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题型训练:第一章《科学入门》选择题(3)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002005/0-17216288584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分类题型训练:第一章《科学入门》选择题(3)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002005/0-17216288584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分类题型训练:第一章《科学入门》选择题(3)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002005/0-17216288585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分类题型训练:第一章《科学入门》选择题(3)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分类题型训练:第一章《科学入门》选择题(3)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共10页。
《科学入门》选择训练(3)1.原来在量筒中盛有50毫升的酒精,小明要取出15毫升的酒精,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明倒完后俯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明实际倒出的酒精体积( ) A. 大于15毫升 B. 等于15毫升 C. 小于15毫升 D. 无法确定 2.下列关于滴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取液后的滴管,倒放在试管架上,以免液体流出 B. 滴管用完后放在洁净的实验台上 C. 滴瓶上的滴管用过以后未经蒸馏水冲洗便放回原瓶 D. 取用少量液体时,将滴管伸入试管 3.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 0.56 升= 0.56×1000 毫升= 560 毫升 B. 1.8 米=1.8 米×1000 毫米= 1800 毫米 C. 0.5 厘米3 = 0.5×1000 毫升= 500 毫升 D. 12 米=12 米×100 = 1200 厘米 4.在下列单位换算中,推导过程和结果都正确的是( ) A. 1.5m=1.5cm×100=150cm B. 1.5m=1.5m×100cm=150cm C. 1.5m=1.5m×100=150cm D. 1.5m=1.5×100cm =150cm 5.在实验室的测量工具中,有些工具刻度均匀,有些刻度不均匀,下列刻度线分布不均匀的是( ) A. 刻度尺 B. 量筒 C. 量杯 D. 体温计 6.关于量筒和量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者都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B. 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C. 两者的刻度分布都是均匀的 D. 量筒壁上的刻度单位是mL,即cm3 7.下列有关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酒精灯焰心加热 B. 手持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 C. 用体温计测冰水混合物温度 D. 测量液体温度时,不能让温度计离开液体再读数 8.在实验室的仪器中,可用来直接加热固体或液体的玻璃仪器是( ) A. 酒精灯 B. 试管 C. 蒸发皿 D. 烧杯 9.有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厘米,将它插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在某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12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 A. 60℃ B. 65℃ C. 50℃ D. 40℃ 10.如图所示,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11.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表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某中学生的100米赛跑的成绩是13秒 B. 张老师的身高是1.72米 C. 我们上课的教室面积约为260平方米 D. 杭州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 12.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 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测和假设 C. 制定计划 D. 获得事实与证据 13.下列不属于定量观察的是( ) A. 用手摸桌子的光滑度 B. 用刻度尺测科学书的长和宽 C. 用天平称物体质量 D. 用体温计测量人体的体温 14.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看到( ) A. 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 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 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 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低,示数相同 15.小江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向下俯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8mL ,则小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小于12mL B. 等于12mL C. 大于12mL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2mL 16.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经过观察得到下表所示数据。从数据可知:该同学探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A. 阳光 B. 空气 C. 温度 D. 水分 17.小磊同学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23厘米、2.22厘米、2.83厘米、2.2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 A. 2.38厘米 B. 2.227厘米 C. 2.2267厘米 D. 2.23厘米 18.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菌;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⑦⑥ D. ④⑤⑦⑧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实验中,我们常常要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测量 B. 单凭我们的感觉,就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 C. 借助各种仪器可以大大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 D. 在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功的往往是善于观察的人 2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21.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 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22.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 ) A. 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 B. 体温计的玻璃泡内装的是水银 C. 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 D.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 23.如图所示的四种测量中,最符合科学测量要求的是( )24.关于量筒的使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少量的物质间化学反应可在量筒中进行 B. 量筒上端刻度读数比下端刻度读数大 C.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高点保持水平 D. 量筒的“0”刻度在最底部 25.正确量取13mL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①10mL量筒 ②20mL量筒 ③10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 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26.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要采取多次测量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B. 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C.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D. 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27.小明用量筒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8毫升。