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4.1 常见的动物——动物的分类(教师版+学生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7513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4.1 常见的动物——动物的分类(教师版+学生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7513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4.1 常见的动物——动物的分类(教师版+学生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7513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4.1 常见的动物——动物的分类(教师版+学生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751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4.1 常见的动物——动物的分类(教师版+学生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751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4.1 常见的动物——动物的分类(教师版+学生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751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3.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教师版+学生版) 试卷 9 次下载
-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3.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组织(教师版+学生版) 试卷 11 次下载
-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4.3 常见的动物——无脊椎动物(教师版+学生版) 试卷 6 次下载
-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4.2 常见的动物——常见的脊椎动物 检索表(教师版+学生版) 试卷 10 次下载
-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5.2 常见的植物——孢子植物、植物分类(教师版+学生版) 试卷 9 次下载
初中浙教版第4节 常见的动物教案
展开2.4-1 常见的动物——动物的分类
目录
TOC \ "1-3" \h \z \u 1
2
3
4
6
动物分类
1.分类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科学的分类法的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理功能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
3.分类等级:现代生物的分类,包括对动物和植物的分类,统一规定应用等级分类法。
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一个“界”中含有若干个“门”,一个“门”含有若干个“纲”,以此类推,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物种)。
每种生物在分类系统中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生物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点越少。
4.科学家对动物分类的依据:体内有无脊椎骨。
分类的结果: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分类举例】
【重要提示】①对动物进行的分类的依据很多,如从生活境分析可分为水生与陆生,从生殖方式分析可分为胎生和卵生。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动物,科学家对动物是进行逐层分类的,即根据有无脊椎骨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②动物类别之最:分布最广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昆虫,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
③品种不是物种
品种不是分类学上的单位。与物种不同,品种是同一物种内的不同表现形式,即同一物种内可有多个品种,如产蛋的鸡和产肉的鸡是鸡这个物种中的两个不同品种。
【知识拓展】物种的判断:“种”又被称为物种,物种之间是有明确界限的。在自然条件下,同种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可以生育出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可育后代。例如,马和驴交配,生出骡子,骡子不能产生后代。因此,马和驴不是一个物种。
动物的分类举例
按照生物分类等级,每种生物在分类系统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分类地位及其从属关系。例如,人、猫和蝗虫分别在动物的分类等级上所处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知识拓展】在生物分类的七个不同等级中,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彼此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彼此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例1】(山东菏泽中考)有关生物分类单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
B.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完全相同
C.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共同特征越多
D.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常考】动物分类
【例1】小柯同学在课外收集到下列几种动物,对动物依据“水生还是陆生”的标准进行分类(如表1),请你帮助小柯同学按照“有无脊椎骨”的标准对上述动物进行分类(如表2)。
表1
表2
不同的分类根据,分类结果一样吗? __________(填“一样”或“不一样”)。
【例2】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
①体温是否恒定 ②是否有脊椎骨 ③卵生还是胎生 ④水生还是陆生
A.①或② B.②或③ C. ③或④ D.①或④
【变式训练】下列表格中表示的是小明对6种动物进行的简单分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水生还是陆生 B.有无脊椎骨 C.体温是否恒定 D.是胎生还是卵生
【例3】(兰州中考)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C.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少 D.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
1.(阜阳中考)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最高单位分别是( )
A.属和界 B.种和界 C.界和种 D.纲和界
最高单位是2.(2019嘉兴期末)自然界的生物种类繁多,为了更好地认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最好的办法是( )
A.将每一种生物贴上标签
B.根据一定的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
C.建立各种生物的种质库
D.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进行编号,消灭有害生物
3.(2019长春期中)科学兴趣小组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鲤鱼、蟹、水草归为一类,将蝗虫、鸡、松树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
A.按生物的用途 B.按生物的生活环境 C.按生物的生长状况 D.按生物的形态结构
4.(2019•平江县二模)在我国特有生物中,将银杉和珙桐分为一类,将金丝猴、朱鹮和中华鲟分为另一类。这样进行划分的分类等级单位是( )
A.属 B.科 C.界 D.种
5.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生物数量的多少 B.生物体积的大小
C.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亲缘关系 D.生物的分布范围
