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压强教案及反思
展开《压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是初中力学内容的重点知识,而压强概念又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在学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中经常用到,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浮力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采取分析现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的研究方法,从而理解压强的概念和掌握控制变量法。
【学情分析】
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转换、控制变量、比值定义、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要学习的压强的概念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Pa)”。
4、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对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进行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压力的例子及亲自体验,了解压力。
2、通过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等科学技能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决措施:借助实验器材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总结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活动和讨论,让学生在实践和合作中获取一些生活中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加深对压强知识的理解。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学习下定义的科学方法。
解决措施: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法”(与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速度)及“比值定义法”等得出压强的概念,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压强的相关知识。
【教法学法】
对于压强的概念的引入采用教师启发式教学;对于压强的影响因素和定义采用探究式教学;对于压强的计算采用讲授法及讲练结合的方法;对于增大和减小压强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机、海绵、小桌、钩码 、气球、橡皮泥、细线、粗线。
学生准备:压力小桌、海绵、钩码、橡皮泥、细线、粗线共12组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投影一幅人躺钉板的图片,问他会安然无恙吗?(2)并利用钉桌和气球,模拟躺顶板实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被钉刺到时很疼的,气球被针刺到肯定是会破的,而实验结果却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竟的热情。
2.关于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体验的基础上,做出猜想
学生体验:(1)轻压铅笔,两手指的感受有何不同?;(2)重压铅笔,两手指的感受又有什么不同?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
提供器材器材:海绵、小桌、钩码一盒、橡皮泥、细线、粗线。
设计实验
思考1:实验中,根据什么现象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思考2:因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探究?
两个思考引导学生使用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
海绵、钉桌、和钩码可设计如图所示传统的实验方案,提供橡皮泥、细线和粗线希望同学们能有一些创新的实验设计。
3.关于建构“压强”概念。
类比速度的构建过程,建立压强概念。
(1)比较图1、图2中,哪个物体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
图1 图2
图1: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F1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图2: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F1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2)图3,压力与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时,怎样比较它们的作用效果呢?
图3
学生会想到,比较每平方米所受压力大小,从而自然引出压强。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压强,压强的大小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的单位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复合单位,写作“N/m2”,物理学中称为帕斯卡。帕斯卡是非常小的单位;我们把三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约为1Pa。
实际应用:比较芭蕾舞演员和大象所产生的压强。
例题:比较图中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图中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已知:(1)对演员来说
F1=G1=475N,S1=9.5cm2=9.5x10-4m2
(2)对大象来说
F2=G2=60000N,S2=600cm2x4=0.24m2
求: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P1,大象对地面的压强P2.
比较可知,芭蕾舞演员虽小,但是她对地面的压强却远大于大象对地面的压强。
〔设计意图:通过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加强对于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
交流与讨论:
4.关于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增大压强?怎样才能减小压强?
分析归纳: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应用:(1)把两个核桃同时放在一只手上捏,由于两个核桃互相挤压,为什么很容易把核桃压开?
(2)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它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答: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应用:钉子、箭头、啄木鸟的嘴等。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应用:建筑物的地基、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学生的书包做成双肩背且背带做得比较宽。
初中物理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压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压强教案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易混淆点,探究重点,典例分析,真题操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压强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压强教案,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易混淆点,探究重点,典例分析,真题操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压强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压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压强1.探究主题的引入,流体的压强,控制压强的大小,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