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数学-第22课特殊三角形
展开要点梳理1.等腰三角形: (1)性质:两腰 相等,两底角 相等,底边上的高线、中线、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 (2)判定:有两边相等、两角相等或两线合一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 (1)性质:三边 相等,三内角都等于60° ; (2)判定:三边相等、三内角相等或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在△ABC中,∠C=90°. (1)性质:边与边的关系(勾股定理):a2+b2=c2 ; (2)角与角的关系:∠A+∠B=90°; (3)边与角的关系: 若∠A=30°,则a=½c, b= 若a=½c,则∠A=30°; 若∠A=45°,则a=b= 若a= 则∠A=45°; 斜边上的中线m=½c=R(其中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4)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考点巩固测试 1. (1)方程x2-9x+18=0的两个根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 A.12 B.12或15 C.15 D.不能确定解析 解方程x2-9x+18=0,得x1=3,x2=6,周长为3+6+6=15.(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那么顶角是________度.解析 顶角是80°,或当底角是80°时,顶角是180°-2×80°=20°.感悟提高 在等腰三角形中,如果没有明确底边和腰,某一边可以是底,也可以是腰.同样,某一角可以是底角也可以是顶角,必须仔细分类讨论.变式测试1 (1)(2011·株洲) 如图, △ABC中,AB=AC,∠A=36°,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D为垂足,连接EC. ①求∠ECD的度数; ②若CE=5,求BC长.
解 ①解法一:∵DE垂直平分AC,∴CE=AE,∠ECD=∠A=36°. 解法二:∵DE垂直平分AC,∴AD=CD,∠ADE=∠CDE=90°.又∵DE=DE,∴△ADE≌△CDE,∠ECD=∠A=36°.②解法一:∵AB=AC,∠A=36°, ∴∠B=∠ACB=72°. ∵∠ECD=∠A=36°, ∴∠BCE=∠ACB-∠ECD=36°, ∴∠BEC=180°-36°-72°=72°=∠B, ∴ BC=EC=5.解法二:∵AB=AC,∠A=36°, ∴∠B=∠ACB=72°, ∴∠BEC=∠A+∠ECD=72°, ∴∠BEC=∠B,∴BC=EC=5.(2)(2013·烟台)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其一边长为4,那么,它的底边为__.解析 ①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4;②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为4时,则底边等于14-4-4=6.
2. 如图,在等腰Rt△ABC中,∠BAC=90°,点D是BC的中点,且AE=BF,试判断△DEF的形状. 解 连接AD,在等腰Rt△ABC中, ∵AD是中线, ∴AD⊥BC,∠DAE=½∠BAC=45°,AD=BD. 又∵∠B=∠C=45°,∴∠B=∠DAE. 在△BDF和△ADE中, ∴△BDF≌△ADE(SAS).∴DF=DE,∠1=∠2. 又∵∠3+∠1=90°,∴∠2+∠3=90°, 即∠EDF=90°.∴△DEF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感悟提高 作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中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基本图形,是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之一.变式测试2 (2013·益阳) 如图,已知AE∥BC,AE平分∠DAC.求证:AB=AC. 证明 ∵AE平分∠DAC, ∴∠1=∠2, ∵AE∥BC, ∴∠1=∠B,∠2=∠C, ∴∠B=∠C,∴AB=AC.
3. (2012·湘潭) 如图,△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将△ABC沿直线BC向右平移,使B点与C点重合,得到△DCE,连接BD,交AC于F. (1)猜想AC与BD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求线段BD的长. 解 (1)∵△DCE由△ABC平移而成, ∴BE=2BC=6,DE=AC=3,∠E=∠DCE=60°. ∵BC=DC=3, ∴∠CBD=∠CDB. 又∵∠CBD+∠CDB=∠DCE=60°, ∴∠CDB=30°,∴∠BDE=90°, ∴BD⊥DE. ∵AC∥DE,∴AC⊥BD. (2)在Rt△BED中,∵BE=6,DE=3,
感悟提高 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等边三角形特有的性质,每个角都相等,每条边都相等,这可以让我们轻松找到证明全等所需的条件.变式测试3 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B上,且BD=AE,AD与CE交于点F. (1)求证:AD=CE; (2)求∠DFC的度数. 解 (1)在等边△ABC中, AB=AC,∠BAC=∠CBA=60°, 又∵BD=AE, ∴△ABD≌△CAE, ∴AD=CE. (2)∵△ABD≌△CAE,∴∠BAD=∠ECA. ∵∠DFC是△AFC的外角, ∴∠DFC=∠ECA+∠DAC=∠BAD+∠DAC=∠BAC=60°.
4.(1)如图,已知△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l1、l2、l3上,且l1、l2之间的距离为2,l2、l3之间的距离为3,则AC的长是 ( ) 解析 分别过A、C画AD⊥l3,CE⊥l3,垂足分别为D、E,易证明△ABD≌△BCE,∴AD=BE=3,BD=CE=3+2=5. 在Rt△ABD中,在Rt△ABC中,AB=BC,(2)如图,在钝角三角形ABC中,BC=9,AB=17,AC=10,AD⊥BC,交BC的延长线于D,求AD的长. 解 在Rt△ABD中,设CD=x, 则AD2=AB2-BD2=172-(9+x)2, 在Rt△ACD中,AD2=AC2-CD2=102-x2, ∴172-(9+x)2=102-x2, 解得x=6, ∴在Rt△ACD中,
感悟提高 在线段的长无法直接求出时,可利用另一线段把这一线段表示出来,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得到一个方程,最后得解,这是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线段长的常用方法.变式测试4 (2012·宁波)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 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矩形内得到的,∠BAC=90°,AB=3,AC=4,则D、E、F、G、H、I都在矩形KLMJ的边上,则矩形KLMJ的面积为 ( ) A.90 B.100 C.110 D.121解析 如图,延长AB交KF于点O,延长AC交GM于点P,所以,四边形AOLP是正方形,边长AO=AB+AC=3+4=7,所以,KL=3+7=10,LM=4+7=11,因此,矩形KLMJ的面积为10×11=110.
中考数学复习第17课时特殊三角形课后练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复习第17课时特殊三角形课后练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题,∠A=60°,答案不唯一,综合应用创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冲刺-数学-第30课视图与投影: 这是一份中考冲刺-数学-第30课视图与投影,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30课视图与投影,考点跟踪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冲刺-数学-第29课几何作图: 这是一份中考冲刺-数学-第29课几何作图,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9课几何作图,考点跟踪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