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其中,A组不做处理、B组只剥去下半部的树皮、C组去掉木质部和髓只剩树皮。将它们放入红墨水中(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并放在太阳下照射10分钟。10分钟后取出洗净,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其横切面的染色部位。
④实验现象:A组、C组红色主要集中在木质部:B组树皮和髓除基部是红色外,上部无红色液体.
⑤实验结论: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输送,方向是自下而上。
【点拨】(1)枝条下端削成平整的斜面。作用是增大导管切口的横截面,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输送。
(2)实验时,枝条放在阳光下照射。作用是增强叶的蒸腾作用,产生“蒸汽拉力”,以便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探究有机物运输的实验
①实验步骤:a.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用解剖刀将枝条中部剥除约1厘米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
b.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抹环剥部位。
c.每隔一周观察并记录枝条环剥部位的变化。
②实验现象:经过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将膨大而形成枝瘤。
③实验结论:有机物的运输主要是在茎的韧皮部中由筛管自上而下运输的。
【例1】(2019·广水实验中学模拟)某同学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1)~(3)题: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成红色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中可知,植物体具有运输功能的是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_______________。负责运输_______________;筛管位于_______________,负责运输_______________。
(3)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 )
A.放在黑暗中 B.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例2】如图是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图,分析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什么结构:A. ___________,B. 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其中C 中有_________,可以输送水分和无机盐。A_________中有________,可以输送有机物。
(3)图示的茎____ (填“能”或“不能”)逐年增加,是因为A_________和C_________之间有_________,能_________。
2.导管和筛管的比较
导管和筛管的对比,如下表所示。
名称 | 导管 | 筛管 |
位置 | 木质部 | 韧皮部 |
细胞特点 | 死细胞 | 活细胞 |
功能 |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 运输有机物 |
运输方向 | 自下而上 | 自上而下 |
相同点 | 都是长形、管状细胞,有运输作用 |
【注意】导管由死细胞构成,且横壁消失,筛管由活细胞构成,横壁不消失,所以物质在导管中输送速度比在筛管中快。
【例3】(2019·东台市期末)将带叶的黄杨枝条插到红墨水中,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纵切,会看到许多红色线条。关于这些红色线条以及它的功能分别是( )
A.筛管,运输水及无机盐 B.导管,运输有机物 C.导管,运输水及无机盐 D.筛管,运输有机物
【常考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例1】(2019·南昌模拟)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可以看到汁液向上渗出,这些汁液主要来自茎的( )
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以上均不对
【例2】(黑龙江中考)在干旱地区正常生长的一棵植物,从理论上推测,其体内哪一部位的细胞液浓度最高、渗透压最高( )
A.根毛区细胞 B.叶肉细胞 C.导管细胞 D.茎的皮层细胞
【例3】有下列实验步骤:①从某植株上取一小段带叶枝条;②将枝条放入装有稀释过的红墨水的大烧杯中并置于阳光下照射;③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④在枝条上方横切和纵切植物枝条,进行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
(1)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该部位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
(2)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是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
(3)本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考2】有机物的运输
【例4】(2019·东营期末)下图表示环剥枝条与树瘤形成的示意图,如果树木的枝条的树皮被环剥一圈,会形成树瘤。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树瘤位于环剥处的下方 B.树瘤的形成与有机物的积累有关
C.有机物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D.树皮包括木质部
【例5】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则树茎部被破坏的结构是( )
A.本质部 B.韧皮部 C.外树皮 D.形成层
【例6】(湖州中考题)某同学在做环割枝条树皮的实验时,将一棵小树主干的树皮割掉了一圈,一段时间后,这棵小树的变化是( )
A.没有变化,正常生活 B.伤口上方形成环形瘤状物
C.伤口下方形成环形瘤状物 D.死亡
【点评】环割树皮会破坏筛管,从而阻止了有机物的运输,但环割的部位不同时,对植物造成的影响就不同。当环割部位在枝条上时,该枝条制造的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从而在伤口上方形成环形瘤状物,但其他枝条上的有机物可以正常向下运输至根部,因此树木不会死亡,当环割部位在主干上时,所有枝条上的有机物都无法向下运输至根部,会导致树大的死亡。所以,主干树木的损坏对一株树来说是致命的,所谓“树怕伤皮”就是这个道理。
【热点题型】有机物运输的探究
【例7】 (温州期末统考)小明在摘甜桃时,发现桃树的树干上粘有紫色的黏稠物。他想:“黏稠物是如何产生的,它是什么物质呢?”他询问桃园主人,桃园主人告诉他,桃干碰伤或遭虫咬后,都有黏液流出,久后就变成黏稠物质粘在树干上。小明猜想黏稠物可能是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也可能是叶合成的有机物。他选取了一条被整枝割掉的生长旺盛的枝条,做了以下实验:在整枝处对枝条进行环割处理,观察到环割上端的树皮处有少量黏液流出,一周后观察到环割处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环割的上端出现较多紫色黏稠物。根据上述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摘甜桃时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提出的科学猜想是:
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小明的探究实验运用了哪些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这一实验充分证明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来自于绿色植物叶的光合作用。
1.植物体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 )
A.根 B.导管 C.茎 D.筛管
2.导管存在于 ( )
A.外树皮 B.韧皮部 C.形成层 D.木质部
3.几位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根和茎的导管是连接贯通的
B.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C.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
D.植物的茎中存在形成层,所以任何植物的茎都可不断增粗
4.把一段带叶的芹菜茎插入装有稀释红墨水的瓶子里,放置在温暖的阳光下,过一段时间会看到叶脉微红.这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 )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双向 D.不确定
5.某学校校门口有一棵古樟树,树心已经朽烂成一个大洞,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樟树在大家的保护下还是照样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古樟树的 ( )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6.用肉眼观察木本植物的横切面,不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
A.外树皮 B.木质部 C.髓 D.形成层
7.科学家为了检测有机物运输的部位及方向,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碳标记二氧化碳供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标记碳的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先后在茎和根的树皮中发现了含此标记碳的葡萄糖.此实验证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及方向是( )
A.韧皮部的导管、由上向下 B.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向上
C.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向下 D.木质部的筛管、由下向上
8.若将树皮环割,则环割上端的叶片( )
A.能得到水,但不能得到无机盐 B.能得到无机盐,但不能得到水
C.既能得到水又能得到无机盐 D.既不能得到水也不能得到无机盐
9.通过肉眼观察可以看出木本植物的茎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很容易被剥掉的部分是_________,最中间的部分是_________,最厚的部位是_________.
