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解析版01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解析版02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解析版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每道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空气中的下列物质,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


    A.N2B.O2C.H2OD.CO2


    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ClO3 B.H2CO3C.干冰D.生铁


    3.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静置B.吸附C.过滤D.蒸馏


    4.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5.下列有关实验要求,正确的是( )


    A.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B.闻药品气味要将鼻孔凑到容器口


    C.实验剩余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


    D.实验废液要直接倒入下水道


    6.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铝元素


    B.铈(Ce)属于金属元素,因为“铈”字是金字旁


    C.碳元素和硫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氯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7.如图为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及其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周期表中钠元素排在第23位


    B.a=12


    C.该粒子带正电,由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


    D.该粒子的质量约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23倍


    8.维生素D2(C28H44O)有促进新骨生成和钙化的功能。下列关于维生素D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D2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8:44:1


    B.1个维生素D2分子由28个碳原子、44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构成


    C.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6


    D.维生素D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100%


    9.某种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N2O4+2X3N2+4H2O;其中的反应物X是( )


    A.N2OB.N2H4 C.NH3D.H2O2


    10.现将10g A和足量D混合加热,A与D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M和4g X,则参加反应的D与反应生成的M的质量比是( )


    A.5:1B.1:1C.1:4D.1:2


    11.如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B.乙是H2O2,丙是H2O,乙和丙中都含有H2


    C.甲、丁充分燃烧后的生成物不同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16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为防止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报警器要安装在气炉下方


    D.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焦炭、天然气都是石油产品


    13.取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粒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如图示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


    A.B.


    C.D.


    14.如表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


    15.(7分)氧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每个氧分子会分成 个氧原子。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倾向于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2)氧气能支持燃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


    ①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有其它物质生成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 价变为 价。


    ②用如图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请仿照“实验后”的图示,画出“实验前”广口瓶中气体组成的微观示意图,水分子无须画出。


    16.(9分)水是生命之源。





    (1)自然界的水循环如图1所示。从分子、原子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 ,自然界的水可分为硬水和软水。硬水中溶有较多的 ,遇到肥皂水会产生较多的 。


    (2)图2是某种自热饭盒内部结构的简单示意。使用时,水与生石灰接触就会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要保证反应恰好完成,配料时生石灰与水的质量比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试管 (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b中气体的体积比为 ;密度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17.(12分)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变化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图1中 表示的是石墨结构。 表示C60的分子结构。(填编号)


    (2)用图2装置,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一:取一小块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铜片表面变黑。


    步骤二:取少量木炭粉装入试管,将步骤一所得铜片放入试管,使其一半被木炭粉包埋。


    步骤三:装好装置,充分预热后,先加热木炭粉包埋铜片的部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然后着重加热未包埋部分,观察到铜片表面由黑变红。


    步骤四: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倒出管内物质,取出铜片用清水冲洗后观察到铜片光亮如初。


    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步骤一”中用于夹持铜片的仪器名称是 ,铜片表面变黑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步骤二”中,装入木炭粉的实验操作是:将试管 ;用 将木炭粉送至试管底部。


    ③“步骤三“中,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有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生成,碳酸钙中含有原子团 (用化学符号表示)。使未被木炭粉包埋的“铜片”表面由黑变红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④结合步骤三的变化,从环保和安全角度考虑,原实验装置右半部分应该换成如图3装置中的 或 (填编号)。





    18.(11分)铁、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由来已久。


    (1)制作USB数据线要用到铁、铜等材料。这主要是利用了铁、铜的 性(填“导电”或“导热“)。


    (2)西汉刘安《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变”。“曾青”主要是含铜化合物。以上变化可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填“强”或“弱“)。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润,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此泉“苦”是因为含有硫酸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记载中发生的置换反应: 。


    (3)某废弃物只含铜和氧化铜。查阅资料知道,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某生设计了如图实验流程回收金属铜。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废弃物与稀盐酸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液体C中含有H2O和 (填化学式)。


    ②将过量铁粉加到液体A中,能观察到有无色气泡冒出,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请简述从固体B提纯铜粉的实验操作: 。


    ④理论上,这个实验能回收到铜粉 g。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9.(11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化学学习者的必备技能。


    (1)实验室里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如图1仪器:





    ①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较干燥的二氧化碳,要选择的仪器是 填编号),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若补充一种仪器 (填名称),再选择上述仪器中的 (填编号)和药品 还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要制得1.6g氧气,要用托盘天平称取 g所选药品。


    (2)如图2是实验室制取某气体的装置图。


    ①结合装置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


    A.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B.该气体可溶于水


    C.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快速进行


    D.反应物有两种


    ②实验前发现装置漏气,下列后续操作正确的是 (填编号)。


    A.更换胶塞、橡胶管,塞紧胶塞再次检查装置气密性


    B.换一套装置,装入药品,塞紧胶塞继续实验


    C.装入药品,在玻璃管与胶塞连接处涂上凡士林后继续实验


    20.(8分)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对比实验有助于辨别变化的影响因素。


    (1)如图1实验中,紫色纸花会变红的是实验 (填编号),能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的是实验 (镇编号)。综合这四个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





    (2)由图2的实验现象可以推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图3的实验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由此可以推出,燃烧需要的另一项条件是 。





    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选用表中的可燃物 和 (填代号)替代图二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进行实验,也能达成实验探究目的。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每道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空气中的下列物质,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


    A.N2B.O2C.H2OD.CO2


    【分析】根据氮气的性质和用途考虑.


    【解答】解: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


    故选:A。


    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ClO3 B.H2CO3C.干冰D.生铁


    【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解:A、KClO3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故A错误。


    B、H2CO3中有三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属于酸,故B错。


    C、干冰中有两种元素,含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


    D、生铁中含有铁和碳,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静置B.吸附C.过滤D.蒸馏


    【分析】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任何杂质,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据此解答.


    【解答】解: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任何杂质,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


    故选:D。


    4.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分析】A、根据向试管内的滴加液体的方法分析;


    B、根据向量筒中倾倒液体的方法分析分析;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方法分析;


    D、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分析。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否则会污染药品,应垂直悬空滴加,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往量筒内倾倒液体时,标签应向着手心,量筒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量筒口,避免液体溅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取下的瓶塞要倒放,标签应向着手心,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避免液体溅出,而图中瓶塞没有倒放,试管没有略微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一定量的液体一般用量筒,量筒必须平放,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B。


    5.下列有关实验要求,正确的是( )


    A.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B.闻药品气味要将鼻孔凑到容器口


    C.实验剩余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


    D.实验废液要直接倒入下水道


    【分析】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三不一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故选项说法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C、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止污染试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下水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铝元素


    B.铈(Ce)属于金属元素,因为“铈”字是金字旁


    C.碳元素和硫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氯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分析】A、根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分析;


    B、根据元素名称判断元素分类;


    C、根据元素的概念判断;


    D、根据元素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判断。


    【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选项错误;


    B、因为铈(Ce)属于金属元素,所以“铈”字是金字旁,选项错误;


    C、碳元素和硫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它们的质子数不同,选项错误;


    D、氯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选项正确。


    故选:D。


    7.如图为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及其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周期表中钠元素排在第23位


    B.a=12


    C.该粒子带正电,由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


    D.该粒子的质量约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23倍


    【分析】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C、该粒子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在周期表中钠元素排在第11位,故选项说法错误。


    B、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则a=11,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粒子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带正电,由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该粒子的质量约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23倍,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8.维生素D2(C28H44O)有促进新骨生成和钙化的功能。下列关于维生素D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D2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8:44:1


    B.1个维生素D2分子由28个碳原子、44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构成


    C.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6


    D.维生素D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100%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解答】解:A.维生素D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8):(1×44):16=84:11:4,故错误;


    B.1个维生素D2分子由28个碳原子、4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维生素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8+1×44+16×1=396,故错误;


    D.维生素D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100%,故正确。


    故选:D。


    9.某种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N2O4+2X3N2+4H2O;其中的反应物X是( )


    A.N2OB.N2H4 C.NH3D.H2O2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6、8、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8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H4。


    故选:B。


    10.现将10g A和足量D混合加热,A与D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M和4g X,则参加反应的D与反应生成的M的质量比是( )


    A.5:1B.1:1C.1:4D.1:2


    【分析】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D,生成物是M和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D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D和M的质量比。


    【解答】解: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M和4g X,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D的质量为8g+4g﹣10g=2g,故参加反应的D和M的质量比是2g:8g=1:4。