则该小明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 小于2毫升 B. 大于2毫升 C. 等于2毫升 D. 以上都错 28.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我市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游,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你认为最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 A. 小敏 B. 小英 C. 小玲 D. 小红 29.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 0.05毫米 B. 0.005厘米 C. 0.1厘米 D. 0.1毫米 30.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15℃;把它插入1标准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5℃,如果将它插入某种液体温度计示数为35℃,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 A. 17℃ B. 25℃ C. 32℃ D. 37℃ 31.甲、乙两支准确的水银温度计,甲的玻璃泡的容积比乙的大,两支温度计直玻璃管的内径相等,当周围温度改变时,则( ) A. 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大,因此甲的读数比乙的大 B. 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小,但读数仍与乙的相同 C. 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大,但读数仍与乙的相同 D. 甲、乙水银柱长度的变化相同,因此温度的变化相同 32.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下面实验室的安全守则明显错误的是( ) A. 听从老师的指示,未经老师的允许不能擅自进入实验室。 B. 不能用湿手接触实验室电源,以免发生触电事故,但是可以将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 C. 打翻化学试剂或器皿时需立即处理,并及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汇报。 D. 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环境污染。实验完毕后,将你的实验区域清理干净,并清洗双手。3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②应该用酒精灯的焰心给物质加热 ③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④不能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⑤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⑥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A. ①②④⑤ B. ③⑤ C. ①④⑥ D. ①④⑤⑥ 34.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处应该刻上5℃ B. C处应该刻上-15℃ C. 20℃刻度线距B处2厘米 D. 20℃刻度线距B处3厘米 35.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做结论 36.“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490℃,可用于检测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碳纳米管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B. 碳纳米管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很小 C. 金属镓的体积变化在30℃∼490℃的范围内可能是比较均匀的 D. 理论上该温度计也可用于测量沸水的温度或者体温 37.以下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在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B. 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C. 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 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38.下列几种测量方法:①为了测1张纸的厚度,先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②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和①方法同类的有( ) A. 只有② B. 只有③ C. ②和③都是 D. 都不是 39.妈妈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8.4℃,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吃药后1小时再测量他的体温,下列可能出现的测量结果是( ) A. 37.1℃ B. 38.8℃ C. 37.0℃ D. 38.0℃ 40.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采用如下方法:把一张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的外表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所示),然后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再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为圆柱体周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 B. 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大 C. 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偏大都有可能 D. 该测量方法正确 41.“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观念的是( ) A.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负面作用 B. 工业废水达标后排放,防治水体污染 C. 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 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42.学习科学经常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实验。下列操作及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 )43.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 A. 80℃ B. 60℃ C. 50℃ D. 30℃ 44.某学生欲从盛有液体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量筒放平后,俯视液面读数为2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为l3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 12毫升 B. 大于12毫升 C. 小于12毫升 D. 无法判断 45.实验室加热约5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⑤ 46.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的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 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B. 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 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D. 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47.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课堂记录,其中有一位同学记录错误的是( ) A. 小明:用皮尺测量球场的宽度,记录数据是 25.36 米,这个皮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1 分米 B. 小红:用刻度尺测得科学书的宽是 16.80 厘米,准确值是 0.168 米 C. 小洁:下列是几个物理量的国际制主单位:长度:米;体积:米 3;温度:摄氏度 D. 小王:衢州市区 2003 年冬天最低气温是-6℃,读作零下六摄氏度或负六摄氏度 48.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小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 据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 A. 黄瓜 B. 青椒 C. 芹菜 D. 白菜 49.下列不属于定量观察的是( ) A. 用手摸桌子的光滑度 B. 用刻度尺测科学书的长和宽 C. 用天平称物体质量 D. 用体温计测量人体的体温 50.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观察时我们会借助工具。下列有关借助工具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 B. 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C. 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D.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参考答案1.C 2.C 3.A 4.D 5.C 6.C 7.D 8.B 9.D 10.B11.C 12.D 13.A 14.D 15.A 16.D 17.D 18.B 19.B 20.C21.A 22.C 23.D 24.B 25.C 26.D 27.B 28.A 29.D 30.B31.C 32.B 33.C 34.C 35.B 36.A 37.D 38.B 39.B 40.D41.C 42.A 43.C 44.C 45.D 46.A 47.C 48.B 49.A 50.C
