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导学案
展开【同步练习】
选择题
1.在一个“淀粉—琼脂”培养基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将此实验装置放在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h后,将碘液滴在培养基的5个圆点上,其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C)
请指出④和⑤所发生的颜色反应,以及③接种的面包霉的分泌物分别是
A.棕黄色、棕黄色、淀粉酶B.蓝黑色、棕黄色、麦芽糖酶
C.棕黄色、蓝黑色、淀粉酶D.棕黄色、蓝黑色、麦芽糖酶
2.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下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链霉素能阻止结核菌的生长 B.链霉素对结核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链霉素对结核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链霉素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3.利用生物工程生产啤酒、味精、胰岛素、酸奶的常用菌种分别是
A.酵母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
B.酵母菌、大肠杆菌、青霉菌、乳酸菌
C.酵母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
D.黄色短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乳酸菌
4.下列操作不属于微生物的分离步骤的是
A.稀释 B.划线或涂布
C.接斜面 D.培养
5.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阳光、温度、水分 B.温度、水分、PH
C.水分、PH、氧 D.温度、PH、氧
6.下列微生物的产物中没有菌种特异性的一组是
A.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色素 B. 多糖、脂类、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
C.核苷酸、多糖、维生素、毒素、抗生素 D.核苷酸、维生素、多糖、脂类、氨基酸
7.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是指
A.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 B.控制发酵时的温度
C.调节发酵过程中的pH,氧气通入量 D.包括A、B、C三项
8.在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测定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繁殖 B.生存斗争 C.种间斗争 D.种内斗争
9.与调整期长短有关的因素中,可缩短调整期的一组是
①用与菌种相同的培养基 ②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③稳定期获得的菌种
④对数期获得的菌种 ⑤接种时间提前 ⑥接种量加大
⑦接种量减小 ⑧接种种类加大
A、①③⑤⑦ B、②③⑤⑦ C、①④⑥ D、②④⑤⑥⑧
10.微生物群体生长善的测定方法可以是
①测定样品的细胞数目 ②测定次级代谢产物的总产量
③测定培养基中细菌的体积 ④测定样品的细胞重量
⑤测定初级代谢产物的总产量
A.②④ B.①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示酵母菌细胞的结构模式和生长曲线图,据图回答:
(1)从细胞核的构造看,酵母菌属于 生物,如果发现一种酵母菌细胞核中17条染色体,该酵母菌是 倍体。
(2)图中(1)的结构名称为 。
(3)酵母菌细胞分裂的意义是( ) [来源:学+科+网]
A. 产生新个体 B. 增加生产力 C. 增加变异性 D. 改变遗传性
(4)用酵母菌制啤酒时,为保证发酵罐中有较多的酵母菌,必须先通入氧气,达到一定数量后,则应该密闭,以获得大量的酒精,这充分说明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 。
(5)研究发酵罐中酵母菌的生长状况,常用取样统计分析,判断取样先后顺序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发酵罐中的 。
A. 氧气量 B. 葡萄糖量 C. 酒精量 D. pH值
(6)欲收获酵母菌或其代谢产物,应选择曲线中的 段。
(7)自然环境中的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成分。
12. (15分)(1)在锥形瓶内装入一定量液体培养基,接人N0个乳酸菌之后密封,放在250C温箱中连续培养若干小时,其间每30min测定一次菌数,测得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乳酸菌以 方式生殖,这代表 类生物普遍具有的生殖方式。
②用N表示总菌数,N0表示初始菌数,t表示增殖世代数,乳酸菌数量增长的数学表达式为N=N02t(假设生长条件理想稳定)。当在理想条件下乳酸菌每30min繁殖一代,按上式计算,当N0=1000时,连续培养5h,总菌数可达 个。
③在实际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增长速度与理想条件下乳酸菌增长速度不同,如果5h前的总菌数等于活菌数,请在上面的图中将5h后活菌数的变化趋势用曲线表示出来。造成菌群密度变化的外界因素是 。
④培养基中不断产生的乳酸来自乳酸菌的 作用。
⑤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在25℃的条件下进行? 。
(2)某同学进行了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试管分别放人25℃、60℃的水中和冰块中,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两支试管中的pH=6.8,第三支试管中的pH=4,摇匀后维持各自温度5min。
③在三支试管中各滴1滴碘液,并摇匀。观察并记录:(略)
结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酶的活性。
请回答:
[1]该实验能否得出上述实验结论?[[来源:ZXXK]
。
[2]指出步骤中不正确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纠正或补充相应的内容。
。
13.下面是发现和研究青霉素的过程:
[来源:]
请回答:
⑴该实验的假设是 。
⑵以上实验还不足以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方法。
答案:
1—5 CDCCD 6—10 DDCCB
11.(1)真核;单 (2)芽体 (3)A (4)兼性厌氧型
(5)D (6)EF (7)分解者
12.(1)分裂生殖(或无性生殖) 原核(或单细胞) ②1024000 ③如下图
(会绘曲线呈下降趋势给分) 营养物质减少
④无氧呼吸(或乳酸发酵)
⑤25℃时有利于酶的催化功能(或25C 时酶的催化效率高)
(2)[1]按此实验步骤不能得出以上实验结论
[2]
①试管上没有做标记,应用字母(或数字)标记,如三支试管分别标A、B、C
②步骤①、②中加入试管中的两种溶液应有量的描述,如步骤①应补充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③实验组与对照组未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两组中存在酸碱度和温度两个变量,应只有温度一个变量,酸碱度应一致pH都为6.8。
13.⑴青霉菌可能阻止了其他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⑵增加对照实验。具体方法为:将另一组相同的细菌放在未培养过青霉菌的,其他成分完成相同的培养液中,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其生长繁殖情况。
淀粉圆点
实验处理方法
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
①[来源:ZXXK]
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
蓝黑色
②
经过煮沸的新鲜唾液
蓝黑色
③
接种面包霉
棕黄色
④
只有新鲜的唾液
?
⑤
只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
问题: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青霉菌,在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没有青霉菌的培养基内布满了细菌。
假设:
实验:把青霉菌放入培养液内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青霉菌,并用这种培养液培养细菌,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结果: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青霉菌可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
2021学年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学案,共13页。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预习,互动探究,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