    故选:C。


    11.如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B.乙是H2O2,丙是H2O,乙和丙中都含有H2


    C.甲、丁充分燃烧后的生成物不同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16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物质的构成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由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H4+H2O2CH3OH+H2O。


    A、丁是甲醇,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是甲醇,故A说法不正确;


    B、乙是H2O2,丙是H2O,乙和丙中都含有氢原子,不含有H2,故B说法不正确;


    C、甲、丁充分燃烧后都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相同,故C说法不正确;


    D、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8:32=9:16,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为防止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报警器要安装在气炉下方


    D.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焦炭、天然气都是石油产品


    【分析】A、根据灭火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重要物质进行分析。


    C、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是石油的产品解答。


    【解答】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灭,利用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不是导致酸雨的物质,说法不正确。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密度比空气的小,为防止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报警器应安装在气炉的上方,说法不正确。


    D、焦炭、天然气不是石油产品,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3.取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粒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如图示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


    A.B.


    C.D.


    【分析】根据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粒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以及反应速率分析。


    【解答】解: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粒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镁粉大于锌粒,镁粉和稀盐酸接触面积比铁片大,并且镁的活动性大于锌,因此反应速率比锌粒快,反应需要时间短。


    故选:B。


    14.如表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分析】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B、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移开拇指点火后,听到轻微的爆鸣声,说明收集到的氢气较纯。


    【解答】解:A、静置一段时间后,烧杯②中液体变红色,是因为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移开拇指点火后,听到轻微的爆鸣声,说明收集到的氢气较纯,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


    15.(7分)氧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每个氧分子会分成 2 个氧原子。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倾向于 得到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2)氧气能支持燃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


    ①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有其它物质生成的现象是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O2SO2 ,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 0 价变为 +4 价。


    ②用如图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4P+5O22P2O5 。请仿照“实验后”的图示,画出“实验前”广口瓶中气体组成的微观示意图,水分子无须画出。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


    (2)①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现象和化合价原则分析回答。


    ②根据红磷燃烧的反应和空气中的组成分析回答。


    【解答】解:(1)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每个氧分子会分成2个氧原子。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大于4,倾向于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2)①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有其它物质生成的现象是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SO2,由化合价原则可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4价。


    ②用如图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燃烧生成了五二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是:4P+5O22P2O5 。在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是4:1;“实验前”广口瓶中气体组成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故答案为:(1)2;得到。


    (2)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SO2;0;+4。


    4P+5O22P2O5 ;


    16.(9分)水是生命之源。





    (1)自然界的水循环如图1所示。从分子、原子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自然界的水可分为硬水和软水。硬水中溶有较多的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遇到肥皂水会产生较多的 浮渣 。


    (2)图2是某种自热饭盒内部结构的简单示意。使用时,水与生石灰接触就会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O=Ca(OH)2 ,要保证反应恰好完成,配料时生石灰与水的质量比应为 28:9 (填最简整数比)。


    (3)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试管 b (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b中气体的体积比为 2:1 ;密度比为 1:16 (填最简整数比)。


    【分析】根据水的天然循环的知识、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电解水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硬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遇到肥皂水会产生较多的浮渣,故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2)水与生石灰接触就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要保证反应恰好完成,配料时生石灰与水的质量比应为:56:18=28:9,故填:CaO+H2O=Ca(OH)2;28:9;


    (3)图3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中,试管b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得到的是氧气,该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b中气体的体积比为2:1;由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2):32=1:8,故密度比为=1:16,故填:b;2:1;1:16。


    17.(12分)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变化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图1中 B 表示的是石墨结构。 A 表示C60的分子结构。(填编号)


    (2)用图2装置,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一:取一小块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铜片表面变黑。


    步骤二:取少量木炭粉装入试管,将步骤一所得铜片放入试管,使其一半被木炭粉包埋。


    步骤三:装好装置,充分预热后,先加热木炭粉包埋铜片的部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然后着重加热未包埋部分,观察到铜片表面由黑变红。


    步骤四: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倒出管内物质,取出铜片用清水冲洗后观察到铜片光亮如初。


    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步骤一”中用于夹持铜片的仪器名称是 坩埚钳 ,铜片表面变黑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O22CuO 。


