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后测评
展开1.下面两幅作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充满了对神的崇拜
C.赞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
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
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解读和分析比较能力。解题时应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两幅作品分别为《蒙娜丽莎》和《西斯廷圣母》,两幅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展现了人类自身真实而自然的表情、感情,或赞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指导思想。A、B、D三项表述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C
2.《十日谈·第四天·一对父子的故事》中,父亲将女人形容为“祸水”“绿鹅”,而儿子在五光十色的世界里独独看中了“绿鹅”(女人)。此故事表明作者( )
A.批判了宗教神权统治的立场
B.引导人们从禁欲苦行到顺从人性的愿望
C.继承了古代希腊的思想遗产
D.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类平等的思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入点是文艺复兴。从题干材料中儿子的表现看,作者歌颂了自然的人性,反对禁欲苦行,只有B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B
3.“既然已经明白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 )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B.信仰即可得救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主张因行称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不可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答案:B
4.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有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它将思想解放扩展到( )
A.人民群众 B.上流社会
C.骑士阶层 D.知识阶层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是通过一些文艺精英的作品展现的,这必然使这一运动主要影响知识阶层和上流社会。相反宗教改革倡导信仰得救,使千万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答案:A
5.图文探究题(论从史出,用史料印证认知)
材料1:人文主义者皮柯(1463~1494)在《论人的尊严》中宣称上帝赋予了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材料2:人文主义者阿尔伯(1404~1472)说:“大多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材料3:但丁说:“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材料4: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艺术作品:
[探究主题]考查文艺复兴的背景和指导思想
[探究目的]
(1)知识层面: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指导思想的理解及对其所处社会背景的认识。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及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探究问题]
(1)据前三则材料,说明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2)材料4中的几幅作品与文艺复兴前的绘画相比,有何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4中的几幅名作诞生的社会根源和社会条件。
[探究思路]
解答本题要精读材料,明确图片的共同特点,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回答。问题(1)主要是抓住关键词“人文主义”,从三则材料中归纳共同思想的特点,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2)只要明确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也就能看出他们都强调了人的重要性;问题(3)是考查文艺复兴的背景。
[尝试答题]
(1)肯定人,注重人性,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强调人的决定作用和以人为中心。
(2)都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3)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反封建斗争,肯定人的价值和强调人的决定作用。②意大利较多地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③意大利经济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课后作业题,共2页。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23课 美术的辉煌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23课 美术的辉煌课时作业,共2页。
高中历史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同步训练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