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7年级上册 第01章 科学入门(单元综合测试)(教师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7年级上册 第01章 科学入门(单元综合测试)(教师版含解析)01
    7年级上册 第01章 科学入门(单元综合测试)(教师版含解析)02
    7年级上册 第01章 科学入门(单元综合测试)(教师版含解析)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科学入门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科学入门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综合测试
    (测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20杭州校级模拟)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实验室进行下列正确操作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瓶塞、药匙、滴管都不得相互串用,以防止实验受到药品之间相互污染的影响
    B.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试剂的气味,只能用手将试剂挥发物招至鼻处,防止受强烈刺激或中毒
    C.点燃酒精灯只能用火柴或其他引燃物,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点,以免酒精流出而引起火灾
    D.一般给烧杯加热时,都要垫上石棉网,以防掉落
    【答案】D
    【解析】用于加热的仪器,可分为直接加热的和间接(即不能直接)加热的两大类.可以直接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坩埚和燃烧匙,以及玻璃棒和玻璃片(只有在烘烤少量溶液时使用)等等;不能直接加热的有:烧杯、烧瓶、蒸馏瓶、锥形瓶等,主要防止受热不均而炸裂.
    2.(2019泰山校级期中)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鼠妇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B.雨后蚯蚓为什么会爬到地面上来?
    C.植物园里哪种郁金香的花最漂亮? D.绿色植物为什么能增加大气湿度?
    【答案】C
    【解析】A、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鼠妇生活行为,A不符合题意;B、雨后蚯蚓为什么会爬到地面上来?有科学研究价值,因为对于研究蚯蚓的呼吸,B不符合题意;C、植物园里哪种郁金香的花最漂亮,是人的感觉,没有科学研究价值,C符合题意;D、绿色植物为什么能增加大气湿度,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D不符合题意。
    3.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的标签上应贴上( )
    【答案】D
    【解析】强腐蚀性标志为D。
    4.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4.5 m=4.5 m×100 cm=450 cm B.456 mm=456×eq \f(1,100)=0.456 m
    C.36 cm=36×eq \f(1,100) m=0.36 m D.64 dm=64 dm×eq \f(1,10) m=6.4 m
    【答案】C
    【解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过程也要带单位。
    5.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答案】A
    【解析】加热的热源是酒精灯,加热液体的量比较多时应该用烧杯,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必须垫上石棉网,烧杯必须固定在铁架台上,所以应选A。
    6.(2019天台县校级月考)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A.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
    B.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C.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完全消除测量误差
    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迅速读数
    【答案】B
    【解析】A、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的分度值要根据所要求的精确程度选择,故A错误;B、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B正确;C、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能尽量的减小,是不可避免的,故C错误;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之后再读数,故D错误。故选:B。
    7.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应先向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 看上去不多不少
    B. 能浸没小石块,且小石块放入后水不会溢出
    C. 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 能浸没小石块,且小石块放入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答案】D
    【解析】石块形状不规则,不能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宽度和高度,再计算体积,所以借助量筒和水,采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石块必须全部浸没在水中,同时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8.有一轮子的直径为50 cm,某同学推着轮子绕一圆形花坛转一周,该轮子恰好滚过20周,那么这个花坛的半径是( )
    A.5 m B.10 m C.20 m D.25 m
    【答案】A
    【解析】车轮是一个圆,所以测得其直径为d时,其周长为πd,滚动铁环绕花坛转动,只要数出转动的圈数n,两者相乘就可以得出花坛的总周长了。
    9.(2019嘉兴期中)下列几种测量圆柱体底面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
    A. 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
    B. 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
    C. 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 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
    【答案】D