    ②“步骤二”中,装入木炭粉的实验操作是:将试管 横放 ;用 药匙 将木炭粉送至试管底部。


    ③“步骤三“中,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O+C2Cu+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有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生成,碳酸钙中含有原子团 CO3 (用化学符号表示)。使未被木炭粉包埋的“铜片”表面由黑变红的物质是 CO (填化学式),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O+COCu+CO2 。


    ④结合步骤三的变化,从环保和安全角度考虑,原实验装置右半部分应该换成如图3装置中的 A 或 C (填编号)。





    【分析】(1)图1中B表示的是石墨结构,A表示C60的分子结构。


    (2)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步骤二”中,装入木炭粉的实验操作是: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木炭粉送至试管底部。


    高温条件下,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碳酸钙中含有的原子团是碳酸根,可以表示为CO3。


    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溶液能够检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解:(1)图1中B表示的是石墨结构,A表示C60的分子结构。


    故填:B;A。


    (2)①“步骤一”中用于夹持铜片的仪器名称是坩埚钳,铜片表面变黑,是因为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22CuO。


    故填:坩埚钳;2Cu+O22CuO。


    ②“步骤二”中,装入木炭粉的实验操作是: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木炭粉送至试管底部。


    故填:横放;药匙。


    ③“步骤三“中,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C2Cu+CO2↑;


    碳酸钙中含有的原子团是碳酸根,可以表示为CO3;


    使未被木炭粉包埋的“铜片”表面由黑变红的物质是CO,一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COCu+CO2。


    故填:2CuO+C2Cu+CO2↑;CO3;CO;CuO+COCu+CO2。


    ④结合步骤三的变化,从环保和安全角度考虑,原实验装置右半部分应该换成如图3装置中的A(氢氧化钙溶液能够检验二氧化碳,气球能够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或C(氢氧化钙溶液能够检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能够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


    故填:A;C。


    18.(11分)铁、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由来已久。


    (1)制作USB数据线要用到铁、铜等材料。这主要是利用了铁、铜的 导电 性(填“导电”或“导热“)。


    (2)西汉刘安《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变”。“曾青”主要是含铜化合物。以上变化可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强 (填“强”或“弱“)。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润,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此泉“苦”是因为含有硫酸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记载中发生的置换反应: Fe+CuSO4═FeSO4+Cu 。


    (3)某废弃物只含铜和氧化铜。查阅资料知道,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某生设计了如图实验流程回收金属铜。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废弃物与稀盐酸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O+2HCl═CuCl2+H2O 。液体C中含有H2O和 FeCl2 (填化学式)。


    ②将过量铁粉加到液体A中,能观察到有无色气泡冒出,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HCl═FeCl2+H2↑ 。


    ③请简述从固体B提纯铜粉的实验操作: 向固体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成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④理论上,这个实验能回收到铜粉 8.3 g。


    【分析】(1)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3)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从固体B提纯铜粉的实验操作:向固体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成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1)制作USB数据线要用到铁、铜等材料,这主要是利用了铁、铜的导电性。


    故填:导电。


    (2)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变,以上变化可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发生的置换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故填:强;Fe+CuSO4═FeSO4+Cu。


    (3)①废弃物与稀盐酸混合时,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2HCl═CuCl2+H2O;


    液体C中含有H2O和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


    故填:CuO+2HCl═CuCl2+H2O;FeCl2。


    ②将过量铁粉加到液体A中,能观察到有无色气泡冒出,是因为过量的铁和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


    故填:Fe+2HCl═FeCl2+H2↑。


    ③从固体B提纯铜粉的实验操作:向固体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成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故填:向固体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成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④理论上,这个实验能回收到铜粉足量:1.5g+(10g﹣1.5g)×=8.3g。


    故填:8.3.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9.(11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化学学习者的必备技能。


    (1)实验室里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如图1仪器:





    ①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较干燥的二氧化碳,要选择的仪器是 cdeh 填编号),药品是 石灰石和稀盐酸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Cl+CaCO3=CaCl2+H2O+CO2↑ 。


    ②若补充一种仪器 试管 (填名称),再选择上述仪器中的 abfgh (填编号)和药品 高锰酸钾 还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要制得1.6g氧气,要用托盘天平称取 15.8 g所选药品。


