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一化学 第1章 第1节 第2课时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同步测试 (人教版必修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9476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高一化学 第1章 第1节 第2课时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同步测试 (人教版必修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9476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必修2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课时作业
展开第2课时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在下图中四种演示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最好的是( )
解析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钾比钠要活泼,钾与H2O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能使产生的H2燃烧并发生轻微爆炸,为防止液体溅出,需在反应器口部盖上玻璃片。
答案B
2.碱金属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其根本原因是( )
A.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小,熔点和沸点低
B.碱金属在常温下易被氧化
C.碱金属原子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
D.碱金属原子的核电荷数比较小
解析物质的活泼性是由其原子是否易得、失电子这一根本性质决定的。
答案C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B.还原性:K>Na>Li,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
C.熔、沸点:Li>Na>K
D.原子半径:Li<Na<K
解析锂的活动性比钠的弱,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故A项正确;还原性:K>Na>Li,但K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钠,而是先与H2O反应,故B项错误;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熔、沸点逐渐降低,即Li>Na>K>Rb>Cs,所以C项正确;原子半径:Li<Na<K,D项正确。
答案B
4.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由上到下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单质的氧化性增强 ②单质的颜色加深 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④单质的沸点升高 ⑤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解析F2、Cl2、Br2、I2氧化性依次减弱,其对应的阴离子F-、Cl-、Br-、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①叙述错误,⑤叙述正确;F2、Cl2、Br2、I2的颜色由淡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逐渐加深,②叙述正确;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③叙述错误;F2、Cl2、Br2、I2在通常情况下其状态变化为气→液→固,则沸点逐渐升高,④叙述正确,C正确。
答案C
5.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解析由于Cl比Br非金属性强,故Cl2与H2O的反应比Br2与H2O的反应更剧烈,故D项错误。
答案D
6.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
B.虽然Cl的非金属性比Br的强,但盐酸的酸性比氢溴酸的酸性弱
C.卤素单质的密度从F2→I2,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
D.卤素原子半径越小,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
解析F2与水反应不能用X2+H2OHXO+HX表示;氢化物的酸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没必然联系,由于在水中HCl比HBr难电离,故盐酸的酸性比氢溴酸的酸性弱;卤素原子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
答案A
7.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氢气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只有④ B.只有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解析元素非金属性强弱与原子得电子数多少无关,得电子数目多并不一定非金属性强,如非金属性:Cl>S,④错;熔、沸点是物理性质,不是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⑤错。
答案C
8.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确定X、Y、Z各为何种元素
B.均为非金属元素
C.Y为氯元素
D.X元素形成的单质有很强的氧化性
解析由于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故X为He,Y为F,Z为S,均为非金属元素。
答案B
9.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的单质是典型的半导体材料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D.非金属性:X>W
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判断W是第三周期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则W只能是P,所以Z是Si,X是N,Y是O。W是P,Z是硅,硅属于典型的半导体材料,A项错误;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B项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C项正确;X、W为第ⅤA族元素,非金属性:X>W,D项正确。
答案A
1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一 | ① |
| |||||
二 | ② |
|
| ③ | ④ | ⑤ | ⑥ |
三 | ⑦ | ⑧ |
|
|
| ⑨ | ⑩ |
四 |
|
|
|
|
(1)表中元素 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 的金属性最强;元素 的单质室温下呈液态(填写元素符号)。
(2)表中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表中元素⑥⑩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 > (填写化学式,下同)。
(4)表中元素⑩和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 。
(5)表中元素②和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 。
答案(1)F K Br (2)
(3)HF HCl (4)HClO4 HBrO4
(5)NaOH LiOH
11.已知元素aA、bB、cC、dD、e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同周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属于同主族的元素是 。
(2)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
(3)上述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
解析(1)需弄清原子结构示意图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即电子层数与周期数相等,所以A、B、C同周期。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所以B、D、E同主族。(2)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所以Na的金属性最强,F的非金属性最强。(3)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答案(1)Na、Al、Cl F、Cl、Br
(2)Na F (3)NaOH
能力提升
1.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还原性:F->Cl->Br->I-
B.稳定性:HF<HCl<HBr<HI
C.与H2O反应由易到难:Cl2>Br2>I2>F2
D.密度:F2<Cl2<Br2<I2
解析卤族元素从氟到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卤素离子(X-)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所以还原性:I->Br->Cl->F-,A项错误;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Br>HI,B项错误;与H2O反应由易到难:F2>Cl2>Br2>I2,C项错误。
答案D
2.导学号66474011右图表示第ⅠA族金属(又称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金属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阳离子的氧化性 D.原子半径
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的性质呈增大趋势,其金属性逐渐增强,其单质与水反应剧烈程度增大,随核电荷数增大,其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B、D三项正确;随碱金属的核电荷数递增,其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C项与图不符。
答案C
3.借助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已知Ca是第四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
B.已知As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
解析A项,金属性:Ca>Mg,故碱性:Ca(OH)2>Mg(OH)2;B项,非金属性:N>As,故氢化物的稳定性:NH3>AsH3;C项,金属性:Cs>Na,故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Cs>Na。
答案D
4.向含有NaBr、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的物质,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
A.NaCl和KI B.NaCl、KCl和I2
C.KCl和NaBr D.KCl和NaCl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Cl2先跟还原性强的离子反应,还原性:I->Br-,其反应过程:Cl2+2I-I2+2Cl-,Cl2+2Br-2Cl-+Br2,碘单质易升华,溴易挥发,因此通入过量的氯气,灼烧后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钾。
答案D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
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⑤还原性:S2->Se2-
⑥酸性:HNO3>H3PO4
A.①③ B.②④ C.③⑥ D.⑤⑥
解析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熔点不一定逐渐升高,如碱金属,从上到下熔点逐渐降低,①不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②不正确;卤素非金属性:F>Cl>Br>I,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③正确;非金属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与其非金属性的强弱不呈规律性递变,④不正确;还原性:Se2->S2-,⑤不正确;非金属性:N>P,酸性:HNO3>H3PO4,⑥正确,故选C。
答案C
6.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①将氯水滴加到溴化钠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 |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 |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冷水中 | B.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
③将溴水滴加到NaI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 | C.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定向移动,并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 |
④将一小块金属钾放入冷水中 | D.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 |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
(2)实验用品:
①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溴水、0.1 mol·L-1 NaBr溶液、0.1 mol·L-1 NaI溶液、CCl4等。
②仪器: 、 、烧杯、镊子、小刀、玻璃片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① |
|
|
② |
|
|
③ |
|
|
④ |
|
|
(4)实验结论: 。
答案(1)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试管 胶头滴管
(3)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① | D | Cl2+2NaBr2NaCl+Br2 |
② | A | 2Na+2H2O2NaOH+H2↑ |
③ | B | Br2+2NaI2NaBr+I2 |
④ | C | 2K+2H2O2KOH+H2↑ |
(4)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自上而下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课时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课时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烷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2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2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099 nm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