    【解析】A.用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故该选项正确;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故该选项正确;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故该选项正确;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即是圆柱体的周长。错误,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所以,测量结果是错误的,这个办法不能用。
    10.如果在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应该( )
    A.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不作改变
    B.根据实验情况,不断修订探究计划
    C.停止探究,重新制订实验方案
    D.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根据实验结果再进行修订
    【答案】B
    【解析】如果在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够完善的地方,不作改变,实验会失败,故A不符合题意;并不是所有的问题经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是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我们应该根据实验情况,不断修订探究计划,故B符合题意;如果在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够完善的地方,应据实验情况,不断修订探究计划,不要停止探究,故C不符合题意;不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修订,故D不符合题意。
    11.(2019临海校级月考)下表是王任宇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小雪通过表格记录的方法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的变化
    12.(越城区校级期中)以下对测量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如果采用俯视方法测量体积,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体积大
    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值大
    C.用积累法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排绕,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D.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要比冬天的大
    【答案】D
    【解析】A、用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大,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故A正确;B、刻度间隔小了,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测量结果将会偏大,故B正确。C、若在绕金属丝时,没有密绕而是留有间隙,会使测量的线圈长度偏大,导致测得的直径偏大,故C正确。D、由于钢的热胀冷缩,夏天温度升高,由于热膨胀钢尺的长度变大,所以测量值比物体的实际值偏小;冬天由于钢尺的收缩,尺子长度变小,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测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小,故D错误。
    13.(2019海州区期中)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小华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小明可选择下列哪个设计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把它们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用手触摸,看哪一个球较硬
    C.让它们同时从离地面等高处自由坠下,观察哪一个反弹得高
    D.把它们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答案】C
    【解析】设计的方案必须用控制变量法,两球于离地等高处由静止下落,除了球自身所受到的重力,不受其它作用力,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这种办法是合理的,故C符合要求。
    14.(2019宁波期中)小磊同学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23厘米、2.22厘米、2.83厘米、2.2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
    A.2.38厘米 B.2.227厘米 C.2.2267厘米 D.2.23厘米
    【答案】D
    【解析】2.83厘米与2.23厘米、2.22厘米、2.23厘米这三个数相比,测量结果偏差大,所以是错误的数据;2.23厘米、2.22厘米、2.23厘米三个数据求平均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因此求出四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最接近此物长,平均值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
    15.小梁家里有2支体温计。一天他感觉自己有点发热,他拿出一支直接测量,3分钟后示数为39.5 ℃。他担心测量不准,又用另一支直接测量,3分钟后温度计示数为38.5 ℃(这段时间内小梁体温变化不大),则小梁的体温一定不可能是( )
    A.37.8 ℃ B.38 ℃ C.38.5 ℃ D.39.5 ℃
    【答案】D
    【解析】因为体温计只升不降,第二支体温计的示数只有38.5 ℃,故小梁的体温不可能是39.5 ℃。
    16.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毫升,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比35毫升( )
    A.大 B.小 C.一样 D.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本题在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为35 mL,因为在俯视读数时,视线向下斜,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之上,所以读到的数偏高,实际数偏低,则真实体积小于35 mL,故选B。
    17.科学家在云南的蝴蝶谷做了一个实验:在两棵树之间挂四根长度、粗细、材质均相同的草绳,四根草绳分别在白酒、糖水、盐水和清水中浸泡过,几个小时后,观察到白酒中浸泡过的草绳上停留的蝴蝶最多。这个实验可以研究的问题是( )
    A.蝴蝶喜欢什么颜色的光 B.蝴蝶喜欢什么种类的食物
    C.蝴蝶喜欢什么样的温度环境 D.蝴蝶喜欢什么材质的草绳
    【答案】B
    【解析】四根长度、粗细、材质均相同的草绳,四根草绳分别在白酒、糖水、盐水和清水中浸泡过,几个小时后,观察到白酒中浸泡过的草绳上停留的蝴蝶最多,说明蝴蝶喜欢白酒的气味,与颜色、温度及草绳的材质都无关.
