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7*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知识与技能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品味本文优美且富有激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品味本文优美且富有激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质疑法、讨论法。
朗读音频、课件。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首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辽阔的东北原野的富饶美丽。“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北大地,无数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有哪一个东北同胞不盼望解放家乡?有哪一个东北人不思念那片黑土地?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土地的誓言》,去听一听东北作家端木蕻良的挚痛的心声。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1912—1996),辽宁昌图人,作家。1935年完成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山西、重庆等处任教,在重庆、香港、上海等地编辑《文摘》副刊、《时代文学》杂志、《大刚报》副刊《大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
2.生难字词
(1)字音
挚痛(zhì) 泛滥(fàn làn) 呻吟(yín) 嗥鸣(há)
谰语(lán) 怪诞(dàn) 亘古(ɡèn) 田垄(lǒnɡ)
镐头(ɡǎ) 默契(qì) 丰饶(rá) 污秽(huì)
上课素材
背景链接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为东北人中的一员,作者的胸膛燃烧着的炽痛的思念越来越强烈,于是他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抒发了自己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
上课笔记
(2)词义
【挚痛】诚恳而深切。
【泛滥】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斑斓】灿烂多彩。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亘古】远古。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段落的内容。
【交流点拨】第一段:“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萦,“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2.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哪些誓言?
【交流点拨】“我”必须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文本 赏析语言
(一)感悟精彩词语
1.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的确切含义?
【交流点拨】“泛滥”一词原本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的意思,在这里是贬词褒用,是指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
2.课文第1段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从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交流点拨】这段话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短语修饰事物,使事物带有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味。如“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中的“红布”“金黄”“黑色”这些词语用得好。我仿佛看到了东北秋天红彤彤、黄澄澄、黑压压的一片色彩纷呈、丰收在望的美好景象。
3.第1段中“不得不回去”“应该回去”“必须回去”三者之间有何细微的差别?
【交流点拨】“不得不回去”带有一定的被迫的意味,“应该回去”表现得理所当然,“必须回去”则带有命令的口气。三个短语的语气逐渐加强,态度更加坚决,情感表露也愈加浓烈。
(二)感悟精彩句子
1.“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一句分明是作者思念家乡,为什么作者却说故乡在召唤自己,呼唤自己的名字?
【交流点拨】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实际上作者想表达自己思念家乡,故乡令自己魂牵梦萦的感情。这样写,可以使自己的情感显得更加浓烈、真挚。因为只写自己爱恋故乡,只能表现出单方面的情感。写故乡对自己的召唤,就极为深刻地揭示出土地和自己的那种“默契”关系。
2.“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中“红熟的浆液”喻指什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交流点拨】“红熟的浆液”表层是指大地深处沸腾的岩浆,深层是指作者内心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般。含义:作者思乡的心情就像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就要喷涌而出。
3.文章结尾写道:“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含义:作者愿意为了土地奋斗,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作者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步骤四 精读课文 探究写法
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或技巧来表达对故土的深情?请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她”相称,将故土比作“母亲”,直接对着故土倾诉自己的感情。如:“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这几句表达了作者眷恋故土,坚决为故土战斗到底的决心。
(2)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或者当我回想起……我想起……我想起……我想起……”一段,运用排比,强烈地突出了作者时刻怀念故乡、眷恋故乡的深情。
(3)选择有特征、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马群、蒙古狗、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4)移情于物。如:“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明写故乡呼唤“我”,实则是“我”思念故乡。
(5)巧用第二人称“你”,表达强烈的感情。如:“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抒发对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眷念之情,表达“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充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2.拓展延伸
文章多次运用了排比,请选择下列一组词语说一段话表达出你对某事物的依恋。
(1)“当我……当我……当我……”
(2)“土地是……土地是……土地是……”
【交流点拨】示例:(1)当我疑惑的时候,他为我
指明方向;当我开心的时候,他为我鼓掌;当我难过的时候,他和我分享;当我成功的时候,他却默默地离开。
(2)土地是我们伟大的母亲,给我生命,让我领略世界的美好;土地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给我力量,让我知道脚踏实地便会成功;土地是我最温柔的思乡情怀,给我温暖,让我对这片热土爱得深沉!
3.布置作业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和互相切磋,在熏陶感染中让学生感受旧中国的苦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但在课堂上,学生似乎没有问题,好像什么问题都会……面对这样的尴尬,我思考了许多,分析了产生这样局面的原因,那就是学生担心问问题会被同学看不起,没有问问题的意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1)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增强学生的怀疑意识;(2)要让学生敢问、爱问,必须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语文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分配,教学目标,课前导入,积累词语,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