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
展开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运动现象》。分子运动现象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分子和原子中的内容。
本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本实验引导学生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从宏观向微观转变,构建宏观表象向微观抽象思维转化的桥梁。
学情分析:学生对分子运动有所了解;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具备对分子运动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对实验探究有浓厚的兴趣。基于此,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一、实验教学目标;二、实验内容设计;三、实验方法设计;四、教学过程设计;五、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一、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分子运动;了解影响分子运动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亲历实验探究,获取科学思维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历实验,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激发学生利用身边物质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节约、环保的意识。
实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分子的不断运动
教学难点:感受抽象知识形象化
二、实验内容设计
课本实验存在以下不足:药品用量大,污染空气,不利于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单一。对此我对本实验做了以下改进:需要的实验药品有以下这些,实验装置如图。本实验利用家庭常用的胶囊包装盒作为主要反应装置,体现了化学实验的微型化,节约药品,学生可操作性强,放在试管中做实验,有效防止了对空气的污染,体现了绿色环保的新理念。
三、实验方法设计
本节课教学主要通过合作探究、演示实验、创新实验等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更直观感受分子的运动;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新实验进一步体现了对比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情景激趣
教师喷香水,然后跟同学们进行交流,你们闻到了什么?哪些同学闻到了?利用触觉体验,帮助学生感知微观粒子的存在。由此引入本节内容。你们想亲自“看一看”微观粒子吗?你们想感受分子运动的“脚步”吗?
学生进入探究实验一:取自制孔穴版,在左侧四个孔穴中滴入2至3滴酚酞溶液,在最右边一个孔穴中滴入3滴浓氨水,迅速把孔穴板横放在试管中,盖上橡胶塞,静置,观察现象。我们可以看到离浓氨水最近的孔穴内的酚酞先变色,离浓氨水最远的孔穴内的酚酞后变色。通过自制孔穴板实验,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分子的运动的神奇,化抽象为形象。
探究实验二:两位同学分别取一片滤纸条,在滤纸条上均匀滴酚酞,每一处滴一滴酚酞溶液,横放入大试管;取双孔孔穴板,在一个孔穴中滴入3滴浓氨水,放入试管内,塞上塞子。一支试管平放桌面上,另一支试管用手握浓氨水所在的试管外壁。通过对比实验中滤纸条变色情况的不同,学生很容易明白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快慢。
通过设疑:是“谁”使酚酞变红?引出问题,紧接着,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水使酚酞变红;氨气使酚酞变红;氨水使酚酞变红。这一环节使学生不自觉得开启了科学探究的康庄大道。
首先老师让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一。学生经过讨论,选取消耗药品量较少的点滴板做实验,先在一个孔穴中滴入三滴酚酞溶液,再滴入两滴蒸馏水。观察到酚酞没有变红,此现象可以证明猜想一错误。
接下来师生共同设计实验二验证猜想二。学生先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引导学生酚酞溶液是由酚酞粉末配制而成,由此想到用酚酞粉末来验证猜想二,考虑到酚酞粉末的用量,此实验由教师演示。再通过让学生观察老师放置一天的同样实验的现象,很快否定了猜想二。由之前的实验设计学生设计出了第三个实验来验证猜想三,把浓氨水滴入酚酞溶液中,酚酞变色,证明猜想三正确。这个环节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又开启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大门。最后,由学生来说一说本节实验课的收获。
五、实验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本实验体现了节约、环保的科学理念,实验易于操作,安全,实验现象明显,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从宏观现象中感受微观知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过程,逐渐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得到各位前辈的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的倾听!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推进新课,分子,用分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微观区别,化学变化的实质及分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教案及反思,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