《科学入门》选择训练(3)1.原来在量筒中盛有50毫升的酒精,小明要取出15毫升的酒精,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明倒完后俯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明实际倒出的酒精体积( ) A. 大于15毫升 B. 等于15毫升 C. 小于15毫升 D. 无法确定 2.下列关于滴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取液后的滴管,倒放在试管架上,以免液体流出 B. 滴管用完后放在洁净的实验台上 C. 滴瓶上的滴管用过以后未经蒸馏水冲洗便放回原瓶 D. 取用少量液体时,将滴管伸入试管 3.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 0.56 升= 0.56×1000 毫升= 560 毫升 B. 1.8 米=1.8 米×1000 毫米= 1800 毫米 C. 0.5 厘米3 = 0.5×1000 毫升= 500 毫升 D. 12 米=12 米×100 = 1200 厘米 4.在下列单位换算中,推导过程和结果都正确的是( ) A. 1.5m=1.5cm×100=150cm B. 1.5m=1.5m×100cm=150cm C. 1.5m=1.5m×100=150cm D. 1.5m=1.5×100cm =150cm 5.在实验室的测量工具中,有些工具刻度均匀,有些刻度不均匀,下列刻度线分布不均匀的是( ) A. 刻度尺 B. 量筒 C. 量杯 D. 体温计 6.关于量筒和量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者都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B. 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C. 两者的刻度分布都是均匀的 D. 量筒壁上的刻度单位是mL,即cm3 7.下列有关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酒精灯焰心加热 B. 手持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 C. 用体温计测冰水混合物温度 D. 测量液体温度时,不能让温度计离开液体再读数 8.在实验室的仪器中,可用来直接加热固体或液体的玻璃仪器是( ) A. 酒精灯 B. 试管 C. 蒸发皿 D. 烧杯 9.有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厘米,将它插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在某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12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 A. 60℃ B. 65℃ C. 50℃ D. 40℃ 10.如图所示,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11.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表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某中学生的100米赛跑的成绩是13秒 B. 张老师的身高是1.72米 C. 我们上课的教室面积约为260平方米 D. 杭州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 12.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 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测和假设 C. 制定计划 D. 获得事实与证据 13.下列不属于定量观察的是( ) A. 用手摸桌子的光滑度 B. 用刻度尺测科学书的长和宽 C. 用天平称物体质量 D. 用体温计测量人体的体温 14.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看到( ) A. 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 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 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 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低,示数相同 15.小江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向下俯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8mL ,则小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小于12mL B. 等于12mL C. 大于12mL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2mL 16.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经过观察得到下表所示数据。从数据可知:该同学探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A. 阳光 B. 空气 C. 温度 D. 水分 17.小磊同学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23厘米、2.22厘米、2.83厘米、2.2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 A. 2.38厘米 B. 2.227厘米 C. 2.2267厘米 D. 2.23厘米 18.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菌;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⑦⑥ D. ④⑤⑦⑧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实验中,我们常常要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测量 B. 单凭我们的感觉,就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 C. 借助各种仪器可以大大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 D. 在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功的往往是善于观察的人 2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21.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 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22.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 ) A. 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 B. 体温计的玻璃泡内装的是水银 C. 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 D.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 23.如图所示的四种测量中,最符合科学测量要求的是( )24.关于量筒的使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少量的物质间化学反应可在量筒中进行 B. 量筒上端刻度读数比下端刻度读数大 C.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高点保持水平 D. 量筒的“0”刻度在最底部 25.正确量取13mL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①10mL量筒 ②20mL量筒 ③10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 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26.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要采取多次测量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B. 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C.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D. 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27.小明用量筒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8毫升。则该小明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 小于2毫升 B. 大于2毫升 C. 等于2毫升 D. 以上都错 28.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我市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游,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你认为最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 A. 小敏 B. 小英 C. 小玲 D. 小红 29.