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统编版单元测试AB卷 第五单元A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350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统编版单元测试AB卷 第五单元A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350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统编版单元测试AB卷 第五单元A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350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迸溅(bìng) 忏悔(chàn) 涉足(shè) 盘虬卧龙(qiú)
B.拯救(zhěn) 钦佩(qīn) 鲁莽(mǎng) 仙露琼浆(qióng)
C.炽热(zhì) 孱头(càn) 俯瞰(kàn) 屏息凝神(bǐng)
D.严谨(jǐn) 稠密(chóu) 颤抖(chàn) 心有灵犀(xī)
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闲瑕 花瓣 枯槐 耐人寻味B.告罄 吟唱 辜负 不期而至
C.凝望 点缀 挑逗 祸不单行D.猥琐 瀑布 笼罩 惊心动魄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爸爸刚刚车祸去世,妈妈又因悲伤过度住进了医院,小明家里真是祸不单行。
B.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逗得大家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C.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D.竟然不知人间还有黄酒这样的仙露琼浆。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非常渴望投身到这项惠及众多山区孩子的活动中,为山区孩子也能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
B.九年级家长会上,家长代表王丽女士的讲话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家长就“如何做好家校配合”这一主题踊跃发言。
C.班主任王老师因病请假半年,教物理的陈老师说个班不能没有班主任,我愿意屈就班主任一职。
D.王晓川同学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说道“奶奶,您老身子骨真硬朗,今年高寿?”
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作家把人世比作大书,表现了自己当时对社会的透彻了解。
B.《未选择的路》其实也是写“选择”,因为未选择也是种选择。
C.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联想到苏轼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前者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后者则借庐山的面貌变化指出看待问题要客观全面的真理。
D.“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诗人虽辞官还乡,仍希望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6.下列句子排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比如它的名字,是“蜡梅”还是“腊梅”呢?很多人不知道它正确的写法是“蜡梅”,成都植物园的牌子也写错了。
②成都人喜欢蜡梅,是自然的。
③我们可以用黄庭坚的诗注作证,“京洛间有花,香气似梅,亦五出(五瓣)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
④明朝的《花疏》中写,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⑤但惟其自然,有时候我们对所爱的东西并不深究。
A.②①③④⑤
B.②⑤①③④
C.④①⑤②③
D.④③②⑤①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
7.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冻年货
王彦
①“上冻了!”奶奶说这话时,我便知道,哈尔滨的冬天真的来了。看吧,天冻裂了,漏下朵朵晶莹的雪花;地冻厚了,上面的新雪盖着下面的旧雪;松花江冻硬了,流动的水结成了锃亮的冰场,连小姑娘手里的冰糖葫芦也冻得嘎嘣脆了。
②这时候,奶奶也要忙着冻年货了。奶奶有七儿一女,一大家人,虽不富裕,但生活从不单调,不管是什么食材,到了她手里,总能变成一桌美味。
③“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④听到女儿唱这童谣,便会想起奶奶的枣馒头。每到年前,奶奶都会悄声早起,把一大盆雪花粉和成面团,再把面盆放在炕头,盖上厚厚的棉被,然后便是静静地等待了。等到面团涨得胖鼓鼓,便铺开案板,端来洗净的红枣,开始做花馒头了。奶奶的手真巧,光滑的面团在她手里揉搓、翻转、按压,一会儿变成美丽的玫瑰花,一会儿变成盘旋的飞龙,一会儿变成层层叠叠的宝塔,一会儿又变身呆萌的小刺猬……看了都忍不住流口水。当清新的麦香伴着枣子的甜香飘来,我们便知道馒头蒸好了,于是团团地围着奶奶。奶奶拿出一些给我们尝尝鲜,但大部分要端到屋外,冻起来,留着过年吃,也取个“蒸蒸日上”的好彩头。