    (2)如图2是实验室制取某气体的装置图。


    ①结合装置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A 。


    A.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B.该气体可溶于水


    C.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快速进行


    D.反应物有两种


    ②实验前发现装置漏气,下列后续操作正确的是 A (填编号)。


    A.更换胶塞、橡胶管,塞紧胶塞再次检查装置气密性


    B.换一套装置,装入药品,塞紧胶塞继续实验


    C.装入药品,在玻璃管与胶塞连接处涂上凡士林后继续实验


    【分析】(1)①考查固液不加热装置的组成仪器名称;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名称;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固体加热发生装置的组成仪器名称来补充所需仪器;根据题目信息回答此题;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此题;


    (2)①根据装置特点分析回答此题;


    ②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解答】解:(1)①制取二氧化碳选择固液不加热发生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c为反应容器,d加入稀盐酸,e密封锥形瓶,固定长颈漏斗,并导出气体,h收集气体,故选cdeh;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所以选择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


    故答案为:cdeh;石灰石和稀盐酸;2HCl+CaCO3=CaCl2+H2O+CO2↑。


    ②上述药品中高锰酸钾可以用于制取氧气,则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因此需要加热发生装置,a用于加热,b固定仪器,f密封试管及导出气体,g和h组成排水法收集装置,另外需要补充试管,作为加热发生容器;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设此时需要高锰酸钾质量为m,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m 1.6g


    m=15.8g;


    故答案为:试管;abfgh;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15.8。


    (2)①A、气体是由长口进气集气瓶,可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选项A正确;


    B、气体可否溶于水,无法判断,选项B错误;


    C、反应需要酒精灯加热,因此常温下不反应,选项C错误;


    D、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但是是否是两种反应物,无法判断,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A。


    ②装置漏气后,需要更换可能漏气的装置,然后密封后重新检查,故选A;


    故答案为:A。


    20.(8分)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对比实验有助于辨别变化的影响因素。


    (1)如图1实验中,紫色纸花会变红的是实验 (Ⅰ)、(Ⅳ) (填编号),能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的是实验 (Ⅲ) (镇编号)。综合这四个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 。





    (2)由图2的实验现象可以推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与氧气接触 ,图3的实验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由此可以推出,燃烧需要的另一项条件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选用表中的可燃物 A 和 D (填代号)替代图二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进行实验,也能达成实验探究目的。


    【分析】(1)根据石蕊的变色情况、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实验对比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实验现象以及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解答】解:(1)稀醋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纸花变红色,水不能使紫色的石蕊纸花变红色,干燥的二氧化碳也不能使紫色的石蕊纸花变红色,喷水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纸花变红色。综合这四个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故填:(Ⅰ)、(Ⅳ);(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


    (2)图2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对比可知,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图3的实验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由此可以推出,燃烧需要的另一项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选用表中的可燃物A和D替代图二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进行实验,也能达成实验探究目的;故填: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A;D。实验装置
    操作与现象
    结论
    A

    静置一段时间后,烧杯①中液体变红色。
    氨分子很小,且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向集满CO2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振荡后发现塑料瓶没有变扁。
    CO2难溶于水。
    C

    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集气瓶,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内有黑色颗粒状固体。
    铁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D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后,听到轻微的爆鸣声
    收集到的氢气较纯
    物质代号
    A
    D
    E
    T
    熔点/℃
    44
    3550
    ﹣117
    ﹣259
    沸点/℃
    257
    4827
    78
    ﹣253
    着火点/℃
    40
    370
    510
    580
    实验装置
    操作与现象
    结论
    A

    静置一段时间后,烧杯①中液体变红色。
    氨分子很小,且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向集满CO2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振荡后发现塑料瓶没有变扁。
    CO2难溶于水。
    C

    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集气瓶,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内有黑色颗粒状固体。
    铁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D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后,听到轻微的爆鸣声
    收集到的氢气较纯
    物质代号
    A
    D
    E
    T
    熔点/℃
    44
    3550
    ﹣117
    ﹣259
    沸点/℃
    257
    4827
    78
    ﹣253
    着火点/℃
    40
    370
    510
    580
    相关试卷

    [化学][一模]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年中考一模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一模]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年中考一模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第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第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共8页。

    初中化学九上2018-2019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九上2018-2019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注意,本题包括5小题,共34分.,本题包括4小题,共26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