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五单元 12 寓言二则 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五单元 12 寓言二则 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01
    第五单元 12 寓言二则 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02
    第五单元 12 寓言二则 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2 寓言二则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2 寓言二则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激趣,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寓意,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会认“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生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识记字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第一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难点)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板书:寓言二则)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教师板书课题:亡羊补牢。(讲解“亡、牢”)
    3.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4.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读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教师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3.小组讨论: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羊?(两次。羊圈破了个窟窿。)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丢羊的?
    2.自由读第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后,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1)羊圈破了个窟窿。
    ①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②齐读第1自然段第三句话。
    ③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④理清这三句话之间的联系。
    (2)街坊劝告,他不听。
    ①“街坊”是指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②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引导评议,齐读)
    ③养羊人是怎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互相讨论,指名读句子,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④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读,评议)
    (3)指名读第4自然段,引导思考: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1自然段,想一想。
    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5.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
    “赶紧”能去掉吗?为什么?(不能,因为“赶紧”能体现出养羊人改正错误的急迫心情。)“堵上、结结实实”说明了什么?(说明养羊人很认真,把羊圈修得很好。)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指导读出后悔之情)
    (4)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5)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四、体会寓意
    1.分角色朗读全文,揭示寓意。
    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回家后将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牢、告、钻、劝”。
    2.学生交流生字识记方法。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的意思。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难点)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片,谁知道这幅图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揠苗助长》。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因为希望禾苗,就把禾苗,结果。
    2.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个人为什么那么焦急地让禾苗长高?
    (1)出示:第1句话。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他很焦急?(巴望,天天……)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巴望”。
    (2)指导朗读,读出渴望的语气。(“一天,两天,三天”读得越来越快,“一点儿、焦急、转来转去”等词语重读。)
    3.默读第2-4自然段,思考:他想了个什么办法?成功了吗?
    (1)出示:第2自然段,体会“筋疲力尽”。指导抓住“一棵一棵”“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理解“筋疲力尽”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想象种田人一棵一棵拔苗时会说些什么。从而体会种田人为了帮禾苗生长,很卖力。
    (2)出示第3自然段,抓住“一边喘气一边说”“没白费”等词体会种田人“愿望”实现后的喜悦。
    (3)出示第4自然段,体会“禾苗都枯死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禾苗需要慢慢生长,人为破坏了它的生长规律,自然就枯死了。)
    4.拓展讨论。
    假如你是这个人的邻居,看到他拔禾苗,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自由发言)
    5.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揠苗助长”的理解吗?(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6.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那你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吗?
    四、指导书写
    1.学习“筋”“疲”两个生字。教师范写,指导两字的占位及笔顺,“疲”字偏旁“疒”要先写“广”再写点、提。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3.口头扩词,加强记忆。
    [教学板书]
    12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结果 又丢 再没丢(未为迟也)
    揠苗助长
    巴望——长得快
    办法——往高拔
    结果——全死了(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反思]
    《寓言二则》中的两篇寓言故事,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教这两篇课文时,我采取的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寓言故事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在教学时,我采用了逐步深入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握故事的情节,理解故事的寓意,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效果不错。
    相关教案

    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支铅笔的梦想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支铅笔的梦想一等奖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4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4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引导提问,训练说话,突破难点,加深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3 画杨桃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3 画杨桃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检查预习情况,交流重点字词,初步感知,了解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五单元 12 寓言二则 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