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14- 化学式与化合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706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14- 化学式与化合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706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14- 化学式与化合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706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含答案解析)
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14- 化学式与化合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14- 化学式与化合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柠檬酸(C6H8O7)具有温和爽快的酸味,普遍用于各种饮料、汽水、葡萄酒、糖果等食品的制造。关于柠檬酸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为192g B. 由20个原子构成
C. 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4:7 D. 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2.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3 C. +4 D. ﹣4
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3个碳酸根离子:3CO3-2 B. 2个氖原子:Ne2
C. 硫酸铁:FeS04 D.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P2+5O5
4.LiCO2(钴酸锂)主要用于制造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已知LiC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C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5.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 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B. 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C. Mg+2:“+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6.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名称均书写正确的是( )
A. Fe(OH)2:氢氧化铁 B. Hg:氦 C. K2CO3:碳酸钾 D. NH4Cl:氯化氨
7.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它们表示的含义中,正确的是
A. “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 “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C. “3”表示3个硫酸分子 D. “4”表示4个氧原子
8.已知CaO,CuO,SO2 , CO等属于氧化物;NH3 , CH4 , HF,NaH,KH等属于氢化物.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氢化物可理解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
B. 水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
C. H2SO4既不属于氧化物又不属于氢化物
D. 在NaH中,钠元素和氢元素都显+1价
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镁 MgO B. 氧化钠 NaO C. 硫酸锌 ZnSO4 D. 氢氧化铜 Cu(OH)2
10.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KCl+3O3
B. 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两个蔗糖分子:2C12H22O10
D. 工业上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3CO+Fe2O3 高温 __4Fe+3CO2↑
11.有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Na2SiO3 , 其中Si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12.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较多,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为+2价的是( )
A. NO B. N2O3 C. NH3 D. N2O5
13.隐形眼镜的洗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H2O2)和水(H2O)两种物质中,相同的是( )
A. 氢分子数 B. 氢的质量分数 C. 相对分子质量 D. 组成元素
二、填空题
14.用化学符号填空:2个氮原子________;n个钠离子________; 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表示氢原子,“O”表示氧原子) 表示________;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__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
15.请回忆你和老师共同学习的酸和碱反应的实验探究,并按要求进行实验设计与分析:
(实验探究)
(1)据图设计酸和碱反应:
写出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为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硫酸是否过量,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
(实验评价)
①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二个方案中,有一个正确方案,是________(填“甲”“乙” )。
②请分析另一个同学方案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反思)
探究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硫酸是否有剩余,还可选择一种试剂是(________)
AFe BCa(OH)2 CCuO DNa2CO3
四、综合题
1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2)的基本反应类型.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________;
(2)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17.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正、负极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反应的化方程式为________;b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小李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①将水样静置,用如图2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用玻璃棒引流
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c.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内壁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②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③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化合物的是________,氧化物的是________。(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18.为维护食品安全,卫生部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增白剂及过氧化钙等.
(1)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2 , 其中氧元素与钙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CaO2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和“氧化物”).
(2)正确看待和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非常重要.下图是某超市售卖的2种不同品牌橙汁的标签.
①2种橙汁均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和“混合物”)
②你更倾向于选择的品牌是:________(填“A”或“B”)为防范添加剂危害,选购包装食品时应________(至少一条)
五、计算题
19.中国“青蒿素之母”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请回答: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精确到0.1%)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解析:A. 相对分子质量 =12 ×6+1 ×8+16 ×7=192,A不符合题意;
B. 一个柠檬酸分子由21个原子构成,B不符合题意
C. 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6:8:7,C不符合题意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分析
B、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构成分析
C、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构成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2. C
解析:解: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3)×4=0,则x=+4价.
故选:C.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3N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3. D
解析:A.3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3CO32- , A不符合题意;
B.2个氖原子表示为2Ne,B不符合题意;
C.FeSO4为硫酸亚铁的化学式,C不符合题意;
D.化合价标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呈在前,数字在后,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4. C
解析: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钴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
故选:C.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LiC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5. A
解析:解: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Na中的2表示钠原子的个数为2个,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A错误;
B、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故2OH﹣中的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故正确;
C、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 Mg+2 中的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正确;
D、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N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正确;
故选A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进行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6. C
解析:A、Fe(OH)2的名称书写不符合题意,应为氢氧化亚铁,A不符合题意;
B、Hg的名称为汞,水银,而不是氦,B不符合题意;
C、K2CO3:碳酸钾的化学式和相应名称均书写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NH4Cl的名称为“氯化铵”,而不是氯化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解答
B根据氦的元素符号He解答
C根据K2CO3和碳酸钾化学式和名称正确解答
D根据NH4Cl名为氯化铵解答
7. C
【解析】分析: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和化学式等化学符号的周围有不少数字,对这些数字的含义理解、掌握和应用一直是不少同学学习的难点,因此常常混淆其表示的意义.如: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它们表示的含义.
解答: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说法错误,因为元素不论个数,只论种类,故A错误;
B、“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说法错误,因为“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故B错误;
C、“3”表示3个硫酸分子,说法正确,故C正确;
D、“4”表示4个氧原子,说法错误,因为“4”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4个氧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
8. D
解析:解:A、NH3、CH4、HF、NaH、KH 等属于氢化物,由它们的组成特点可知,氢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
B、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所以既属于氧化物也属于氢化物,故B说法正确;
C、硫酸由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氢化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C说法正确;
D、在 NaH 中,钠元素显+1,氢元素显﹣1价,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氢化物的特点考虑;
B、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所以既属于氧化物也属于氢化物;
C、根据硫酸由三种元素组成考虑;
D、在化合物中必须有正价有负价.
