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优质教案
展开1. 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所表达的高洁志趣;
2. 积累“益”“鲜”“蔓”“枝”等重点实词;
3. 多角度品析文章,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的手法及高洁的志趣。
教学难点:
多角度品析文章,寻找课文美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爱莲说
出示“知识卡片”:“说”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叙来论述道理。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解题:说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二、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因世居濂溪,被称为濂溪先生。
通过资料补充介绍周敦颐其人: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三、学生活动一——读文知意
1.读准字音
濯(zhuó) 涟(lián) 亵(xiè) 鲜(xiǎn)
2. 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自译
请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请在文中找出两个活用为动词的名词
请在文中找出一个一词多义字
归纳:“之”的常见用法(1)作助词,相当于“的”;
(2)作代词
(3)宾语前置的标志,目的是强调宾语。例如:何陋之有 。类似用法的还有“是”例如:唯利是图 唯才是举
(4)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目的是突出谓语。
3.识记词义
水陆草木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菊之爱
4.重点句翻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 粗读课文,请以“文章写了 、 、 三种植物,重点写了 ,表达了 ”的形式概括文章内容
四、学生活动二——选点精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一)请从选择以下话题对本句进行赏析:
“莲”的形象美
“莲”的品格美
托物言志之美
示例:“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莲花出于淤泥,却是冰肌玉骨,洁白无瑕的高雅形象。
归纳:(1)“莲”的形象美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出于淤泥,却是冰肌玉骨,洁白无瑕,被清水洗濯,天真自然,并不妖冶艳媚的形象。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出了莲花蕊清香,愈远愈是芬芳;亭亭挺立,清劲纯洁,只可远远瞻仰而不容亵渎的高雅形象。
(2)“莲”的品格美
“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洁身自爱的品质;
“濯清涟而不妖”写出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媚俗;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君子的正直不苟、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写出君子美德远播。
由此可见:本文主要采用象征手法,莲即君子,爱莲就是爱君子
出示知识卡片——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3)托物言志之美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洁身自爱,澹泊明志,为官正直,数洗冤狱,为民作主。莲不正是作者本身的高尚品格吗?这是一种托物言志的写法。
出示知识卡片:托物言志:是文章整体构思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某种外物之上。它通过状写事物,感物而生情,托物而言志。
(二)背诵名句
五、学生活动三——品析章法
(一)文章三次提到牡丹、菊和莲?分别有什么作用?
归纳:作者用牡丹、菊来衬托莲,分别从爱好、品格和人生态度三个层面来进行衬托。
出示知识卡片:
衬托:是用某一种事物来衬托另一种事物。用来衬托的两种事物通常有主次之分。
对牡丹、菊和莲的不同态度,实际上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几种不同文化,牡丹和莲分别代表了世俗文化和隐逸文化,而莲代表的是君子文化, 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中华儿女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家国情怀、积极的文化担当,凝聚成入世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文质彬彬的君子品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我们首先来看什么是衬托?,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 邓稼先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 邓稼先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语引入,总结,沙漠创业,热情赞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