    18.(2019诸暨校级期中)用金属框可以拉出一个肥皂泡。小明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形状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就“小明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形状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它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收集证据 D.验证假设
    【答案】B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因此就“小明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形状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作出假设。
    19.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①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科学书的宽度是183.6毫米;
    ②在10毫升试管中加热5毫升水;
    ③用100 mL量筒量取5.26 mL的食盐水;
    ④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 ℃;
    ⑤用10 mL量筒量取6 mL的食盐水。
    A.①② B.②③④ C.④⑤ D.①⑤
    【答案】D
    【解析】用最小刻度是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记录数据时应该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故①对;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中的液体不可以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②错;用100 mL量筒量取液体只能读到毫升的下一位,故③错;用普通温度计测温度只能读到摄氏度的下一位,故④错;量取6 mL的食盐水选择量筒的量程比6 mL略大,故⑤正确,所以应选D。
    20.(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小李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手边只有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处做了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做了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测该杯中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 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是( )
    A. 20 ℃ B. 30 ℃ C. 40 ℃ D. 60 ℃
    【答案】D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的温度为100 ℃,AB间的距离为40厘米,则1厘米液柱表示的温度=eq \f(100 ℃,40厘米)=2.5 ℃/厘米;这杯水的温度为24厘米×2.5 ℃/厘米=60 ℃,故D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
    21.请在下面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枚硬币厚度为2.1__________。
    (2)一位同学的手臂长为6__________。
    (3)某位病人体温为38.5__________。
    (4)一个量筒测量范围为500__________。
    【答案】(1)毫米 (2)分米 (3)摄氏度 (4)毫升
    【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
    22.下列仪器中:
    (1)用来加热的是__________。
    (2)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
    (3)取用块状固体的是__________。
    (4)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
    (5)用作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的是__________。
    (6)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_____。(均填字母)
    A.烧杯 B.滴管 C.酒精灯
    D.玻璃棒 E.药匙 F.试管 G.镊子
    【答案】(1)C (2)E (3)G (4)B (5)F (6)D
    【解析】根据仪器的名称和特点及取用试剂用量的多少来判断用什么样的仪器.
    23.(长兴县校级期中)我国铁道的标准轨距(即两条铁轨之间距离)是1.435米,合________厘米。如果你要测量某段铁道的轨距是否符合标准,应选用最小刻度是________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答案】143.5;厘米
    【解析】(1)因为1m=100cm。所以1.435m=143.5cm;(2)143.5cm最后一位5为估读值,此数值的最小分度值为1cm,故选用最小刻度是1c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24.(2019萧山区月考)科学测量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步骤,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1)小兰测得体温如图甲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而她用后未甩,如果用它去测两个体温分别为35 ℃和38 ℃的病人的体温时,温度计上的读数分别应为________℃和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刻度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cm,若刻度尺受热膨胀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36.6;36.6;38 (2)1.27;偏小
    【解析】(1)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为36℃+6×0.1℃=36.6℃;
    用示数是36.6℃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5℃的病人体温时,由于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所以体温计的读数仍保持36.6℃;用示数是36.6℃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8℃的病人时,水银会从液泡内膨胀上升,使示数增加到38℃,所以体温计的读数为38℃;正常人的体温约37℃,用这只体温计去测一个正常人的体温,由于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2℃;
    (2)由图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左边的三角板对应的刻度是2.00cm,右边的三角板对应的刻度是3.27cm,因此纽扣的直径为:3.27cm-2.00cm=1.27cm;
    刻度尺受热后变长,分度值变大,用此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如:物体的长度的真实值是2cm,受热膨胀后的刻度尺的2cm要比实际的2cm长,用这个刻度尺来测量,示数就小于2cm,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25.(仙游期末)实验室里要严格按实验规定操作:
    (1)使用酒精灯时,一旦酒精洒出并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________________,也__________________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3)实验室里的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____________,固体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湿抹布盖灭 (2)不聚成水滴;不成股流下
    (3)1~2毫升;盖满试管底部
    【解析】(1)使用酒精灯时,一旦酒精洒出并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用湿抹布盖灭;(2)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仪器已洗干净;(3)实验室里的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26.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完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请分析上述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______相平。
    (2)如果两位同学读数都正确,测出石块的体积,较接近真实值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3)甲同学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______。
    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
    C.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
    【答案】(1)凹液面底部 (2)甲 (3)B、C
    【解析】由于石块从水中取出过程中带出了一些水,所以乙同学的读数偏大;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会使读数偏小;改用粗线拴住石块会使读数偏大;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小。
    27.(2019富阳校级月考)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_____。
    (3)蒸发液体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________。
    【答案】(1)B (2)A (3)D
    【解析】(1)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先预热,再使试管均匀受热,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晃动试管,防止试管破裂;(2)滴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再去吸取其他药品,以免污染其他试剂瓶中的药品;(3)蒸发液体时,液体沸腾,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8.(2019杭州校级期中)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3 cm,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时,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28 cm,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一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位置在8 cm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
    【答案】20 ℃
    【解析】水银柱3cm时的温度是0℃,28c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c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为:100℃/(28℃−3℃)=4℃/cm;在水中水银柱的长度=8cm-3cmcm=5cm,水的温度=5cm×4℃/cm=20℃。
    29.(2019常德模拟)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小红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下图中________(填字母)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________。
    【答案】A、C
    【解析】悬重法测石蜡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并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1,再用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2,则石蜡的体积V=V2-V1=59cm3-54cm3=5cm3;据此分析,测量石蜡的体积只需要B和D两次测量,A和C可以省去。
    30.下列事物中,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_____。
    A.风是怎样形成的?