6.(义乌市期中)若将图中动物分成两类,下列分类错误的是( )
A.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 B.有羽毛的动物和无羽毛的动物
C.陆生动物和脊椎动物 D.有翅动物和无翅动物
7.(西湖区校级期中)如果有人把家蚕、蚯蚓和海星分为一类,把袋鼠、啄木鸟和狗分为一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
A.陆生和水生 B.有腿和无腿 C.有脊椎骨和无脊椎骨 D.会飞和不会飞
8.同一纲的生物,它们一定属于( )
A.同一属 B.同一门 C.同一种 D.同一科
9.下列分类单位中,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门 B.纲 C.科 D.属
10.(2019•聊城模拟)甲、乙两位同学学习了生物分类后,想对燕子、野兔、青蛙、鱼、蚯蚓、蜘蛛、蜜蜂七种动物进行分类,如表所示为甲、乙两位同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的简单分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的分类依据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
(2)对动物进行分类时,不仅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________________。
11.观察如图所示的分类系统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虎和豹的不同点多,还是虎和猫的不同点多?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生物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什么生物? ________________。
(3)猫和狗共有的分类单位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
(4)图中豹隶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1.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分类的依据。如果有人将猫头鹰、蝙蝠、啄木鸟归为一类,将蛇、鲨鱼、海豚归为另一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
A.陆生或水生 B.食草或食肉 C.有鳞片或无鳞片 D.会飞或不会飞
2.现有甲、乙、丙、丁、戊5种动物。甲与乙属于同一科,甲与丙属于同一纲,甲与丁属于同一目,甲与戊属于同一属。上述物种中,与甲的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 乙 B.丙 C.丁 D.戊
3.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B.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C.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D.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4.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般要从生物的形态、生理及习性等方面进行比较
B.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侧重比较它们的不同点
C.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侧重找其相同点
D.对生物的分类应凭经验进行,不必进行细致的比较
5.在对哺乳动物进行分类时,有些同学将“牛、马、羊”归为一类,将“虎、豹、狼”归为一类,分析同一组内动物的共同特点,猜想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
A.体表是否被毛 B.生活环境是陆生还是水生
C.是否哺乳 D.以植物为食还是以其他动物为食
6.蝗虫和人同属动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猩猩和人同属哺乳纲灵长目,两者差别较小,共同点较多。这一事实说明( )
A.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B.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少
C.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D.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多
7.根据如图分析,与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狗 B.狼 C.虎 D.狐
8.已知,在分类上甲和乙同科不同属,甲和丙同目不同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在分类上一定属于同一目
B.甲和乙在分类上一定不同种
C.甲和乙之间没有任何相似的特征
D.甲和乙之间的共同特征比甲和丙之间的共同特征多
9.蜻蛉俗称豆娘,属于蜻蜓目束翅亚目,蜻蜓则属于蜻蜓目差翅亚目。以下是区分它们的检索表及它们休息时的图片。
10.(山西期中)有些养殖者认为雄性中华鳖的市场价值高,生长速度快,希望养殖雄性中华鳖;而有些养殖者则认为雄鳖好咬斗,咬斗的伤口是病原体入侵的主要途径,希望开展全雌养殖。有学者做过研究,认为有些爬行类的性别与孵化温度密切相关。小明家是中华鳖的养殖大户,为了探究“中华鳖的性别是否与孵化温度有关”,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取同一批次受精的中华鳖卵120枚,_________分为六组,采用不同的孵化温度(温度分别设置为22℃、25℃、28℃、30℃、32℃、35℃)进行孵化,放在_________的条件下饲养至能够鉴定性别。
(2)结果表明,当孵化温度低于22℃时,不能正常进行中华鳖卵的孵化,孵化温度为25℃、28℃、30℃、32℃、35℃时,中华鳖的雄性孵化比例分别为27%、38%、46%、67%、68%。由此说明,通过人为控制_________ 可以影响中华鳖的性别比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_____,雄性所占比例越大。
(3)中华鳖卵比青蛙卵的孵化率更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鳖卵外有_________保护。
等级
①狼的分类位置
②桃的分类位置
界
动物界
植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种子植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
纲
哺乳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食肉目
蔷薇目
科
犬科
蔷薇科
属
犬属
桃属
种
狼
桃
生物分类等级
人
猫
蝗虫
界
动物界
动物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哺乳纲
昆虫纲
目
灵长目
食肉目
直翅目
科
人科
猫科
蝗科
属
人属
猫属
飞蝗属
种
智人
猫
东亚飞蝗
类别
动物名称
水生动物
青鱼大闸蟹水螅
陆生动物
麻雀蜘蛛蜜蜂猫
脊椎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脊椎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别1
类别2
燕子、野兔、白鳍豚
青蛙、鱼、蝮蛇
甲
类别
动物名称
乙
类别
动物名称
1
燕子、野兔
1
燕子、青蛙、野兔、鱼
2
蜜蜂、青蛙、蚯蚓、蜘蛛、鱼
2
蜜蜂、蚯蚓、蜘蛛
1
前后翅大小、形状相似;休息时翅合拢……蜻蛉
2
后翅宽于前翅;休息时翅张开……………蜻蜓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34动物的行为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34动物的行为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4节 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第4节 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242常见的动物常见的脊椎动物检索表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242常见的动物常见的脊椎动物检索表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第1章 科学入门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第1章 科学入门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教案,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