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一练
展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内巩固
1. 加点字注音
估量( ) 诽谤( ) 芜杂( ) 豁然开朗( )
悼念( ) 勒令( ) 空白( ) 卓有成效( )
譬如( ) 嫉恨( ) 衷心( ) 得心应手( )
2.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 。
②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 宗教观念,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③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 地研究的。
A.探索 以至 浮浅 B.摸索 以致 肤浅
C.摸索 以至 肤浅 D.探索 以致 浮浅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偶尔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几首小诗,对他崭露头角的才华和卓有成效的表现,同学们赞不绝口。
B.在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了种种议案,出神入化,喊出了群众的呼声。
C.有些人的科学见解,远远超出同时代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洞若观火。
D.一些青年做事缺乏长远眼光,刚入门就打退堂鼓,这种浅尝辄止的做法耽误了多少青春。
4.“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句中加点词能否换为“去世”或“逝世”?为什么?
5.“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利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加横线的三个词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6.把下面一句话用否定句的形式来表达,但不可改变愿意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课外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1题。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注:《悼念玛丽·居里》选自《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许良英、范岱年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国人,物理学家,因提出相对论而享誉世界。这是爱因斯坦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发表的演讲。
7.这篇短文在第一段就点明了中心,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8.第一段中的“后者”指的是
与之相对的“前者”指的是
9.第二段介绍了居里夫人的伟大品格,请用简明文字概括。
10.有些语言,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要通过表层信息挖掘其隐含实质。本文第四段,反过来说,意味着什么?
A.欧洲知识分子:
B.欧洲的现代:
1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本文所悼念的都是世界上杰出而伟大的人物,两文在行文上有何异同?
高考链接
12.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2005高考江苏卷)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 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⑴研究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4个字)
⑵最终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13.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2005高考全国卷一)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 略
2. C
3.D
4.不好,原句突出了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而且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的惋惜之情。
5.不能,“爱戴”比“尊敬”更进一层。“悼念”是对死者的怀念,不能放在前面。
6.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都有莫大的损失
7.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8.才智成就 道德品质
9.性格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谦虚谨慎,以及为实现理想坚持到底的精神。
10.欧洲知识分子:缺乏居里夫人那样的品质力量和热忱。
欧洲的现代:不能令人满意
11.两文都对人物的卓越成就、高尚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充满赞颂和崇敬之情。《在》文抓住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特点写,着重写他的卓越贡献和成就,《悼》文则对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突出成就只是一笔带过,而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其崇高的道德品质上。
12.⑴研究途径: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
⑵最终成果:绘制成人类迁徙地图。
13.文段主要有两层意思:有太多的古籍需要修复,从事古籍修复的人才不足。从中提取最重要的词语,无疑应该是:古籍、修复、人才、不足。这四个词基本能反映本段的主要内容。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前预习
1、揣摩语言总的方法是联系语境。因为语境时时处处干涉语言表达。语境,是运用语言的环境,包括外部语境(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和内部语境(如文章中心、上下文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外部语境是什么?语境决定的本文语言特点是什么?
答:
2、下面的加线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悼(dào)念 空(kōng)白 肤(fú)浅 豁(huò)然开朗
B、嫉(jí)恨 意识(shí) 驱逐(zhú) 卓(zhuó)有成效
C、诽(fěi)谤 诅咒(zhòu) 立即(jí) 忠(zhōng)心爱戴
D、闭塞(sè) 估量(liàng) 勒(lè)令 纷繁芜(wǔ)杂
3、按要求完成语法练习。
(1)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①指出这个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中心语。
②“欧美”是“战斗着的”的定语,还是“战斗着的无产阶级”的定语?
(2)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①指出句子的主语和状语。
②指出“为”的宾语。
③指出全句宾语的中心语。
4、阅读全文,找出提示全文论述中心的语句是()
A、当代最伟大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B、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C、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指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该是很够了。
D、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谭堂练习及能力训练
1、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1)指出这段话的修辞手法,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句中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背离事实的一项是()
A、破折号起停顿作用,表示恩格斯不想说出马克思逝世的消息但又不得不说的矛盾。
B、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睡着了”的意思是“永远地睡着了”——死亡。
C、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强烈的转折,表达恩格斯由于没有料到马克思的逝世这样突然,而在思想感情上发生剧变,产生的了极大的悲痛。
D、破折号在这里既有解释的作用,也表示语气上的短暂停顿。正是这一停顿,突出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表达。
2、阅读课文第三节(课文略),完成下列各题。
(1)这是个单句,这句话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马克思这一发现和达尔文的发现类比,目的在于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后的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几项是( )
A、都是解释这一规律的,属于宾语部分。
B、“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是插入部分,对上文“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作补充说明。
C、冒号后的文字与“简单事实”构成复指短语,对马克思这一伟大发现作了科学的、精辟的阐述。
D、分号处可标第一层,连词“所以”是与下文“从而”相呼应的。
(4)冒号以后的内容包含了三层意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限6个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10个字)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28个字)
3、阅读课文第六段,回答问题。
(1)“这样”指代的是( )
A、第五段所写的内容。
B、上文所写的内容。
C、第三、四、五段所论述的马克思深广的理论研究和伟大的理论创造
D、上文所论述的马克思的“两个发现”。
(2)第一、第二句话在全段中起的作用是()
A、总括上文 B、领起下文 C、转折 D、承上启下
(3)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A、论述马克思注重理论科学的新发现及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革命影响。
B、介绍马克思从事历史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从而提示马克思的革命家本色。
C、概述马克思密切注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以及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
D、赞颂马克思对各种科学新发现都有浓厚的兴趣,体现了他科学家和革命家二者兼而有之的特色。
4、阅读课文第七段,回答问题。
(1)联系上下文,分析“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中的“首先是”与( )相呼应。
A、下文中的“正因为这样” B、下文中的“就是”
C、上文中的“远不是” D、上文中的“就是这样”
(2)概述文中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的。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一说你对下列句中加线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含义的理解。
①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
②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课堂练习及能力训练
1、(1)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点明马克思的逝世,表达了作者悲痛与崇敬的心情。(2)C
2、(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2)马克思这一发现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3)D E
(4)①物质决定精神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③必须由经济基础解释上层建筑,而不是由上层建筑来解释经济基础。
3、(1)A或C(只要解释合理都可以) (2)D (3)B
4、(1)C (2)①最早的编辑报纸的工作 ②在欧洲各组织中的工作 ③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5、①生命要素:活着就要斗争。 热烈:写斗争的高度热情。 顽强:写斗争的坚强意志。卓有成效:写斗争的成绩卓著,斗争是马克思的毕生的使命。
②既是悼念,更是表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赞颂之情:在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将始终以他为榜样,将始终需要他的指导——马克思将与整个无产阶级事业共存
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后测评,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训练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下面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二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二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后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下面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