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专题复习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496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专题复习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496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专题复习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4961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专题复习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4961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专题复习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4961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专题复习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4961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专题复习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4961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答案:①稳定 ②可燃 ③还原 ④稀盐酸 ⑤大理石(或石灰石) ⑥向上排空气 ⑦澄清石灰水 ⑧燃着的
在中考命题中,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一直是考查重点。本单元命题主要围绕碳的单质、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气体的制取等知识来考查。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主要命题规律如下:(1)给出常见单质碳的结构或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活性炭的吸附性,几种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碳的化学性质等知识。(2)给出仪器或装置,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仪器装置、气体干燥、收集方法等。(3)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CO2、CO的性质及用途。(4)以“低碳排放”等社会热点为背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及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一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及用途例1 (2015·辽宁朝阳中考)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解析: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虽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二者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二氧化碳用来灭火,既利用了其密度比空气的大这一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一化学性质。答案:B
解题总结本题综合考查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有关知识,解答此类题目应明确以下几点:
(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制作钻探机的钻头等;石墨具有导电性和润滑性,可用来制作铅笔芯、作电极、作润滑剂等;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因此可用作吸附剂等。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CO具有可燃性,CO2能灭火。
②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
③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④CO具有还原性,能使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变为红色。
专题二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例2 (2015·山东东营中考)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只有A为单质,B和C含有的元素完全相同,D与其他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E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 。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C: ; B→E: 。 在日常生活中,对可能有物质C生成的情况,我们应怎样处理? 。
解析:依据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确定各物质。E为“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推测可能是碳酸钙或氢氧化钙,由B、C含有的元素完全相同,可以确定B、C可能为双氧水和水,或者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由B、C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可以确定B、C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A为单质,可以确定为碳,则确定E为碳酸钙,根据信息可知,B可以转换成E,则B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还可以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属于酸,与其他几种物质的类别不同。
答案:(1)H2CO3冬天用煤炭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或用煤气炉做饭,要加大炉门,增加进气量,防止炭不完全燃烧生成CO气体使人中毒等合理答案均可)
解题总结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中考的高频考点,为了便于同学们梳理知识,总结如下:
(1)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图示关系:
专题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例3 (2015·湖北鄂州中考)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择的装置是 (填标号)。
解析:(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属于固液常温型。(3)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时需要加热,实验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装置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的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装置D收集。答案:(1)试管 (2)B (3)AD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复习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一,专题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复习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组成,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复习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一,专题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