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第3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第3课时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8第4题,完成教科书P88“做一做”第2题,P90~91“练习十八”中第9、13、1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能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图形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并能辨析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2.让学生在操作、讨论等活动中,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建立空间观念,进一步掌握这些图形的特征。
3.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教具各1个,若干个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口算比赛,揭示课题
师:在小学阶段,我们除了学过平面图形的知识以外,还学过
立体图形的知识。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些立体图形。[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宣布复习的内容,明确复习任务,让学生很快进入整理复习的学习氛围中。
教学笔记
二、归纳整理,沟通联系
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联系。
师:如果把这些立体图形分两类,你打算怎样分?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都是平面,所以分为一类;而圆柱和圆锥都有曲面,它们分为一类。
(1) 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示意图。
师:长方体与正方体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归纳整理吗?小组合作整理。
学生汇报,可以让学生拿着学具一边指一边说。
【学情预设】预设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它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互相平行且相等;它有8个顶点,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分别叫长、宽、高。(教师可以追问: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吗?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在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预设2:正方体有8个顶点,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面积都相等;它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都相等。
让学生自由复习,小组整理,教师巡视指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自主整理知识的能力。
(2)师:同学们从顶点、面、棱这三个方面整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课件出示表格。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突出比较异同,并结合实物、模型来表达。教师注意抓住重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
【教学提示】
让学生自由复习,小组整理,教师巡视指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自主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生讨论后汇报,课件出示表格内容,并在黑板上板书:
(3)猜一猜游戏。(出示课件)
【学情预设】学生都会猜“长方体”。
教师出示课件。
师:这个游戏带给大家小小的震撼,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自由表达想法)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语言的表述一定要严谨准确!
【设计意图】借助一个反例巩固长方体的特征,理解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2.复习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及联系。
(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示意图。
师:圆柱与圆锥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归纳整理吗?小组合作整理。
学生汇报,可以让学生拿着学具一边指一边说。
【学情预设】预设1:圆柱有两个底面,是相同的两个圆,有一个侧面,是个曲面,沿高展开一般是个长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是正方形);圆柱有无数条高,每条高长度都相等。
预设2:圆锥有一个顶点,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形;它有
教学笔记
一个侧面,是个曲面,展开是个扇形;圆锥只有一条高。
(2)师:想一想,圆柱和圆锥可以各由什么平面图形旋转而成?
学生汇报,再出示课件。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以互相垂直的一组边中的其中一条边为轴旋转,则这条边就是立体图形的高,另一条边就是这个立体图形的底面半径。
【设计意图】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建立空间观念,进一步掌握这些图形的特征。
(3)师:圆柱与圆锥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在组内交流后汇报,根据汇报课件出示表格。
三、复习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1.课件出示教科书P88“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订正。
【学情预设】学生完成这道题比较轻松,想象后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用直观教具搭成立体图形,然后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对想象的结果加以验证。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比较圆柱、圆锥的异同点,进一步掌握它们的特点。
2.完成教科书P90“练习十八”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经过讨论、判断,完成这道题并不难。学生可能对第二幅图有争议,认为从下面看也可以,要引导学生发现圆锥从下面看就看不到圆锥的顶点,所以第二幅图是从上面看到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复习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四、练习巩固,提升思维
1.完成教科书P91“练习十八”第13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动手摆一摆。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摆一摆,发现这堆货物可能是10箱,也可能是9箱。
2.课件出示教科书P91“练习十八”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再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借助模型直观解答。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操作,用摆一摆、数一数等方法直观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中,主要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通过观察、交流,将立体图形的知识连贯起来,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同时,在比较、辨析中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了空间观念。本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先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摆一摆的方式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摆一摆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课的亮点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得到提高。
作业设计
1.我会填。
(1)长方体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时,其他四个面的面积( )。
(2)如图,长方体的长是5cm,宽是4cm,高是4cm,在一个角上挖掉了一个棱长为2cm的正方体,剩下部分的体积是( )cm3,表面积是( )cm2。
(3)如图是由棱长为2cm的小正方体搭成的,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cm3,表面积是( )cm2。
(4)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如下图,要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要用( )个小正方体。
4.状状家的客厅长8m,宽4m,高3m。如果用边长8dm的方砖给客厅铺地,需要多少块方砖呢?准备粉刷客厅的四周墙壁和顶面,除去10m2的门、窗不粉刷,实际粉刷的面积有多大?
参考答案
1.(1)相等 (2)72 112 (3)56 112 (4)6
4.8m=80dm 4m=40dm (80×40)÷(8×8)=50(块)
(8×3+4×3)×2+8×4-10=94(m2)
教学笔记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 整理与复习2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 整理与复习2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反馈,系统梳理,针对练习,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 整理与复习2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 整理与复习2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第3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反馈,系统梳理,针对练习,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反馈,系统梳理,针对练习,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