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河北地区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安徽地区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河南地区专用 试卷 1 次下载
-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陕西地区专用 试卷 1 次下载
-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江西地区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福建地区专用
展开1.下列物质变化的描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裂
B.树木燃烧
C.干冰升华
D.木已成舟
2.下列物质是某食品配料中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食盐
C.食用油
D.白砂糖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入固体粉末B.倾倒液体药品
C.读取液体体积D.给液体加热
4.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等作用。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凉拌黄瓜
B.毛氏红烧肉
C.清蒸鳜鱼
D.麻婆豆腐
5.冬季,人们喜欢泡温泉来舒筋活血、美容养颜,这是因为温泉水中含有“硫、钾、钙、碘”
等,这里的“硫、钾、钙、碘”指的是( )
A.离子B.分子C.原子D.元素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天然气难溶于水,可用作燃料
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D.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于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的化学式为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运动D.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8.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20℃时,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为36%
C.NaCl与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D.若NaCl中混有少量的,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
9.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B.
C.D.
10.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测定溶液电导率可辅助探究中和反应。对如图所示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电导率减小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减少
B.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P点
D.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
二、填空题
11.《2015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下列是我国能源结构变化的调整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化石燃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不可再生且燃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从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变化看,所占比例增加最多的是 ;
(3)在新能源开发中,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如图示意的Ⅰ、Ⅱ、Ⅲ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①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观察图中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发现c和d的分子组成完全相同,但其分子结构不同,化学上将其称为同分异构体。你认为c和d的化学性质 (填“是”或“否”)完全相同。
三、计算题
12.尿素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请计算:
(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生产6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
四、问答题
1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硫原子的中子数一定为16
B.硫原子的质子数一定为16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2)下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图中共有_______________种元素
②C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_,由B、C两种粒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3)已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个数都不变。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所表示的微粒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
①处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4.能源、材料和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请回答:
(1)太阳能电池路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如图所标示的路灯各主要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电池板中用铜丝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_____。
(2)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柴燃烧的更旺,常把木柴架空,其原理是_____。
(3)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燃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 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 点燃甲烷前,先检验气体纯度
D 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4)登山运动员用氢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氢气作为燃料,同时得到氢氧化钙。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5.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家庭、医疗等方面,它具有杀菌、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现有一瓶过氧化氢溶液,标签如图。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要将30%的溶液稀释到6%,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家庭杀菌需配3%的过氧化氢溶液200g,则需30%的溶液体积_______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下同),加水______________mL。
(3)涂到伤口处有白沫产生,这是因为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请写出产生泡沫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试推断:
(1)若物质甲和丙均为氧化物,物质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①物质甲的用途是 (答出一点即可)。
②写出甲→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若物质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物质丙是红色固体。
①物质丙是 (填名称)。
②写出甲→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五、实验题
17.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若用装置B作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反应停止后,试管中的液面应位于__________(填“a”“b”或“c”)处。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装置C可以用来收集气体,还可以防倒吸。请你推测X气体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空气的密度,X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_____(填“极易溶”或“难溶”)。
18.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小李对这瓶久置NaOH溶液进行如下系列实验,实现药品再利用。
【实验1探究久置NaOH溶液变质情况】
[查阅资料]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1:久置NaOH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久置NaOH溶液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1)久置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李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得出结论]猜想_________(填序号)成立。
【实验2测定久置NaOH溶液中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固体可以干燥气体。
[实验操作]小李试图通过测定生成的质量,粗略确定久置NaOH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①:取一定质量的久置NaOH溶液,加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称出装置总质量为;
步骤②:打开分液漏斗旋塞,逐滴加入稀硫酸,待__________时,关闭旋塞,称出装置总质量为。
[反思交流]若用NaOH固体来代替球形干燥管中的固体,测得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实验3久置NaOH溶液的再利用】小李将剩余的久置NaOH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溶液,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到NaOH溶液和滤渣。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玻璃破裂、干冰升华、木已成舟过程中均无新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A、C、D项错误;树木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淀粉、白砂糖属于糖类,食用油属于油脂,糖类和油脂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
3.答案:C
解析:
4.答案:A
解析:凉拌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毛氏红烧肉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清蒸鳜鱼中富含蛋白质;麻婆豆腐中富含蛋白质。
5.答案:D
解析:
6.答案:C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C
解析:
9.答案:A
解析: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硝酸钾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A正确;检验二氧化碳是用澄清的石灰水,B错误;要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那么要使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故气体应从左边通入,C错误;测定空气成分的原理是物质消耗氧气导致集气瓶中的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由于碳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导致集气瓶中的压强变化不大,会导致测定出的氧气的体积偏小,D错误。
10.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可知,电导率减小不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减少,而是由于离子浓度减小,A错误;M点时溶液的电导率最小,即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小,即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正确;N点时溶液的电导率与P点时相同,但是N点时溶液的体积大于P点时溶液的体积,说明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P点,C正确;在该反应过程中,溶液始终具有导电性,即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D正确。
11.答案:(1)天然气(2)其他可再生能源
(3)①②否
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2)从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变化看,所占比例增加最多的是其他可再生能源;故填:其他可再生能源;
(3)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水;故填: ;
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会完全相同;故填:否。
12.答案:(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解:设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x。
答:生产6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3.4t。
解析:(1)根据尿素的化学式和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出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尿素的质量,计算出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
13.答案:(1)B
(2)3:; NaCl
(3)1:4:1:
解析:
14.答案:(1)①②⑤;导电性(2)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3) AC (4)
解析:
15.答案:(1)浓度太大,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反应的控制和气体的收集
(2)18.2;180.0
(3)
解析:
16.答案:(1)①灭火;
②
(2)①铜;
②; 置换反应。
解析: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1)若物质甲和丙均为氧化物,物质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乙是碳酸钙,甲和碳酸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甲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钙都会转化成丙,所以丙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①物质甲的用途是灭火;
②甲→丙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若物质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物质丙是红色固体,所以乙是氢气,丙是铜,甲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甲可以是铁等活泼金属,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①物质丙是铜;
②甲→乙的反应可以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17.答案:(1)漏斗
(2)c
(3);A
(4)小于;极易溶
解析:(2)装置B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发生,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故反应停止时,固体与液体处于分离状态,试管内液面应位于c处。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是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应选A。
(4)由题图可知,收集X气体时,气体从短导管进入,瓶中的空气从长导管排出,这种方法属于向下排空气法,说明X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题图中采用漏斗倒扣在水面处防止水倒吸,说明X气体极易溶于水。
18.答案:[实验探究](1)
(2)
[得出结论]1
[实验操作]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天平示数不再改变
[反思交流]偏小
【实验3】[或]
解析:本题考查久置氢氧化钠溶液成分的测定。
[实验探究](1)NaOH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可知,氯化钡和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步骤一、二可知久置溶液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所以猜想1成立。
[实验操作]小李欲通过测定生成的质量,粗略确定久置NaOH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所以待溶液中被反应完全,即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天平示数不再改变时关闭旋塞。
[反思交流]NaOH固体不仅吸收水,也吸收,若代替固体,则会使测得的质量分数偏小。
【实验3】小李在剩余的久置NaOH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或]溶液,将其中的碳酸钠转化为碳酸钡(或碳酸钙)沉淀,即可得到NaOH溶液和滤渣。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实验步骤
现象
步骤一
取少量久置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步骤二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重庆地区专用: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重庆地区专用,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问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山西地区专用: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山西地区专用,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江西地区专用: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江西地区专用,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选择填空题,问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