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 0.05毫米 B. 0.005厘米 C. 0.1厘米 D. 0.1毫米 30.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15℃;把它插入1标准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5℃,如果将它插入某种液体温度计示数为35℃,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 A. 17℃ B. 25℃ C. 32℃ D. 37℃ 31.甲、乙两支准确的水银温度计,甲的玻璃泡的容积比乙的大,两支温度计直玻璃管的内径相等,当周围温度改变时,则( ) A. 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大,因此甲的读数比乙的大 B. 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小,但读数仍与乙的相同 C. 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大,但读数仍与乙的相同 D. 甲、乙水银柱长度的变化相同,因此温度的变化相同 32.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下面实验室的安全守则明显错误的是( ) A. 听从老师的指示,未经老师的允许不能擅自进入实验室。 B. 不能用湿手接触实验室电源,以免发生触电事故,但是可以将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 C. 打翻化学试剂或器皿时需立即处理,并及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汇报。 D. 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环境污染。实验完毕后,将你的实验区域清理干净,并清洗双手。3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②应该用酒精灯的焰心给物质加热 ③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④不能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⑤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⑥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A. ①②④⑤ B. ③⑤ C. ①④⑥ D. ①④⑤⑥ 34.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处应该刻上5℃ B. C处应该刻上-15℃ C. 20℃刻度线距B处2厘米 D. 20℃刻度线距B处3厘米 35.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做结论 36.“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490℃,可用于检测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碳纳米管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B. 碳纳米管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很小 C. 金属镓的体积变化在30℃∼490℃的范围内可能是比较均匀的 D. 理论上该温度计也可用于测量沸水的温度或者体温 37.以下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在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B. 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C. 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 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38.下列几种测量方法:①为了测1张纸的厚度,先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②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和①方法同类的有( ) A. 只有② B. 只有③ C. ②和③都是 D. 都不是 39.妈妈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8.4℃,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吃药后1小时再测量他的体温,下列可能出现的测量结果是( ) A. 37.1℃ B. 38.8℃ C. 37.0℃ D. 38.0℃ 40.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采用如下方法:把一张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的外表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所示),然后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再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为圆柱体周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 B. 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大 C. 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偏大都有可能 D. 该测量方法正确 41.“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观念的是( ) A.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负面作用 B. 工业废水达标后排放,防治水体污染 C. 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 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42.学习科学经常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实验。下列操作及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 )43.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 A. 80℃ B. 60℃ C. 50℃ D. 30℃ 44.某学生欲从盛有液体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量筒放平后,俯视液面读数为2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为l3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 12毫升 B. 大于12毫升 C. 小于12毫升 D. 无法判断 45.实验室加热约5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⑤ 46.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的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 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B. 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 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D. 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47.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课堂记录,其中有一位同学记录错误的是( ) A. 小明:用皮尺测量球场的宽度,记录数据是 25.36 米,这个皮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1 分米 B. 小红:用刻度尺测得科学书的宽是 16.80 厘米,准确值是 0.168 米 C. 小洁:下列是几个物理量的国际制主单位:长度:米;体积:米 3;温度:摄氏度 D. 小王:衢州市区 2003 年冬天最低气温是-6℃,读作零下六摄氏度或负六摄氏度 48.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小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 据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 A. 黄瓜 B. 青椒 C. 芹菜 D. 白菜 49.下列不属于定量观察的是( ) A. 用手摸桌子的光滑度 B. 用刻度尺测科学书的长和宽 C. 用天平称物体质量 D. 用体温计测量人体的体温 50.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观察时我们会借助工具。下列有关借助工具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 B. 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C. 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D.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参考答案1.C 2.C 3.A 4.D 5.C 6.C 7.D 8.B 9.D 10.B11.C 12.D 13.A 14.D 15.A 16.D 17.D 18.B 19.B 20.C21.A 22.C 23.D 24.B 25.C 26.D 27.B 28.A 29.D 30.B31.C 32.B 33.C 34.C 35.B 36.A 37.D 38.B 39.B 40.D41.C 42.A 43.C 44.C 45.D 46.A 47.C 48.B 49.A 50.C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