    B.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
    C.为什么会打雷?
    D.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
    E.小鸡是如何出生的?
    F.水为什么会结冰?
    G.小明的理想是什么?
    H.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A、C、E、F、H
    【解析】科学主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31.请你看图填写刻度尺上的相关概念。
    (1)________:刻度尺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________: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
    【答案】(1)量程 (2)分度值
    【解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使用厚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尺的刻度线要贴紧待测物体,且尺子的0刻度线或整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观察刻度线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2.统计结果显示,一般身材的人身高与脚印大小有一定的关系。下列关于刑侦人员为估计涉案人员高矮和体重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获得脚印的大小,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体重
    B.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
    C.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和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
    D.以上做法都可以
    【答案】C
    【解析】根据一般身材的人身高与脚印大小有一定的关系。题中的等量关系是:罪犯的脚印深度和其本身重力下的压痕深度相同,即罪犯对地面的压强和他本身的重力(即压力)对地面的压强相同。
    33.(1)将稍微有些凹陷的乒乓球放入热水杯中,乒乓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凹陷部分会重新凸出来;球内空气受热膨胀
    【解析】乒乓球放入热水杯中,球内空气受热,空气分子之间的间距增大,空气膨胀。
    (2)某同学测得自己步行的步幅是80厘米,他从操场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135步,那么操场的两端距离约________米。
    【答案】108
    【解析】80×135÷100=108(米)
    三、探究题(每空1分,共23分)
    34.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1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应将该步骤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A;C;用铜丝绕圈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2)DBEC
    【解析】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的正确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细铜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细铜丝的直径。
    35.(萧山区期中)(1)下表中是三种不同的温度计能够测量的温度范围,要到气温低到-50 ℃的北极去考察,能带的温度计是________;要测沸水温度,不能用的温度计是________。
    (2)小明同学还想测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具体如下: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V1,将一枚大头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读出此时液面所指示的体积V2,V2与V1的差值就是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小红同学认为这种操作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酒精温度计;酒精温度计
    (2)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太小,放入该量筒的水中后,液面发生的变化太小
    【解析】(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由于酒精的凝固点比较低,所以要到气温低到-50℃的北极去考察,水银、煤油的凝固点,酒精仍不会凝固,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北极的温度;水的沸点为100℃,测沸水的温度不能用酒精温度计,因为沸水温度高于酒精的沸点。(2)由于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很小,放入量筒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很小,无法读出与V1不同的数值,不可能计算出一枚大头针的体积。
    36.(余杭区期中)科学探究的方式和过程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但具有一些基本要素,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证据)、检验假设、报告与交流等。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探究的问题。
    (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如图)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是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__________。
    A.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B.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提出假设: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时发现车胎瘪了。他感到很奇怪,昨天还是好好的,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他运用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经验想到,也许是车胎破了,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设计研究方案: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____________。
    A.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B.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C.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4)实施方案:在进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支试管中,以形成对照。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报告与交流:为探究微量元素铁、锌对白玉蜗牛(如图)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取体重相近的白玉蜗牛并分成三组,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喂养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各选取一只白玉蜗牛做实验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气嘴的螺丝松了(或气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 (3)A (4)量取清水要另取一个量筒(或把量筒洗净后再量取清水;或先量取清水再取唾液) (5)微量元素锌对白玉蜗牛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合理即可);不能;样本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
    【解析】(1)AC、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都具体、明确;
    B、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爬走的原因有很多如光的影响、水分的影响、搬动花盆的震动刺激等.