10.如图所示,剪取生命活动旺盛的一根新鲜月季枝条.取两只烧杯,A内盛有20%的红色氯化钠溶液,B内盛有红色水溶液(红色物质对月季生长无害).将月季枝条基部纵向剖开,分别插入两只烧杯内的溶液中.
(1)位于_________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明显,生活正常.
(2)位于_________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不明显,且出现萎蔫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枝条横切,用放大镜观察,会发现变红的结构是_________.
11.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里的_________向上运输的,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茎里的_________向下运输的.
12.如图是一段枝条,上面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果实.如果将枝条的A、B两个部位间的树皮进行环剥.
(1)伤口的_________ (填“上方”或“下方”)的树皮会形成瘤状物.
(2)这两个果实会发生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树干近地面处环割树皮一圈,环割处就会长出树瘤,树会逐渐死亡.这是由于 ( )
A.水不能向上运输,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B.根吸收的无机盐不能运输到叶片
C.形成层被破坏,细胞停止分裂 D.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
2.制作麻袋用的材料取自于植物体的( )
A.根的韧皮部 B.茎的韧皮部 C.叶片 D.茎的形成层
3.探究茎输送有机物的实验中,出现下列几种操作,其中不会影响实验效果的是 ( )
A.将两条环割的柳枝,一条放入水中,另一条放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B.将环割和未环割的柳枝,分别放于蒸馏水中培养
C.将环割的柳枝茎的基部和未环割的柳枝,分别浸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D.把离根端3厘米处环割的柳枝和未环割的柳枝的根都放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4.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
5.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B.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
C.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
D.观察纵切面,木质部越靠近枝条上端的地方颜色越浅
6.有人把人行道上的树木用铁丝扎上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
A.树木因缺氧而死 B.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
C.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 D.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7.小明在一棵小树离地1米处做了个记号,3年后小树长高,记号和地面距离应该是( )
A.2米 B.1米 C.远远大于1米 D.略大于1米
8.某研究人员正在对某种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①他解剖植物的茎,制作茎切片,发现茎运输物质的通道结构有两种,如图中的A、B所示;②他认为结构A可能为植物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结构B可能为植物输送有机物;③他想,将结构A封闭,植物会萎蔫死亡;
④他想,切断此植物的结构B,一段时间后,在切口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则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②为“推论”,③④为“实验” B.②③为“推论”,④为“实验”
C.②为“假说”,③④为“推论” D.②③为“假说”,④为“实验”
9.某同学做了图中的实验: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________.
(2)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 )
A.上面的水太多了,把红色冲淡了 B.上面的红色随水分蒸腾了
C.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往上就越浅 D.这是枝条自身的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3)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将木条放在黑暗环境中 B.将木条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将木条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10.初一(1)班的小明同学为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或失水的影响,他选用新鲜的萝卜,切取大小粗细相等的两根萝卜条放在浓盐水和清水中进行观察。请你在下列图中用箭头表示水分的进出方向并回答有关问题。
(1)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 。
(2)当根细胞内溶液浓度 (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的根就从土壤溶液中吸水,当根细胞内溶液浓度 (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的根就会失水。
11.为研究甲、乙两种不同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某人设计了四个不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各装置中地下部分都处于相同环境的盆中,地上部分所处的都是透明的封闭容器。
(1)为了达到本实验的目的。应比较装置________(填装置编号)之间的植物生长差异。
(2)以装置①、装置④来进行对照实验。这样的实验设计是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请说明具体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是利用洋葱表皮细胞所做的一个试验,其中一个细胞放在清水中,另一个细胞放在30%的盐水中,请回答:
(1)放在清水中的细胞是图________,放在盐水中的细胞是图________。
(2)B图中,液泡明显________,这是因为细胞周围水溶液浓度________细胞液的浓度,细胞________的缘故。
(3)要使B图中的细胞恢复到A图中细胞的状态,可采用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细胞液浓度总是________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就从周围环境里吸收水分。而盐碱地农作物生长不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3.小明做了如下实验:①把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用刀削成平整的斜面。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照射。③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④在枝条上方横切和纵切植物枝条,观察:
(1)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________,该部位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2)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下册451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叶片的结构教师版含解析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下册451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叶片的结构学生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册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下册452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教师版含解析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下册452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学生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2节 氧化和燃烧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2节 氧化和燃烧教案,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下册32氧化与燃烧教师版含解析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下册32氧化与燃烧学生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