⑤过去,哈尔滨冬天水果很少,再加上交通不便,外地的果蔬运不进来,想要过个丰盛的年,是要动些脑筋的。冻水果,便是一个简单又实用的法子。瞧吧,不管是梨子、柿子还是海棠果儿,只要天一上冻,奶奶便赶紧去早市买了,一股脑儿地冻上。寒冷的室外,就是我们天然的大冰箱。还别说,当娇嫩的果子经住了冰雪的考验,凝聚了天地的灵气,吃起来,味道更鲜美,也更独特了。
⑥当然,冻水果也是有些讲究的,比如冻梨,奶奶首选花盖梨。这是我们当地产的梨子,据说它耐旱,又耐寒,开花时,花白如雪,很合哈尔滨人的心意。说来奇怪,提到花盖梨,我也会自动脑补出“海棠未雨,梨花先雪半春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诗意的画面。
⑦出门一看,花盖梨黄色的果皮已经冻成了乌黑透亮,摸上去也是梆梆硬了,这便是冻好了。想吃时,提前拿进屋,放到凉水盆里解冻,我们称之为“缓”,缓到梨子周遭只剩一层透明的冰壳,敲碎冰壳就可以吃了。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过年时,爷爷和爸爸他们总要喝上几盅,酒过几巡,奶奶便会端来冻梨,既帮着解酒,又有助于消化。
⑧这些冻出来的美味,在别处是吃不到的。长大后定居北京,我也试过用电冰箱做,可怎么也冻不出老家的味道。幸运的是,如今九十多岁的奶奶依然身板硬朗,听说我们过年回家,她又开始张罗冻年货了。
(《人民日报》)
(1)“而我更难忘的,是冻水果。这可是严冬赐予东北孩子的一道‘特产’。”这句话是从文中哪一段的开头抽取出来的?请说明理由。
(2)“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此处感叹号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请你具体说一说,奶奶是怎样使“生活从不单调”的。(答出两点即可)
(4)奶奶忙于冻年货,甚至九十多岁还张罗冻年货。对奶奶而言,为家人冻年货究竟意味着什么?
三、默写题
9.默写。
(1)《登幽州台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作者独立于天地之间,孤独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晢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出两句带“风”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题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天萌发、夏天繁荣、秋天收获、冬天孕育,生命律动,需要发现;亲情醇厚、友情真挚、爱情甜蜜,弥足珍贵,需要发现;生命灵性、世事真相、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万象纷呈,需要发现……
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文章要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读音正误。A.“迸”应读bèng。B.“拯”应读 zhěng。C.“炽”应读chì。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错别字。A.瑕一暇。
3.答案:B
解析:“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与后面的“大笑起来”意思重复。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宝贵力量”用来指别人或群体的力量,含有赞美的意味,不合语境,应使用谦辞“绵薄之力”。B.“抛砖引玉”是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不能用来指称别人的讲话。C.“屈就”用于请人担任职务,是客套话,这里应使用担任”。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所学课文内容的理解。A.作家把人世比作大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人世的认识还非常的肤浅。
6.答案:B
解析:②句“成都人喜欢蜡梅,是自然的”引出“蜡梅”的话題;⑤句中的“惟其自然”与②句中的“自然的”相衔接;①句以“蜡梅”的名字为例具体说明⑤句中的“并不深究”;③句和④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以黄庭坚的诗注和明朝的《花疏》来证明①句屮“蜡梅”的正确写法。故选B。
7.答案:1.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峻挺拔的特点。2.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解析:
8.答案:(1)第⑤段。理由:这一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由蒸馒头、冻馒头过渡到冻水果。
(2)对冻梨好吃的赞叹;吃到冻梨时的满足、幸福、快乐。
(3)奶奶冬天蒸馒头、冻馒头,一上冻就开始买各种水果并冻水果;奶奶烧暖炕头让我们坐在炕头吃解冻的水果;爷爷和爸爸喝酒奶奶端缓好的冻梨给他们解酒、助消化。