    因此,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不够具体、明确,故选B.
    (2)提出假设:“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时发现车胎瘪了.他感到很奇怪,昨天还是好好的,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他运用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经验想到”,也许是车胎破了,也许是气嘴的螺丝松了或气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写出一条即可).
    (3)A、“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灭菌处理);而实验后,除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无菌的条件).
    B、“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没有排除原有细菌的影响;
    C、“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乙组未灭菌,变量不唯一.
    因此A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故选A
    (4)“实施方案:在进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试管中,以形成对照”.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改正是量取清水要另取一个量筒(或把量筒洗净后再量取清水、或先量取清水再取唾液).
    (5)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微量元素锌对白玉蜗牛的生长有显著影响或微量元素铁对白玉蜗牛生长的影响不大
    如果选取各一只白玉蜗牛做实验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因为样本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
    37.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__℃。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0 (2)D
    【解析】本题中从开始计时到第12分钟温度变化基本上是均匀的,最后温度保持30 ℃不变,说明室温是30 ℃。
    38.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段劈开的竹筒(长15厘米)、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处。如图所示。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为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
    (4)小雨认为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实验中蚂蚁数量太少,没有设置重复实验,你认为小雨的说法正确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蚂蚁喜欢甜食吗
    (2)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
    (3)蚂蚁喜欢甜食
    (4)正确
    【解析】(1)(2)科学探究的三个要素依次是明确的目标、实验的过程、还要有结果.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3)由于生物具有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的特性,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蚂蚁喜欢甜食.(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该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
    39.纸币的使用频率越高,纸币上的细菌数量越多。某中学科技兴趣活动小组从银行、商店、农贸市场及医院收费处随机采集8种面额的纸币样品各30张,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漂洗各种纸币,对洗出液进行细菌培养,测得如下表的数据:
    请回答如下问题:
    (1)由数据可推理出__________面额纸币的使用频率较高。
    (2)在根据表中数据推出上述结论的过程中,为了使结论更为可靠,应比较各面额纸币的____________。
    【答案】(1)1元和2元 (2)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
    【解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由于不同面额纸币的大小不同,因此“在根据表中数据推出上述结论的过程中,为使结论更为可靠”,应比较各面额纸币的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
    40.小宇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他做了如下的实验:将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 min测一次瓶中水的温度。经过半个小时的实验,小宇得到的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小宇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本领强
    【解析】由题知,两瓶内水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黑纸瓶水温升高得多,说明黑纸瓶水吸热多,所以黑纸的吸热性能好于白纸。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温度计类型
    测温范围
    水银温度计
    约-39 ℃~357 ℃
    酒精温度计
    约-114 ℃~78 ℃
    煤油温度计
    约-30 ℃~150 ℃
    组别
    数量(只)
    实验开始时平均体重(克/只)
    一段时间后平均体重(克/只)
    增重(%)
    普通饲料
    10
    25
    31.4
    25.6%
    普通饲料+铁
    10
    25
    32.4
    29.6%
    普通饲料+锌
    10
    25
    36.5
    46.0%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面额
    细菌总数(个/30张)
    每张的细菌数(个/张)
    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个/cm2)
    2角
    126 150
    4 205
    34
    5角
    147 400
    4 913
    34
    1元
    363 150
    12 105
    68
    2元
    363 100
    12 103
    67
    5元
    98 800
    3 293
    16
    10元
    145 500
    4 850
    27
    50元
    25 700
    857
    4
    100元
    12 250
    408
    2
    日照时间/min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纸瓶水温/℃
    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黑纸瓶水温/℃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相关试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科学入门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科学入门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科学入门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科学入门综合与测试教案,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01章科学入门复习课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7年级上册第01章科学入门复习课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说理题,阅读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7年级上册 第01章 科学入门(单元综合测试)(教师版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