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 10.清平乐 人教部编版(共23张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9239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 10.清平乐 人教部编版(共23张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9239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 10.清平乐 人教部编版(共23张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9239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 10.清平乐 人教部编版(共23张PPT)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92395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 10.清平乐 人教部编版(共23张PPT)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92395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 10.清平乐 人教部编版(共23张PPT)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92395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 10.清平乐 人教部编版(共23张PPT)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92395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 10.清平乐 人教部编版(共23张PPT)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92395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六年级下册10 清平乐·春归何处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黄庭坚,字鲁直,又号山谷道人。与张耒(lěi)、秦观、晁补之有“苏门四学士”之称。世号“苏黄”。 所选是一首悼春词。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 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1.寂寞:清静,寂静。2.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3.唤取:换来。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谁知:有谁知道。2.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3.啭:鸟婉转地鸣叫。4.解:懂得,理解。5.因风:顺着风势。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白遍地婉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思考1】这首词的题材是什么?
【思考2】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思考3】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
寻春:自行寻春——请人唤春——询问黄鹂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1.“寂寞”表达了什么感情?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2.“唤取归来同住”表达了什么感情?
希望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作者在这里以人格化手法,赋予春天生命。
1.为什么“问取黄鹂”?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2.“因风飞过蔷薇”有什么含义?
因为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它也许能得知春天的讯息。
蔷薇在夏天开花,夏天已经来了,春天确乎回不来了。
【鉴赏1】这首词写春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现在“归”“行路”“唤取”“同住”“踪迹”等词语上。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鉴赏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鉴赏3】感情的变化反映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此词为惜春之作,全词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1.词中描写的春日景物较少,只选了“黄鹂”和“蔷薇”,他们在作者表达惜春之情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黄鹂常伴着春天出现,黄鹂婉转鸣叫于花间枝头,增添了春天的色彩;无人能知,问取黄鹂亦无解,黄鹂因风而飞,这又增添了词的情趣。 蔷薇花开,渲染了景色之优美怡人,也说明夏已来临,这就给寻春不懈的词人以提醒和明示:夏天已到,春天是回不来了。这样,不但丰富了词的内容,而且使词味更为隽永。
2.《清平乐》中是如何表现“惜春”主题的?
这首词不是由暮春残景引出惜春之情,而是开门见山写“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引出“寻春”之奇思妙想,从似有人知的希望到仍无踪迹的失望,从问取黄鹂的期望到无人能解的绝望,寻春的失败之中包孕了无尽的惜春之情。这首词的妙处就在于不言“惜春”之情却表现得微妙曲折、淋漓尽致。
3.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 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为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黄庭坚词的特色:
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构思新奇巧妙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这是一首构思新颖、格调清奇的春之短歌。 上片以发问起调。作者没有描写落花流水春残景象,也没有表现悼红惜绿的伤春情怀,只由问春而至寻春,其徘徊寂寞之情态,希冀驻日回景之衷肠已跃然纸上。
下片以反问句承接,将惜春寻春之情,引入更奇妙的境界,黄鹂是春天的使者,她或能知道春天的踪迹。何不住问之?但人情鸟语难通,寻春愿望终成泡影。不仅春之芳踪仍无处寻觅,且黄鹂也乘风振翼,一去无迹,眼下只有春去夏来,蔷薇花开,词人的一腔芳菲之思,亦随鸟飞春尽而不知所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课件ppt,共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作背景,作品鉴赏,中考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与测试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与测试课文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古诗词诵读课件pptx、古诗词诵读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0 清平乐·春归何处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0 清平乐·春归何处备课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朗诵诗歌了解诗意,默写诗歌,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诗人简介,《清平乐》,啭鸟婉转地鸣叫,核心关键,思考探究,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