(4)丰富生活,使生活不单调;让家人高兴,感觉热闹幸福;体现着对生活的热爱;体现着生活情趣;对家人的爱;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年龄虽大,仍可为家人做事的欣慰和快乐。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对语段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文章,弄清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再结合上下文来判断。由所给句子中的“而我更难忘的,是冻水果”可知,前面应还写了“我”难忘的一些东西,后面才开始写“冻水果”。而分析文章内容可知,第④段写的是蒸馒头、冻馒头,第⑤段写的是冻水果,所以可判断此句应放在第⑤段开头,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要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表达的主旨来理解。由“清冽匝牙”“肉脆汁肥”“酸爽”可知,感叹号里蕴含着“我”对冻梨好吃的赞叹以及吃到冻梨时的满足、幸福、快乐之情。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找出写奶奶所做事的相关段落,提炼信息,直接引用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要点。根据第③~⑦段的内容可知,奶奶在冬天蒸馒头、冻馒头、冻水果,为我们烧暖炕头,端来冻梨给爷爷和爸爸解酒等,奶奶所做的这些事使“生活从不单调”。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章,分析其主要内容,结合对奶奶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描写的句子,特别是根据作者对奶奶冻年货进行评价的句子作答。
9.答案:(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4)浩荡离愁白日斜
(5)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6)(示例)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积累。(1)(2)(3)为理解型默写,要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判断;(4)(5)为记忆型默写,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背诵积累;(6)为开放型默写,抓住关键词语“风”,写出相关诗句即可。注意“悠悠”“怆”“箫”“镇”等字不要写错。
10.答案:【佳作展示】
发现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无处不在。美,是寻常的,又是难得的。有时,她会不经意地出现在你面前;有时,她却需要你用心去捕捉。在生活中,美需要你去细细发现。
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欣赏的眼光去了解生活,感受生活,美随处可见。
城市清洁工就是美的天使。每天,当天蒙蒙亮时,那一阵阵“唰唰唰”的扫地声就唤醒了沉睡中的城市。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像时钟一样,准时地出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把我们居住的城市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清晨,我经过一位清洁工身旁时仔细看了看他的模样——灰白的头发,一张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那双紧握扫把的手啊,又粗又短,可能是成年累月劳作的缘故,看上去像一把弯曲着的铁耙。他亲切地与路人打着招呼,露出的笑容是那么的质朴与满足……望着他黝黑的皮肤和略显疲惫的身影,一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中午,火辣辣的阳光直射着大地,当我迈着匆匆的脚步经过一个路口时,忽然看见一位交警的衣服被大片大片的汗水浸湿了。可他依然专心地注视着红绿灯的变化,指挥着车辆和行人们安全地通行。此时的他,是那么的可爱和可敬。
古人说:“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只要用心,生活中的美不胜枚举。
美的极致便是安详,美是一种毫无标的的愉悦。人如果能抛弃偏执,丢下无谓的烦忧,哪怕面对一片树叶、一朵小花,都能发现它的美。只要用心,生活中的美和喜悦便会不请自来。
生活不都是快乐和幸福,同样生活也不可能全是落寞和寂寥。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阳光和雨露,恬淡而愉悦;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花草树木,清新而爽快;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大海,辽阔而深远……
生活中的美充斥在各个角落,需要你学会发现,学会欣赏。练就一种修养、一种品位去适时捕捉和欣赏生活中的美,为心灵开一扇窗,让智慧的光芒和生活中眩目多彩的美呈现在你眼前。
解析:【思路点拨】“发现”既是题目,也是题眼。我们的生活犹如一个万花筒,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有许多的事物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情趣,值得我们描述、学习和借鉴。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要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提取材料,并进行筛选,选择发现的人、事或情,融入真我,敞开心扉,抒写性灵。构思立意时,要能体现“发现”对人生的意义,而个性十足且有深度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读者。在叙述事件时,应有条理地讲清楚发现的过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问答题,材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问答题,默写题,材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问答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