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其纤维素的质量分数可达92%~95%,亚麻、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许多商品纤维素都是由天然纤维素制得的。用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处理后,纤维素可分解成糖。它不仅可以供给人们能量,还可以用于酿酒、酿醋等食品加工业,成为葡萄糖的替代品。
请思考: 1.如何将纤维素分解成人类可以利用的单糖? 2.从何处可得到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又如何分离?
1.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含________三种元素,是一种多糖。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人体内没有________,所以人体不能直接以纤维素为能源物质,但土壤中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最终把纤维素分解成________释放到无机环境。
2.纤维素的分布________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纤维素产生于植物的________作用,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________亿吨。研究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
3.纤维素的组分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种组分。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__________,第三种酶将__________分解成葡萄糖。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方法________染色法,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________,再加入刚果红进行________,另一种是在________时就加入刚果红。2.原理(1)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的________,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______。
(2)当纤维素被________分解后,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和刚果红发生这种反应,红色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出现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是否产生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1.实验流程土壤取样→__________(此步可省略)→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________的菌落。2.土壤取样采取土样时,可以选择______________的环境。
3.选择培养(1)目的: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______,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________。(2)操作方法:将土样加入装有30 mL___________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________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________,直至培养液变________,也可重复选择培养。4.涉及的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__的制作、________操作技术、稀释涂布平板法、__________________、土壤取样等。
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的比较
①酶具有专一性,纤维素酶只能分解含纤维素的物质。②酶发生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不仅仅是温度、pH等,其他物质的存在也会降低酶的活性,如木质素(木材中的有机物)就会降低纤维素酶的活性。
例1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B.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是因为这些微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C.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D.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均能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解析:自然界中部分能够合成纤维素酶的生物才能分解纤维素。答案:D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纤维素、纤维素酶基本组成单位相同B.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是因为人体可分泌纤维素酶而直接利用它C.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由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组成D.只有纤维素分解菌才可产生纤维素酶
解析:纤维素、纤维素酶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为葡萄糖、氨基酸;人不可分泌纤维素酶,不可直接利用纤维素;除纤维素分解菌可分泌纤维素酶外,其他某些生物亦可产生。答案:C
二、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区别
①由于土壤中细菌数量远远高于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因此最容易分离得到的是细菌。,②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可据此,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例2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 )A.分解尿素的细菌 B.硝化细菌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D.乳酸菌
解析: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能将纤维素分解,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答案:C
2.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 )A.均会出现透明圈B.均不会出现透明圈C.方法一出现,方法二不出现D.方法一不出现,方法二出现
解析:两种刚果红染色法虽然程序不同,但最终都会使培养基中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答案:A
(1)鉴定原因:由于形成透明圈的菌落与其他微生物菌落出现混杂现象,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可能是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也可能是降解刚果红的菌种。(2)原理: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3)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
三、分离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
①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只有能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才能在此培养基中繁殖生长。②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只有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才能使培养基中的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无法形成,从而出现透明圈。
例3关于选择培养正确的叙述是( )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D.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
解析:选择培养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所用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以便于下一步的稀释涂布操作。答案:A
3.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解析:经选择培养后,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富集培养可省略;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设置对照能证明经富集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答案:A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群落的演替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群落的演替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时间的推移,群落演替,裸岩上的演替过程,演替的类型,1裸岩阶段,2地衣阶段,3苔藓阶段,4草本植物阶段,5灌木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2纤维素酶,1组成,2作用,②各加入一张滤纸条,滤纸崩溃法,刚果红染色法,红色复合物,透明圈的应用,实验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题目标,基础知识,纤维素,纤维素酶,实验分析,对照组,实验组,刚果红染色法,红色复合物,透明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