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A.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建立
B.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
C.国际形势日益走向缓和
D.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答案】 A
2.有的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导学号:14330185】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②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④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当然不能全面实现西方化,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经阶段而不是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答案】 D
3.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解析】 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说明经济全球化中不利于经济均衡发展,故选B项。A、C两项只是材料其中一个方面的信息;D项在材料中没有提及该信息。
【答案】 B
4.在一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与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的是( )
【导学号:14330186】
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D.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故C项与当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明显不符。
【答案】 C
5.(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某书写道:“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的事件……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加入上海合作组织
B.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解析】 1971年之后的30年即2001年,当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D
6.(2016·江苏学业水平测试)2015年12月,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迈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该组织创始成员国有57个,其中不乏欧洲发达国家。右侧漫画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
A.发展中国家发挥了主导作用
B.中国国际影响力有很大提升
C.经济区域集团化获长足发展
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解析】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信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由中国倡议设立”“创始成员国有57个,其中不乏欧洲发达国家”,说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上升,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该组织创始成员国有57个,其中不乏欧洲发达国家”分析得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非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故C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世界经济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故D项错误。
【答案】 B
[能力提升]
7.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2016年1月16日至18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有关国家在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当中使用人民币。这表明( )
【导学号:14330187】
A.当前中国在经济上主动融入西方经济体系
B.中国正逐渐取代欧美主导世界经济游戏规则
C.是美国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动摇的体现
D.其顺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A项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地位开始动摇,排除C项;亚投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故选D项。
【答案】 D
8.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中国参与的世贸组织(WTO)环境产品谈判进程已于2014年1月24日启动,以亚太经合组织清单为基础,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进一步探讨实现环境产品自由化的各种机会。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世贸组织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基础
B.中国开始主导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
C.世贸组织促成了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
D.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解析】 世贸组织不是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基础,其基本原则是非歧视贸易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排除A项;中国不会主导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排除B项;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故选D项。
【答案】 D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为避免各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实现贸易自由化,关贸总协定(GATT)于1947年建立。关贸总协定是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但由于“组织宪章”未通过,所以该协定并不是正式的国际组织。1995年,GATT被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取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在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货物出口增长了20多倍,去年达1 510亿美元,中国目前已成为第五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外国投资输入国。……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绝不能没有可靠的、更多的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绝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
——《中国和世界贸易体制》
(1997年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干事鲁罗杰在北大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关贸总协定的宗旨。
(2)根据材料二,请您用一句话概括鲁杰罗演讲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理由。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关贸总协定是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归纳出世贸组织的宗旨。第(2)问根据材料“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绝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可以概括出鲁杰罗演讲的核心观点,即综合实力日益增长的现代化的中国必然融入世界的全球化趋势中。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理由,应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两个角度阐述。
【答案】 (1)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2)中国应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中国经济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出口,利用外资;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成果。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6 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6 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测试题,共5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共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随堂练习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