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福建地区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安徽地区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陕西地区专用 试卷 1 次下载
-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江西地区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山西地区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河南地区专用
展开1.郑州人爱吃“羊肉烩面”,其中的烩面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油脂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水铸成锅
B.折纸鹤
C.烧陶器
D.编制中国结
3.2020年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指出“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降低生产成本
C.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节约资源
D.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
A.汞、水
B.铜、硅
C.氯化钠、硫酸铜
D.氨、干冰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简易装置制取蒸馏水时,需加少量碎瓷片
B.在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
D.活性炭可用于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
6.食品包装袋经常使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B.抗腐蚀性C.导热性D.延展性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收集氧气
C.加热液体D.稀释浓硫酸
8.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沼气和酒精B.石油和太阳能C.氢气和天然气D.煤和可燃冰
9.银杏果中含舍有银杏酸(化学式为),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
A.银香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银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 : 3
10.下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B.℃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0g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
11.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与反应,生成和,由此得出的关于该物质元素组成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氮元素B.一定含有氢元素C.一定含有氧元素D.可能含有氧元素
12.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碱:纯碱、生石灰
B.复合肥:尿素、磷酸二氢铵
C.有机物:碳酸、醋酸
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
13.2020年,中国航天再次开启“超级模式”,完成39次航天发射。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甲和乙都是氧化物
D.生成21g丙的同时生成18g丁
14.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对进行研究,他们取其中一种合金的粉末5.6,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38气体。则该合金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6.如图为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其微观原因是____________。
17.请在下面空格上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1)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右盘上的砝码为5 g,游码在 0.6 g的位置上,指针偏向左,所称药品的质量 5.6 g。
(2)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且面对刻度线,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 mL,则该同学 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11 mL。
18.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高温条件下,10.8g某种铁的氧化物正好与4.2g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过量的炭粉与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气体产物是。
(查阅资料)①氮气不能与炭粉及反应。
②高温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
(设计方案)将一定量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与过量炭粉充分反应,用实验中测得的有关物质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进行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首先称得玻璃管C的质量为48.48 g,再称取2.40 g 和1.50 g炭粉,加到玻璃管C中。连接好装置,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夹紧弹簧夹T,点燃酒精喷灯加热。待玻璃管C中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玻璃管C与残留固体共51.30 g。
(问题分析)
(1)用酒精喷灯而不用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若与炭粉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 求2.40 g 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5)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实验中实际获得气体质量为________。
(6)结论:原假设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
三、问答题
20.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当溶液与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向Y型管中挤入溶液后,观察到导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烧杯中白磷不燃烧;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此现象能够证明的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列举至少一条微型实验的优点:_______________。
21.物质 A~F 之间的关系如图(“→”表示一步反应的转化)。其中 B、C、D 为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的氧化物,D 是二氧化碳,A 为D 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1)物质A 为____(填化学式)。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写一个)。
(3)①若D、E组成元素相同,则关于F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a 一定是单质 b 可为固、液、气态不同物质 c 一定含氧元素
②若E 为碳酸盐,则“F→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写一个)。
22.结合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与CO的化学性质有很大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24.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1)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
四、实验题
2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或B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甲烷,甲烷极难溶于水,制取甲烷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若用右图装置收集一瓶氢气,请将方框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烩面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铁水铸成锅、折纸鹤、编制中国结过程中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A、B、D项不符合题意;烧陶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项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
4.答案:C
解析:汞、铜、硅由原子构成;水、氨、干冰由分子构成;氯化钠、硫酸铜由离子构成。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水的有关知识。制取蒸馏水时加少量碎瓷片可防止水暴沸,A正确;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分子个数比为1:2,B错误;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C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D正确。
6.答案:D
解析:
7.答案: C
解析: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进气管,短导管是出气管,收集不到氧气,图中所示装置错误,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且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8.答案:D
解析:沼气、酒精、太阳能、氢气属于可再生能源,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D
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A正确;℃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正确;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低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正确;℃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形成150g饱和溶液,则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5g溶质,加入50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D不正确,符合题意。
11.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与反应,生成和,可以得出该物质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氮、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C
12.答案:D
解析:纯碱()属于盐,生石灰(CaO)属于氧化物,A错误;尿素是氮肥,不是复合肥,B错误;碳酸是无机物,C错误。
13.答案:D
解析:本题的解题技巧是把微观示意图“翻译”成化学方程式,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乙是、丙是、丁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C错误,该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是(3×28):(4×18)=7:6,则生成21g丙的同时生成18g丁,D正确。
14.答案:D
解析:该题可以假设法求解,假设合金为纯净物铁,理论上产生的氢气为0.2,若是金属锌,则产生的氢气更少,铜和酸不反应,现在实际生成的氢气质量为0.38,则合金中的另一种金属只能是铝。
15.答案:氮气(或);
解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氮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二者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6.答案:不活泼 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解析:
17.答案:(1)大于(2)大于
解析:(1)指针偏向左,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与游码 的示数之和,即大于5.6 g。
(2)该同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 mL,则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11 mL。
18.答案:隔绝空气(或氧气);;7:2
解析:
19.答案:(1)获取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 (2) 排出试管中空气(氧气),防止炭粉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 (3)点燃或者收集 (4) 0.99g (5) 1.08g (6) 不能; 生成的气体质量为1.08 g,大于0.99 g,故气体产物不完全为,实际是和CO的混合物
解析: (1)炭粉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知选酒精喷灯是为了获得高温,故用酒精喷灯而不用酒精灯的目的是获取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
(2)反应物中碳可以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故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清除试管中空气(氧气),防止炭粉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
(3)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故尾气处理的方法是点燃除去。
(4)设2.40 g 完全反应时生成的质量为x
故2.40 g 完全反应时生成的质量为0.99g。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实验产物中实际生成的气体质量为。
(6)生成的气体质量为1.08 g,大于0.99 g,故气体产物不完全为,实际是和CO的混合物,原假设不能成立。
20.答案:(1) (2)与氧气接触 (3)节约药品(环保)
解析:
21.答案:(1)(2)(或等)(3) b;(合理即可)
解析:
22.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
23.答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即为氧气
(2)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合理即可)
解析:(1)实验室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2)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24.答案:(1)
(2)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Zn。(答出Cu和Ag即可)
解析:(1)根据优先反应原理,锌先与反应,参加反应的的质量大于反应生成的的质量,溶液质量变小,锌后与反应,参加反应的的质量小于反应生成的的质量,溶液质量变大,因此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是锌和的反应。
(2)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该溶质为,说明Zn把和都反应完了,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Zn过量,所以反应后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Zn。
25.答案:(1)(或或等)
(2)AD(或AE)
(3)
解析:(2)制取甲烷的反应物为固体混合物,反应条件是加热,故选择A为发生装置;甲烷极难溶于水,可选择E为收集装置;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装置也可选择D。
(3)题图中为排水法收集氢气,应短管进气,长管出水。
选项
正误
分析
A
×
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不利于环境保护
B
×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
C
√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
×
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重庆地区专用: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重庆地区专用,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问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山西地区专用: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山西地区专用,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江西地区专用: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 江西地区专用,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选择填空题,问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