9. B
解析:解:A、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B、氧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O,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C、硫酸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ZnSO4 , 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D、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u(OH)2 , 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故选B.
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0. B
解析:A. 在氯酸钾中氯元素显+5价而不是+3价,不符合题意;
B. 此结构示意图中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故为镁原子,符合题意;
C. 两个蔗糖分子:2C12H22O11 , 故符合题意;
D.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石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 __ 2Fe+3CO2 , 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号前数后。
B、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
C. 化学式前有数字,只表示多个分子。
D、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石来炼铁。
11. D
解析: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Si的化合价为x,可知Na2SiO3中Si的化合价:(+1)×2+x+(﹣2)×3=0,则x=+4.
故选D.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a2SiO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12. A
解析:A、NO中: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a+(-2)=0,则a=+2;符合题意;
B、N2O3中: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b:2b+(-2)×3=0,则b=+3;不符合题意;
C、NH3中: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c:c+(+1)×3=0,则c=-3;不符合题意;
D、N2O5中: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d:2d+(-2)×5=0,则d=+5;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作答。
13. D
解析:解:A、由化学式可知,过氧化氢(H2O2)和水(H2O)两种物质中都不含有氢分子,A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1:8,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2)═1:16,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明显不同,B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过氧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C不符合题意;
D、水、过氧化氢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分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宏观表示物质的组成元素,微观表示一个分子里有多少个原子。
二、填空题
14.2N;nNa+;3SO42-;Al2O3;2H2O;Fe(+2)O
解析:1.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为2N.2、3.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n个钠离子可表示为:nNa+ , 3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SO42-;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氧元素),根据各元素的化合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5.由图示可知,一个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即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O,图中有两个该物质的分子,故其符号为:2H2O;6.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Fe(+2)O。
分析:本题考查了各种符号的书写及微观图的意义,要做到图、式、数的完美组合。
三、实验探究题
15. (1)变红色;无;2NaOH+ H2SO4= Na2SO4+2H2O
(2)乙;酚酞在酸性、中性环境中都是无色,酚酞不变色,不能确定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3)ACD
解析:(1)【实验探究】酚酞遇碱变红色,中性、酸性环境显无色。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变成中性,酚酞变成无色,。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H2SO4= Na2SO4+2H2O。(2)【实验评价】硫酸能使石蕊变成红色,滴加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硫酸过量,乙同学方案正确;酚酞在酸性、中性环境中都是无色,滴加酚酞,酚酞不变色,可能是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也可能是硫酸过量,溶液显酸性。
①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二个方案中,乙同学方案正确。
②请分析另一个同学方案不正确原因是:酚酞在酸性、中性环境中都是无色,不能确定酸碱恰好完全反应。(3)【实验反思】A、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有气泡生成,能够说明硫酸有剩余; B、Ca(OH)2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没有明显现象,不能判断硫酸是否有剩余; C、CuO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能够说明硫酸有剩余;
D、Na2C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有气泡生成,能够说明硫酸有剩余。
故答案为:ACD。
分析:特别注意:【实验反思】中,如果是题目是:探究“上述实验中”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硫酸是否有剩余,答案就会有B氢氧化钙。因为烧杯中有酚酞,滴加氢氧化钙溶液立即变红色,说明没有硫酸剩余;滴加氢氧化钙溶液一段时间后变红色,说明硫酸有剩余。
四、综合题
16. (1)2KClO32KCl+3O2↑
(2)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解析:解:(1)根据实验室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条件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是什么,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 式:2KClO32KCl+3O2↑;(2)澄清的石灰水的溶质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其反应符合“AB+CD=AD+CB”的特点,故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2KClO32KCl+3O2↑;(2)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及注意的事项书写反应的方程式,并根据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进行判断.
17. (1)1:2;2H2O通电__2H2+O2↑;氢气
(2)ad;硬水;煮沸
(3)C;D;D
解析:(1)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观察到a、b两均产生气体,a管产生的气体少,是氧气,a管连接电源的正极;b管产生的气体多,是氢气,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通电__2H2+O2↑ 。(2)①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操作是用玻璃棒引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漏斗末端颈尖应紧靠烧杯内壁、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不用能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免损坏滤纸等。ad操作正确;②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硬水;③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干冰和冰、氧气和臭氧、过氧化氢和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氧和氧气都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故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C,属于化合物的是D,属于氧化物的是D。
分析:(1)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以及反应原理回答有关问题。(2)①根据过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分析判断;②根据硬水的检验方法分析回答;③根据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解答。(3)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进行解答。
18. (1)4:5;氧化物
(2)混合物;B;养成看标签的习惯,尽量购买含添加剂少的食物
解析:解:(1)过氧化钙中氧元素与钙元素的质量比是(16×2):40=4:5;Ca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2)①由标签上的配料表可知,2种橙汁中均含有多种物质,均属于混合物;
②更倾向于选择的品牌是:B;为防范添加剂危害,选购包装食品时应养成看“标签”的习惯,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
故答案为:(1)4:5;氧化物;(2)①混合物;②B;养成看“标签”的习惯,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掌握氧化物的概念;(2)①由标签上的配料表可知,2种橙汁的物质分类;②从健康方面考虑:选取添加剂少的食品.
五、计算题
19. (1)282
(2)90:11:40
(3)28.4%
解析:(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2)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3)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6×5282 ×100%≈28.4%.
故答案为:(1)282;(2)90:11:40;(3)28.4%.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向烧杯中加入 10mL 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①溶液颜色________;
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②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②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变成________色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的方案
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乙同学的方案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硫酸过量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向烧杯中加入 10mL 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①溶液颜色变红色;
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②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②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变成无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6-溶液(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3-碳单质(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科学(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17-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